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土累积磷的释放动力学特征及主要影响因素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李佳琪
作者: 李佳琪;孙凤霞;孙楠;李然;周宝库;马星竹;徐明岗
作者机构:
关键词: 黑土;磷释放动力学;Olsen-P;活性磷;中活性磷;有机质;pH
期刊名称: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ISSN: 1008-505X
年卷期: 2023 年 002 期
页码: 253-263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目的】长期大量施用磷肥致使农田土壤磷快速累积,磷肥增产效率和利用率下降。研究不同施肥措施下土壤累积磷的释放动力学特征及其机制,为累积磷的活化利用和磷肥高效施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黑土长期定位试验位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在5个不同处理采集土样,分别标记为P1、P2、P3、P4和P5,其Olsen-P含量依次为15.5、20.2、93.2、199和216 mg/kg。采用0.5 mol/L NaHCO3连续浸提法测定5个土壤样品中有效磷的释放量,以5个动力学方程拟合或描述有效磷的释放动力学。采用Hedley法测定了浸提前后土壤活性磷(Resin-P、NaHCO3-Pi、NaHCO3-Po)、中活性磷(NaOH-Pi、Na OH-Po、DilHCl-P)和稳性磷(ConcHCl-Pi、ConcHCl-Po、Residual-P)含量。【结果】连续浸提过程中,供试5个土壤的Olsen-P释放均呈先快后慢的趋势,在浸提1400 min (10次)时基本达到平衡。以米氏方程(Michaelis)、一级方程、Elovich方程、抛物线方程和幂函数方程描述有效磷的释放动力学特征,拟合方程的决定系数(R~2)均在0.964及以上(P<0.01),其中又以米氏方程和一级方程为佳,其R~2分别为0.9955和0.9922。由米氏方程可知,供试5个土壤的有效磷最大释放量分别为59.8、60.9、332.6、589.7和717.0 mg/kg,随Olsen-P含量的增加而增加,Olsen-P每增加1 mg/kg,磷释放量平均增加3.12 mg/kg;5个土壤有效磷的最大释放量占土壤全磷的比例分别为13.68%、14.86%、45.44%、60.67%和66.45%,也随Olsen-P含量的增加而增加,但土壤浸提残留磷(全磷与可提取有效磷之差)均为373.99 mg/kg左右,说明施磷对土壤残留磷的影响较小,长期施肥累积的磷具有较高的活性。一级方程和Elovich方程表明,黑土有效磷的释放是以扩散为主的动力学过程。连续浸提后,土壤活性磷平均减少了82.9%(67.8%~93.5%),中活性磷平均减少了34.6%(17.2%~52.0%),稳定性磷无显著变化。活性磷中的Resin-P和Na HCO3-Pi显著降低了89.8%(78.5%~96.0%)和84.5%(72.9%~91.3%),这表明Resin-P和Na HCO3-Pi的有效性最高。土壤活性磷库、中稳态磷库、磷释放的动力学方程参数与土壤有机质、Olsen-P、全磷呈显著正相关,与p H呈显著负相关,说明土壤累积磷的释放过程主要受到土壤活性磷、中活性磷、土壤有机质、pH和全磷含量的影响。【结论】黑土固定的残留磷量受施肥的影响较小,施肥累积的磷大部分可以释放,尤其Resin-P和Na HCO3-Pi的有效性最高。黑土中磷的释放符合米氏方程和一级方程,磷释放量随Olsen-P水平的增加而增加。土壤有机质、p H和全磷含量是磷释放过程的主要影响因素。
