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肉型油桃中油桃9号及其黄肉芽变的挥发性香气物质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朱运钦

作者: 朱运钦;李庆伟;曾文芳;牛良;潘磊;蔡祖国;鲁振华;崔国朝;王志强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白肉型油桃;中油桃9号;突变体;挥发性香气化合物

期刊名称: 江苏农业科学

ISSN: 1002-1302

年卷期: 2018 年 13 期

页码: 172-177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摘要: 以不同发育期的桃果实为试验材料,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er,简称GC-MS)对中油桃9号及其黄肉突变体的挥发性香气成分进行鉴定。结果表明,在幼果期,中油桃9号及其黄肉突变体都以反-2-己烯醛、苯甲醛和正己醛为主。在果实成熟时,中油桃9号以2-己烯醛(61.14%)和正己醛(23.57%)为主,突变体以反-2-己烯醛(70.96%)和正己醛(18.83%)为主。随着果实的发育,2种材料各自特有的香气化合物差别越来越大。在幼果期,中油桃9号的特有香气化合物以顺-2-己烯-1-醇(2.44%)为主,突变体以反-2-己烯-1-醇(2.07%)为主。在果实成熟时,中油桃9号的特有香气物质以酚类和萜烯类为主,突变体的特有香气物质以醇类为主。中油桃9号与突变体果实风味的差异主要是由萜烯类、酚类和醇类物质决定的,萜烯类和酚类物质的形成与类胡萝卜素的降解有关。

分类号: O657.63`TS255.7

  • 相关文献

[1]河西走廊产区"厂"字形整形方式对'赤霞珠'葡萄与葡萄酒品质的影响. 吕转转,张波,王学庆,杨培玉,郝燕,陈建军,张竹林,张军强,缪长海. 2023

[2]榴莲果实主要成分及分子标记研究进展. 吴晓慧,邓会栋,李斯宇,郭利军,华敏,冯学杰. 2023

[3]对一个玉米双重标记新突变基因(os)的染色体定位和初步遗传研究. 宋同明,陆效武. 1993

[4]水稻9311及其突变体响应白叶枯病菌的活性氧变化. 王涛,胡海涛,张小明,王长春,张维林,严成其,杨玲. 2014

[5]粳稻优质米突变体E203的诱变选育研究. 鲍根良,严文潮,张小明,左晓旭,叶胜海,崛内久满,富田桂. 2002

[6]粳稻耐旱突变体的诱发与鉴定. 鲍根良,左晓旭,王俊敏,骆荣挺,陶荣祥,富田桂,小林麻子. 2005

[7]绿豆突变体的抗旱性研究. 任学良,李国柱,程文林,刘庆龙. 2004

[8]晚粳稻耐旱突变体的耐旱性分析. 鲍根良,左晓旭,王俊敏,骆荣挺,陶荣祥,郑涛. 2006

[9]植物突变体创造及研究现状. 温明星,陈爱大,曲朝喜. 2012

[10]马棘的γ辐照效应与彩叶突变选育. 田丹青,梅淑芳,沈晓霞,舒小丽,吴殿星. 2010

[11]粳型巨胚突变体的发现及其遗传研究. 周义文,龚红兵,李闯,盛生兰,刁立平,胡春明,林添资,景德道,钱华飞. 2010

[12]马铃薯~(60)Co-γ辐射诱变突变体的分子鉴定. 黄团,邓宽平,雷尊国,黄先群. 2010

[13]朱红橘及其突变体牛肉红金橘的AFLP分析. 彭志军,陈守一,蔡永强,李金强,郭文武. 2011

[14]水稻辐射诱变突变体的种子蛋白质成分分析. 卢夏茹,李阳生,韦双双,袁潜华,马启林. 2015

[15]洋葱黄色条纹突变体的特征特性. 杨海峰,惠林冲,潘美红,陈微,何林玉,王江英,缪美华,陈振泰. 2019

[16]对重力钝感的水稻突变体的初步研究. 金静,朱诚,孙宗修. 2003

[17]AsA-GSH循环对水稻突变体耐汞性的作用. 曾斌,王飞娟,朱诚,孙宗修. 2008

[18]油菜抗除草剂突变体的筛选及其鉴定. 付岳峰,肖刚,官春云. 2008

[19]甘蓝型油菜芽黄突变体特异种质的发现及遗传分析. 潘跃平,金永庆,戴忠良,毛忠良,吴国平,秦文斌. 2009

[20]水稻强优势恢复系9311粒重的诱变改良. 陈忠明,王秀娥. 2005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