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山丘陵坡耕地秸秆覆盖轮耕土壤WSOC的荧光特征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李玉梅
作者: 李玉梅;王楠楠;刘峥宇;王根林;时妍;王伟;于洪久;张磊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坡耕地;秸秆覆盖;轮耕;WSOC;荧光特征
期刊名称: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ISSN: 1000-0593
年卷期: 2022 年 42 卷 012 期
页码: 3872-3878
收录情况: EI ; SCI ;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了提高坡耕地的秸秆还田效率,增加土壤有机质,探索一种适于坡耕地的基于种养结合的保护性耕作方式.采用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秸秆覆盖轮耕技术(包括当季秸秆覆盖+休闲、上季秸秆覆盖+旋耕)与常规耕作(秸秆移除后旋耕)对土壤水溶性有机碳(WSOC)荧光特征及团聚体有机碳的影响.结果表明:砂质暗棕壤坡耕地秸秆覆盖旋耕(SRT)、秸秆覆盖休闲(SFT)与秸秆不还田的常规耕作(CRT)处理土壤WSOC均解析出C1,C2,C3和C4等4组荧光组分,主要为紫外光区与可见光区类富里酸(Peak A和Peak C)、类胡敏酸(F)和短波类色氨酸(类蛋白B、D峰)等成分.秸秆覆盖旋耕处理提高了类富里酸(Peak A和Peak C)和类蛋白组分C4含量,C1和C2组分较覆盖休闲和常规耕作分别提高112.73%,109.35% 和107.77%,66.07%,C4组分较SFT与CRT处理提高28.26% 和42.31%,差异显著,而常规耕作处理来自于自生源腐殖质组分的胡敏酸C3含量增加,较覆盖旋耕和覆盖休闲处理分别增加16.76% 和49.74%;0~20 cm耕层土壤团聚体有机物主要分布在<0.053 m m的矿物质结合态(M O M)中,平均占比为63.90%,其次为0.25~0.053 mm细颗粒态有机物(oPOM),占比为23.8%,粗颗粒态有机物(>0.25 mm)中含量最低,仅为11.2%;与秸秆不还田比较,坡耕地秸秆覆盖还田增加了植物来源的新鲜有机质的形成,表现为>0.053 mm的闭蓄态有机碳(oPOC)含量的增加,以覆盖旋耕处理oPOC增加较大,而秸秆不还田的CRT处理增加了MOM占比;覆盖旋耕处理FI和HIX值增大,土壤腐殖质积累趋势增强,为低山丘陵区坡耕地实施秸秆覆盖还田的保护性耕作技术提供了科学依据.
分类号: S-3
- 相关文献
[1]低山丘陵坡耕地秸秆覆盖轮耕对土壤水热及碳氮库的影响. 王根林,段衍,刘峥宇,王楠楠,高阳,李玉梅,王伟,蔡姗姗,孙磊. 2023
[2]基于自动监测径流场的秸秆覆盖坡耕地产流产沙过程. 郑智旗,王树东,何进,王庆杰,李洪文,路战远. 2014
[3]覆盖与间作对丹江口库区坡地茶园氮磷流失和土壤环境的影响. 李太魁,张香凝,郭战玲,寇长林,吕金岭,杨小林. 2020
[4]不同农艺措施对巢湖沿岸坡耕地不同形态磷径流输出的控制效果. 王静,王允青,叶寅,孟超峰,王道中,郭熙盛,吕国安. 2017
[5]幼龄果园坡耕地保护性耕作的水土保持效果. 潘艳华,王攀磊,郭玉蓉,曾莉,朱红业,郭志强,番华彩,刘树芳,杜彩艳. 2016
