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居民加工食品消费及其营养素摄入状况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王佳友
作者: 王佳友;徐扬;方伟;张磊;王茵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加工食品;营养素;广东居民
期刊名称: 中国食物与营养
ISSN: 1006-9577
年卷期: 2022 年 011 期
页码: 33-37,41
摘要: 目的:分析2013—2020年广东居民加工食品消费及其营养素摄入状况。方法:数据来源于《广东统计年鉴》,通过该年鉴采用的二相抽样和多阶段抽样相结合的调查方法整理广东居民加工食品人均量,根据《中国食物成分表》,将加工食品消费量转换为营养素摄入量,选取和健康息息相关的热量、三大宏量营养素以及2个微量营养素进行分析。结果:2013—2020年,广东居民加工食品人均消费量呈现出不断增长的变化趋势,其中,食用植物油、蔬菜制品、乳制品和水果制品人均消费量均呈现出增长的趋势,而蛋制品和糖果制品人均消费量则出现下降的趋势。广东居民加工食品消费相关的热量、脂肪、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膳食纤维和胆固醇摄入量均呈现出不同程度的波动上升趋势,城乡居民营养素摄入量差距不断缩小。除脂肪供能比以外,广东居民加工食品提供的主要营养素摄入量均不到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参考标准的10%。结论:加工食品未能很好地为居民膳食营养提供有益的摄入成分,需要对广东居民的膳食问题进行精准化指导。
分类号: R151
- 相关文献
[1]农产品和加工食品内涵特征与质量安全特性分析. 王启现. 2007
[2]加工食品消费的研究综述与展望. 王佳友,王茵,徐扬,张磊,方伟. 2021
[3]中国和日本的加工食品贸易格局和经济效率分析. 刘合光,秦富,孙东升,Minoru Tada,张洁. 2008
[4]燕麦和荞麦加工食品血糖生成指数与血糖负荷测定. 张文青,陕方,李红梅,刘娟,安阳,郭丽娜. 2015
[5]基于加工食品质量安全的我国农产品加工业发展问题分析. 杨艳涛. 2008
[6]HPLC法测定加工食品中叶黄素的含量. 杨文文,邱静,高贵,侯士聪. 2013
[7]发展营养素农业 满足人民营养需求. 蒋玉铭,孙万鹏,黄青禾,谢扬,于保平. 1999
[8]发展营养素农业满足人民营养需求. 蒋玉铭,孙万鹏,黄青禾,谢扬,于保平. 1999
[9]蚕豆对改善居民营养的作用. 吴春芳,姜永平,徐泉方,唐纪华,钱海民,吴菊芳. 2006
[10]草地蝗虫的营养价值. 秦丽萍,刘志云,孙涛. 2013
[11]阶梯式高压灭菌与常规灭菌方法对食用菌培养料微量营养素的影响. 杨红澎,杨丽维,黄亮,杨华,王旭峰,班立桐. 2016
[12]发展营养素农业 满足人民营养需求. 蒋玉铭,孙万鹏,黄青禾,谢扬,于保平. 1999
[13]红豆草单宁含量对绵羊养分消化率及氮利用的影响. 张晓庆,李勇,李发弟,吴秋珏,叶得河,郝正里. 2009
[14]重庆主城某区6~12岁儿童超重肥胖现况及其膳食调查分析. 徐嘉培,梁小华,杨亭,马苏娟,刘友学,陈洁,张鹏,何春玲,夏祖伟,李廷玉. 2017
[15]小杂粮及膳食纤维的研究与发展. 刘森. 2002
[16]米糠的营养功效及在饲料中的应用进展. 张志宏,卢淑雯. 2020
[17]易被毛皮动物养殖者忽视的营养素-水. 李忠宽,李红. 2019
[18]水溶性维生素对肉品质的影响. 万发春. 2008
[19]营养素改善藏母猪繁殖性能的可能性分析. 商振达,张颖,刘锁珠,董冰. 2021
[20]植物提取物饲料添加剂的活性成分和功能. 丁宏标,陶正国,崔海滨,曾胡龙,陈小兵. 201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加工兼鲜食型优质甘薯品种"徐紫3号"山地栽培密度试验
作者:谢家华;康桂辉;周进华;徐宁生;张磊;王颖;杨万林
关键词:甘薯;种植密度;形态特征;生育时期;栽培密度试验
-
32份糜子种质对黑穗病的抗性评价及发病条件研究
作者:郭成;洪流;周天旺;王春明;张磊;张小杰;董孔军;杨天育
关键词:糜子;黑穗病;抗性;发病条件
-
广东香蕉种植产业科技现状与支撑实效
作者:李丹霞;王玉梅;秦乐思;方伟
关键词:广东香蕉;产业科技;品种创新;技术创新;科技推广;技术社会化服务
-
我国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评价及其驱动因素辨析
作者:方伟;田璞玉;王佳友
关键词:粮食;高质量发展;地理探测器;驱动因素;交互作用
-
不同预处理对荠菜中二甲基硫醚类物质形成的影响
作者:张磊;张钟元;刘天星;吴海虹;李建林;冯蕾;牛丽影;李大婧
关键词:荠菜;挥发性风味物质;二甲基二硫醚;S-甲基-L-半胱氨酸亚砜;二甲基三硫醚
-
高标准农田建设中土地平整与地力培肥的农机作业
作者:王腾;郭佰涛;张磊;张哲;李鑫
关键词:高标准农田;土地平整;施肥;操作;维护;调整;注意事项
-
猴痘病毒感染动物模型及传播途径研究综述
作者:陈召亮;张磊;李林芝;赵宗正;宋思慧;李秀博;刘聚祥;郭振东
关键词:猴痘病毒;动物模型;传播途径;感染致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