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重组自交系Jinf F_(10)抗大豆孢囊线虫4号生理小种抗性的分析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史宏
作者: 史宏;任小俊;马俊奎;王勇;赵晶云;刘学义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大豆;重组自交系;孢囊线虫;生理小种;相关分析
期刊名称: 华北农学报
ISSN: 1000-7091
年卷期: 2008 年 23 卷 03 期
页码: 176-180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2002-2005年,对以晋豆23为母本、灰布支为父本的大豆重组自交系Jinf F10群体的29个主要农艺性状和抗大豆孢囊线虫4号生理小种抗性进行了研究分析。结果表明:大豆重组自交系根系孢囊量与小区产量、单株粒重、粒长呈高度负相关,与单株质量、荚粒重呈显著负相关,与4粒荚数呈高度正相关,与粒宽、叶宽呈显著正相关。不同抗性的抗孢囊材料,相关性存在差异,高抗材料与株高、开花日数呈高度正相关;中抗材料与主茎节数和生育日数呈显著负相关,与单株粒重呈显著正相关;中感材料与29个主要农艺性状相关不显著;高感材料与百粒重、2粒荚长、小区产量、茸毛数呈高度正相关,与茎粗呈显著正相关。大豆重组自交系质量性状,黑色种皮与抗孢囊材料密切相关;脐色中褐黄色对黑色显性;花色和茸毛色分别为紫花对白花和棕毛对灰毛显性。
分类号: S565.1
- 相关文献
[1]大豆孢囊线虫(Heteroderaglycines)7号生理小种的研究初报. 张东生,陈森玉. 1987
[2]我国大豆孢囊线早抗源筛选抗病育种研究进展. 崔文馥. 1998
[3]大豆抗孢囊线虫4号生理小种新品种的选育研究. 赵荣娟,王岚,颜清上,陈品三,李强. 2002
[4]大豆抗孢囊线虫4号小种的遗传和转育. 王志,李莹. 1990
[5]抗大豆孢囊线虫病相关基因RAPD标记的获得. 马俊奎,任小俊,刘学义,章彦,方宣钧. 2001
[6]大豆抗孢囊线虫病新品种选育及遗传机制研究. 宋书宏,苏黎,蔺瑞明,陈艳秋,董丽杰. 2000
[7]大豆孢囊线虫5号生理小种的研究. 张磊,李富兴,戴瓯和. 1990
[8]富锦市大豆孢囊线虫危害现状及其防治措施. 李肖白,刘冰,朱长明,张国勤. 2008
[9]抗大豆孢囊线虫4号生理小种育种骨干亲本抗性差异分析. 马俊奎,史宏,任小俊,刘学义. 2003
[10]抗感大豆孢囊线虫病品种内源激素变化的研究. 高明杰,吴俊江,刘丽君,郝连林. 2001
[11]中国小黑豆抗源对大豆孢囊线虫4号生理小种抗性机制研究:Ⅱ.抑制线…. 颜清上,陈品三. 1997
[12]大豆种质资源对大豆孢囊线虫4号生理小种的抗性鉴定研究. 张磊,戴瓯和. 1991
[13]大豆孢囊线虫病鉴定病土毒性稳定性研究. 马俊奎,任冬莲,任小俊,史宏,王勇,刘学义. 2006
[14]灰布支黑豆对大豆孢囊线虫(Heteroderaglycines)14号小种的抗性遗传. 彭德良,陈受宜. 2000
[15]大豆重迎茬专用肥肥料效应试验. 安景文,解占军,刘慧颖,华丽民,王秀娟,季相金. 2003
[16]大豆F_1代群体对孢囊线虫3号优势生理小种抗性遗传. 薛庆喜,马书君,张玉华. 1991
[17]灰布支黑豆对大豆孢囊线虫(Heterodera glycines)14号小种的抗性遗传. 彭德良,陈受宜. 2000
[18]大豆抗SCN_3种质资源的创新. 王守义. 2004
[19]中国大豆抗孢囊线虫4号生理小种育种鉴定标准商榷. 任小俊,马俊奎,史宏,王勇,任冬莲,赵晶芸,刘学义. 2007
[20]粳稻02428突变体RIL孕穗期耐冷性状与糙米功能成分的遗传分析. 谢勇武,曾亚文,谭属琼. 2018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我国草地退化原因及治理对策
作者:孙小富;唐华江;杨红文;廖加法;宋福元;王勇
关键词:草地退化;放牧;改良;监测;对策
-
萝卜黑腐病的病原鉴定及室内药剂筛选
作者:杨利娟;高苇;李海燕;薛涛;张春祥;王勇
关键词:萝卜;黑腐病;野油菜黄单胞杆菌野油菜黑腐病致病变种;杀菌剂;抑菌效果
-
播期对不同类型糜子生长发育及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作者:王湛;杨娇;王勇;李凯;罗世武;杨军学;王斐;程炳文
关键词:播期;糜子;生育期;产量;品质
-
温度对十斑大瓢虫产卵特性的影响
作者:刘东阳;刘国;黎洁;邓全;马鹏;陈娟;李斌;王勇;江连强;郭仕平;伍兴隆;李杨;蒲德强
关键词:豆蚜;十斑大瓢虫;温度;生物防治
-
秋甘蓝新品种‘中甘596’
作者:王勇;杨丽梅;方智远;张扬勇;季家磊;吕红豪;庄木;刘玉梅;李占省;韩风庆
关键词:甘蓝;一代杂种;抗枯萎病;耐黑腐病;品种
-
秋冬甘蓝新品种‘中甘1388’
作者:季家磊;张扬勇;杨丽梅;方智远;吕红豪;庄木;王勇;刘玉梅;李占省;韩风庆
关键词:秋冬甘蓝;一代杂种;细胞质雄性不育系;品种
-
果树作物果实形状的研究进展
作者:吴艳迪;樊秀彩;张颖;姜建福;孙磊;王勇;孙锋;刘崇怀
关键词:果树;果实形状;遗传发育;基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