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淮麦区小麦主栽品种粒重与籽粒灌浆特性的关系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苗永杰

作者: 苗永杰;阎俊;赵德辉;田宇兵;闫俊良;夏先春;张勇;何中虎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普通小麦;粒重;品种粒重类型;平均灌浆速率

期刊名称: 作物学报

ISSN: 0496-3490

年卷期: 2018 年 02 期

页码: 260-267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研究粒重与籽粒灌浆特性的关系对提高小麦产量潜力和稳定性具有重要意义。采用Logistic方程,对2012—2015连续3年度种植在河南安阳的14份黄淮麦区主栽品种和苗头品系的粒重及其籽粒灌浆特性研究表明,粒重和灌浆速率参数主要受基因型控制,灌浆持续时间主要受环境影响。不同粒重类型品种间平均灌浆速率、最大灌浆速率和各时期灌浆速率均存在显著差异,表现为高粒重>中等粒重>低粒重,灌浆持续时间则差异不显著。灌浆速率,特别是快增期灌浆速率快慢是造成品种间粒重差异的主要原因。粒重与所有灌浆速率参数均呈显著正相关(P<0.001),与快增期灌浆速率和平均灌浆速率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97和0.90,与灌浆持续时间相关不显著。建议采用平均灌浆速率对相关性状进行基因定位,以进一步改良黄淮麦区小麦品种的粒重。

分类号: S512.1

  • 相关文献

[1]利用基因芯片技术进行小麦遗传图谱构建及粒重QTL分析. 陈建省,陈广凤,李青芳,张晗,师翠兰,孙彩铃,邓志英,刘凯,谷植群,田纪春. 2014

[2]麦秸还田与氮肥运筹对超级稻强弱势粒粒重与品质的影响. 陈培峰,董明辉,顾俊荣,惠锋,乔中英,杨代凤,刘腾飞. 2012

[3]利用4个姊妹近等基因系群体定位水稻粒重和粒形QTL. 姚国新,李金杰,张强,胡广隆,陈超,汤波,张洪亮,李自超. 2010

[4]基于SNP遗传图谱定位甘蓝型油菜千粒重QTL位点. 荐红举,魏丽娟,李超,唐章林,李加纳,刘列钊. 2014

[5]玉米单株农艺性状与粒重的相关和通径分析. 赵晓燕. 2011

[6]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对小麦籽粒灌浆特性及粒重的影响. 文廷刚,陈昱利,杜小凤,吴传万,钱新民,吴雪芬,王伟中. 2014

[7]水稻强优势恢复系9311粒重的诱变改良. 陈忠明,王秀娥. 2005

[8]不同密肥条件下通粳981产量构成因子分析. 周根友,杨红燕,夏华,陈启康. 2017

[9]杂交水稻种子大小、粒重对其活力影响的初步分析. 林梦倩,薛陶,胡帅栋,曹栋栋,纪昊,赵光武. 2014

[10]不同密肥条件下通粳981产量构成因子分析(英文). 周根友,杨红燕,夏华,陈启康. 2017

[11]水稻谷粒外观性状和粒重的遗传研究. 刘金波,胡文德,王宝祥,杨波,方兆伟,秦德荣,徐大勇. 2014

[12]两种穗型品种粒重和结实率在穗上不同粒位的分布差异. 陈书强. 2014

[13]优良鲜食葡萄新品种简介. 潘春云,潘春平. 2000

[14]滇中地区旱地小麦品种产量稳定性探讨. 余淑君,李惠兰,胡群英. 1990

[15]春小麦不同品种籽粒蛋白质和干物质动态变化研究. 买买提·玉山,戴俊生,齐士发,石书兵,杨汴,米热古丽,栾珊珊. 2010

[16]水稻粒重及其相关性状的遗传解析. 徐建龙,薛庆中,罗利军,黎志康. 2002

[17]野生二粒小麦粒重QTLs位点分析. 程啸天,萧峰,丰宇凯,吴莎莎,丁明全,周伟,戎均康,孙丽英. 2014

[18]春大豆鼓粒期冠层翻叶原因及翻叶对叶片净光合速率和粒重的影响. 王聪,赵连佳,张建勋,章建新. 2020

[19]贵州小麦品种(系)粒重相关基因TaCwi-A1、TaSus2-2B和TaGW2-6A等位变异类型鉴定. 杨雪敏,李鲁华,任明见,徐如宏. 2020

[20]不同小麦品种库源特征的研究(英文). 周卫文,张国平. 199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