两栖动物的性别决定研究新进展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田海峰

作者: 田海峰;孟彦;胡乔木;肖汉兵

作者机构:

关键词: 两栖动物;性别决定系统;同型性染色体;性别决定基因

期刊名称: 四川动物

ISSN: 1000-7083

年卷期: 2014 年 33 卷 05 期

页码: 138-143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两栖动物的不同科或属,乃至同一物种不同的地理种群内具有两种不同的性别决定系统,这种系统发生分布特征显示两栖动物的性别决定系统经历了多次转换。同型性染色体在许多两栖动物中存在,"高频转换"假说和"fountain-of-youth"假说是其形成的两种可能机制。激素在两栖动物性别决定早期起着重要作用。此外,我们还重点介绍了两栖动物中迄今唯一确认的性别决定基因(DM-W基因)。该综述将增进对两栖动物性别决定机制的多样性及其起源的认识,并为濒危两栖动物的物种保护和种群恢复以及养殖群体的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分类号: Q953

  • 相关文献

[1]贵州省两栖爬行动物资源现状及保护利用对策. 李川,姚俊杰,李敏,杨兴,袁家谟. 2008

[2]生态工程技术控害稻田中两栖动物多样性调查. 孔绅绅,郑善坚,朱平阳,郑许松,郑荣泉,吕仲贤. 2016

[3]两栖动物的保护遗传学(译文). 方耀林. 2011

[4]哺乳动物性别决定基因的研究进展. 王秀利,李楠,刘娣. 2005

[5]脊椎动物性别决定基因与性染色体演化机制. 邵长伟,陈松林. 2012

[6]黄瓜性别决定基因相关的分子标记. 陈惠明,许亮,易克,卢向阳. 2008

[7]AMH基因对鱼类性别决定影响的研究进展. 闫悦,朱昊俊,陶易凡,徐跑,强俊. 2022

[8]siRNA介导Sry基因沉默对小鼠胚胎性别决定基因表达的影响. 吴宁,林秀坤,廖冰,杜卫华,韩凤桐,赵金红. 2008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