[6]不同耕法下秸秆还田对土壤WSOC荧光特性的影响. 李玉梅,王根林,李承阳,刘峥宇,孟祥海,王伟,邵广忠,胡颖慧. 2020
[7]不同灌溉模式下小麦荧光特征及品种抗旱性研究. 曹彩云,党红凯,郑春莲,李科江,马俊永. 2017
[8]不同秸秆还田模式对黑钙土团聚体特征的影响. 高洪军,彭畅,张秀芝,李强,贾立辉,朱平. 2019
[9]不同轮耕方式对旱作区土壤容重、水分及春玉米产量的影响. 贺建华,王平,陈娟,王国宇. 2018
[10]轮耕条件下土壤改良及春玉米增产增收效果研究. 王平,陈娟,谢成俊,王国宇,温健,张丽娟. 2018
[11]轮耕对吉林省西部春玉米田土壤团聚体和产量的影响. 王周,李强,焦云飞,高洪军,张秀芝,朱平,彭畅. 2022
[12]轮耕对双季稻田耕层土壤养分库容及Cd含量的影响. 肖小平,张海林,黄桂林,唐海明,李超,刘胜利,汪柯. 2018
[13]耕作措施对长期免耕双季稻田土壤碳库的影响. 陈阜,李琳,伍芬琳,肖小平,张海林. 2007
[14]轮耕对豫南雨养区夏玉米叶片衰老代谢及产量的影响. 顾顺芳,王振华,张新,张前进,郭书亚,张权,焦念元,尹飞,付国占. 2013
[15]轮耕对土壤物理性状及水稻产量影响的初步研究. 陈阜,肖小平,伍芬琳,张海林. 2007
[16]轮耕对双季稻田耕层土壤有机碳储量的影响. 徐尚起,张海林,陈阜,肖小平. 2010
[17]轮耕对双季稻田土壤全氮、有效磷、速效钾质量分数及水稻产量的影响. 孙国峰,肖小平,汤文光,陈阜,张海林,杨光立. 2011
[18]轮耕对双季稻田土壤结构及水贮量的影响. 张海林,徐尚起,崔思远,汤文光,陈阜. 2010
[19]轮耕秸秆还田促进冬小麦干物质积累提高水氮利用效率. 关小康,王静丽,刘影,杨明达,王和洲,王怀苹,王同朝. 2018
[20]等高草篱对坡耕地土壤苯磺隆残留迁移的影响. 王庆海,庞卓,郑瑞伦,李翠,陈洁,马雪菊,却晓娥. 2016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加工兼鲜食型优质甘薯品种"徐紫3号"山地栽培密度试验
作者:谢家华;康桂辉;周进华;徐宁生;张磊;王颖;杨万林
关键词:甘薯;种植密度;形态特征;生育时期;栽培密度试验
-
白浆土土壤养分及微生物群落结构对增施菌渣的响应
作者:张楠;潘雪;刘杰;于洪久;张博;杜海伦;刘沣漫;郝帅
关键词:白浆土;菌渣;土壤养分;微生物群落;土壤改良
-
32份糜子种质对黑穗病的抗性评价及发病条件研究
作者:郭成;洪流;周天旺;王春明;张磊;张小杰;董孔军;杨天育
关键词:糜子;黑穗病;抗性;发病条件
-
SP1/IGF2BP3轴对猪骨骼肌卫星细胞增殖的调控作用
作者:黄雨馨;王伟;李一星;唐中林
关键词:猪;骨骼肌;IGF2BP3;SP1;猪骨骼肌卫星细胞;增殖
-
不同预处理对荠菜中二甲基硫醚类物质形成的影响
作者:张磊;张钟元;刘天星;吴海虹;李建林;冯蕾;牛丽影;李大婧
关键词:荠菜;挥发性风味物质;二甲基二硫醚;S-甲基-L-半胱氨酸亚砜;二甲基三硫醚
-
高标准农田建设中土地平整与地力培肥的农机作业
作者:王腾;郭佰涛;张磊;张哲;李鑫
关键词:高标准农田;土地平整;施肥;操作;维护;调整;注意事项
-
酒用小麦有机肥施用技术研究
作者:罗永露;隋建枢;陈天青;吴文强;王伟;陈定崑
关键词:小麦;有机肥;施肥量;施肥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