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工辣椒无损品质检测方法及典型相关性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巩雪峰

作者: 巩雪峰;陈鑫;李红;许艺;宋占锋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加工辣椒;无损品质检测;近红外光谱技术;色差;典型相关性分析

期刊名称: 江苏农业科学

ISSN: 1002-1302

年卷期: 2022 年 50 卷 014 期

页码: 170-176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摘要: 以123份加工型辣椒的果实样品为材料.采用无损近红外光谱技术方法,分析了辣椒果实样品的近红外扫描光谱和辣椒素、粗脂肪与粗纤维含量的定标预测模型及样品的检测值,并运用无损色差技术方法,分析了辣椒样品色度值L?、a?、b?及色差值E?ab,同时,研究了辣椒无损品质检测方法与传统理化性状2组指标间的典型相关关系.结果表明,本研究所建立的加工型辣椒果实样品辣椒素、粗脂肪和粗纤维的近红外定标预测模型,其定标决定系数(RSQ)、交叉验证决定系数(1-VR)及外部预测决定系数均大于0.8,而交叉验证标准偏差(SECV)和定标标准偏差(SEC)保持在低水平,说明所建模型对辣椒果实的辣椒素、粗脂肪和粗纤维含量的检测具有稳定性和准确性;色价与色度值L?、a?、b?及E?ab均表现出极显著正相关关系(P<0.01),说明色差值可从不同角度完成对辣椒果实色泽品质的量化评价;通过典型相关性分析,辣椒果实样品无损品质性状与理化性状这2个变量组之间具有极显著相关性(P<0.01),相关系数为0.973,是大于2组性状间各自的简单相关系数.

分类号: TS255

  • 相关文献

[1]加工辣椒新品种科红15的选育. 高素燕,吕敬刚,焦荻,商纪鹏,焦定量. 2018

[2]加工辣椒优质高效栽培技术. 鲁少尉,田婧,李恺,李中华,王宝驹. 2020

[3]加工辣椒新品种适应性研究. 于庆文,张玉鑫,马彦霞,张俊峰,胡志峰. 2020

[4]十个加工辣椒恢复系主要农艺性状的配合力和遗传力分析. 常晓轲,董晓宇,韩娅楠,程志芳,朱伟岭,姚秋菊. 2023

[5]加工辣椒种质红色素色价与农艺性状指标的相关性分析. 尹延旭,李宁,王飞,高升华,姚明华,焦春海. 2017

[6]黑龙江省加工辣椒栽培技术模式. 张慧,赫卫,董延龙. 2017

[7]新疆辣椒产业发展优势分析及发展建议. 焦灰敏,桑玉伟,何宗铃,水涌,朱金成,王亮. 2024

[8]志成城保生产,抗击疫情共行动--简阳市禾丰镇加工辣椒种植基地春种纪实. 宋占锋. 2020

[9]加工辣椒抗炭疽病材料筛选. 黄任中,吕中华,林清,黄启中,史思茹. 2005

[10]超高压处理对凡纳滨对虾品质的影响. 张蕾,陆海霞,励建荣. 2010

[11]水溶性壳聚糖对梅鱼鱼丸贮藏过程中凝胶特性的影响. 林毅,仪淑敏,励建荣,朱军莉,李学鹏. 2010

[12]白萝卜薄层热风干燥特性及其数学模型. 黄珊,王修俊,沈畅萱. 2017

[13]套袋对桃果实发育后期果皮类胡萝卜素的影响. 颜少宾,金光,张妤艳,马瑞娟,俞明亮. 2019

[14]采收时间对不同保鲜环境荔枝耐贮藏能力的影响. 徐赛,杨慧,陈岩,王富华,孙秀秀,陆华忠. 2018

[15]4种干燥方法对马茵菜品质的影响. 康三江,张海燕,苟丽娜,袁晶,宋娟. 2019

[16]不同体重对巴美肉羊食用品质的影响. 袁倩,王维召,田丰,张宏博,赵丽华,靳烨,李云. 2014

[17]不同透光率纸袋对红肉桃果皮色泽及类胡萝卜素组分的影响. 颜少宾,张妤艳,马瑞娟,俞明亮,周平,金光,郭瑞,廖汝玉. 2020

[18]不同透光率纸袋对红肉桃果肉色泽及类胡萝卜素组分的影响. 颜少宾,张妤艳,马瑞娟,俞明亮,周平,金光,郭瑞,廖汝玉. 2020

[19]牛肉加热过程中低场核磁驰豫信号与品质特征的动态分析. 谢安国,王满生,石晓微,王飞翔,康怀彬. 2020

[20]不同产地扁形绿茶的品质成分差异分析. 桂安辉,高士伟,叶飞,龚自明,郑鹏程,王胜鹏,刘盼盼,王雪萍,滕靖,郑琳. 202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