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小麦田大穗看麦娘种群动态及对小麦产量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房锋

作者: 房锋;李美;高兴祥;李健;李燕;吕素洪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大穗看麦娘;种群动态;小麦;产量

期刊名称: 植物保护学报

ISSN: 0577-7518

年卷期: 2018 年 02 期

页码: 340-346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明确麦田杂草大穗看麦娘Alopecurus myosuroides的田间种群发生动态规律,采用固定样方和随机样方取样方法于2013—2015年在山东省济南市研究了冬小麦田大穗看麦娘田间种群的萌发和生长动态,并分析了不同密度大穗看麦娘对小麦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济南市小麦播后20~40 d为大穗看麦娘出苗高峰期,至11月下旬出苗量占全年出苗总量的97.1%。11月上旬,大穗看麦娘开始出现分蘖,至翌年4月上中旬结束,分蘖数平均每株为6.3个,比小麦多3.1个。3月下旬大穗看麦娘开始拔节,4月中旬平均株高超过小麦,5月下旬平均株高达到75.6 cm,高出小麦2.5 cm。5月上旬大穗看麦娘单茎平均鲜重达到最大为1.7 g,小麦为12.6 g。大穗看麦娘出苗、株高、分蘖和鲜重的变化与小麦变化趋势一致,与时间、温度密切相关。随着大穗看麦娘密度的增加,小麦产量急剧下降,当密度达到420株/m~2时,小麦产量损失率高达65.8%。大穗看麦娘对小麦产量构成因素中的穗密度影响最大,其次是穗粒数,对千粒重影响不显著,当密度为420株/m~2时,小麦穗密度减少55.2%,穗粒数减少26.4%。

分类号: S451.221`S512.11

  • 相关文献

[1]不同密度大穗看麦娘对小麦产量的影响. 房锋,魏代平,李美,高兴祥,李健,李燕. 2017

[2]不同防治方法对麦蚜主要天敌种群动态和小麦生长的影响. 李辉利,于广军,朱伟旗,徐哲莉,史峰,于立强,马亮,韦志英,高燕,王丽娜,王立涛,陈新峰,赵章武,赵聚莹. 2018

[3]麦田间作对麦长管蚜的生态调控作用. 陈巨莲,程登发,周海波,孙京瑞,刘勇,Frederic Francis. 2012

[4]济宁地区麦田粘虫种群监测及防治指标研究. 李文强,卢增斌,李丽莉,关秀敏,董松,叶保华,于毅,门兴元. 2017

[5]小麦红吸浆虫种群动态及综合治理技术体系成果研究回顾与展望. 丁红建,郭予元,李修炼,孙京瑞. 2008

[6]我国小麦抗麦长管蚜(Sitobion avenae)研究概况. 段灿星,王晓鸣,朱振东,张正伟,金达生. 2003

[7]山西晋南麦区蛴螬种群动态预测模型研究. 范绍强,郑王义,谢咸升,曹亚萍. 2008

[8]小麦晚播和有机肥替代氮肥对麦长管蚜种群动态的影响. 沈煜洋,赖宁,范贵强,崔燕华,杨红,来汉林,林敏,雷钧杰,李广阔,高海峰. 2023

[9]2018-2021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农田瓢虫数据集. 刘兴龙,王宇,王晓曦,王克勤. 2022

[10]小麦间作豌豆对麦长管蚜及其主要天敌种群动态的影响. 陈巨莲,程登发,刘勇,孙京瑞. 2009

[11]天水市小麦有害生物综合防治技术体系. 陈万权,陈扬林,汪可宁,宋位中,刘守俭,杨发荣,杨世发,胡箭卫,董敬生. 1995

[12]山东省小麦田大穗看麦娘抗性水平、靶标抗性机理及田间防除效果测定. 高兴祥,李健,张悦丽,李美,房锋. 2020

[13]节节麦等三种禾本科杂草对不同性状土壤的适应性. 高兴祥,张悦丽,李美,房锋,李健. 2019

[14]大穗看麦娘化学防控田间效果评价. 高兴祥,孙作文,李美,房锋,李健,吴加军,李茂昇. 2016

[15]崇左甘蔗螟虫种群动态及螟黄赤眼蜂防治效果评价. 施泽升,陈海生,覃振强,郭强,闭德金,江清梅,黄珍玲,唐利球,彭崇,马文清,秦昌鲜,张秀芬,何洪良,韦金菊,师翱翔. 2018

[16]大豆蚜对环境的适应及对大豆产量的影响. 许国庆,陈彦,王兴亚,刘培斌,徐蕾,赵彤华. 2011

[17]江西省52个春玉米品种对玉米蚜和亚洲玉米螟的抗性鉴定. 漆学伟,邸宁,梁玉勇,洪霖,贾志新,王旭明,王甦,程正新. 2024

[18]不同施氮条件下镇麦168籽粒产量与构成因素的相关性研究. 蔡金华,陈爱大,李东升,曲朝喜,温明星. 2014

[19]矮秆大穗型小麦品系产量潜力及主要性状的研究. 董建力,任贤,许兴,惠红霞. 2000

[20]保水剂对保护性耕作小麦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郭乐音,路战远,张德健,张向前,程玉臣. 2015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