分类号: S143.2
- 相关文献
[1]长期不施磷肥我国典型土壤无机磷形态及速效磷的变化. 李中阳,李菊梅,徐明岗. 2008
[2]不同耕作方式对黑土有机质和团聚体的影响. 廉晓娟,吕贻忠,刘武仁,李明悦,郑金玉. 2009
[3]全球黑土区土壤有机质变化态势及其管理技术. 王立刚,杨黎,贺美,黄诚诚. 2016
[4]有机质对典型铜锌污染土壤自然修复过程的影响. 吴曼,刘军领,徐明岗,张文菊,武海雯. 2011
[5]长期有机培肥模式下黑土碳与氮变化及氮素矿化特征. 邵兴芳,徐明岗,张文菊,黄敏,周显,朱平,高洪军. 2014
[6]长期不同施肥条件下黑土的有机质含量变化特征. 柳影,彭畅,张会民,张文菊,戴建军,徐明岗. 2011
[7]长期定位监测黑土土壤肥力的研究——Ⅰ.黑土耕层有机质与氮素转化. 彭畅,朱平,高洪军,刘淑环. 2004
[8]吉林省2种典型耕地土壤对邻苯二甲酸二丁酯的吸附特性. 张南鹏,汪怡,李莉,孙孟琪. 2022
[9]pH、有机质和石灰反应对土壤背景值的影响. 庞金华. 1993
[10]培养温度和土壤类型对土壤硝化特性的影响. 王帘里,孙波. 2011
[11]不同用量液体水溶性有机肥对北疆膜下滴灌棉田土壤pH、有机质影响初探. 何江勇,杨国江,张建新,陈云. 2018
[12]连续5年配施有机肥茶园土壤活性铝含量变化状况. 吴志丹,江福英,尤志明,李刚,翁伯琦. 2019
[13]土壤养分含量对山药叶片黄化的影响. 苗明军,李菊,林杨,李志,杨亮,常伟. 2024
[14]再生水灌溉对黑麦草生长及重金属分布特征的影响. 李中阳,齐学斌,樊向阳,朱东海,胡超,胡艳玲. 2013
[15]覆膜对高寒阴湿区当归土壤质量、植株生长和杂草发生的影响. 米永伟,龚成文,邵武平,顿志恒. 2021
[16]广东省增城区不同耕地利用类型下赤红壤酸度变化. 蔡泽江,余强毅,吴文斌,文石林. 2021
[17]福建茶园土壤Zn含量及其影响因素. 林琼,颜明娟,李小玲,蔡顺香,邱孝煊,陈子聪. 2012
[18]海南省农用地土壤重金属含量与土壤有机质及pH的相关性. 李福燕,李许明,吴鹏飞,陈柳燕,郭彬,漆智平. 2009
[19]潴育型水稻土的机械组成与10种元素的关系. 庞金华. 1993
[20]桂中南柑橘园区的土壤养分状况分析. 刘敏竹,易晓曈,杨超,陈香玲,付行政,李果果,彭良志,陈东奎,廖慧红,黄其椿,淳长品,赵洪涛,曹立,何义仲,凌丽俐. 2022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不同耕作方式对东北旱地土壤养分和生物学性质的影响
作者:马星竹;郝小雨;赵月;郑雨;邢占强;于磊;姬景红;刘双全
关键词:耕作方式;黑土区;土壤养分;微生物数量;酶活性
-
施肥对我国农田土壤易氧化有机碳影响的整合分析
作者:何宁波;高静;孙楠;李然;王恒飞;卢晋晶;徐明岗
关键词:施肥;易氧化有机碳;土壤性质;气候;整合分析
-
长期施用化肥对红壤磷形态、磷酸酶活性及phoD基因丰度和多样性的影响
作者:黄文晶;姜楠;陈晓冬;孙楠;徐明岗;陈振华;张玉兰;陈利军
关键词:化肥;高通量测序;磷;磷酸酶;phoD基因丰度和多样性
-
多组学技术在食用菌保鲜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作者:王飞宇;刘娅妮;李然;史德芳;高虹;范秀芝;殷朝敏;于巍;张玉
关键词:食用菌;保鲜;蛋白质组学;转录组学;代谢组学;微生物组学
-
基于长期定位试验的土壤健康研究与展望
作者:徐明岗;段英华;白珊珊;张文菊;孙楠
关键词:土壤健康;长期定位试验;作物产量;土壤有机质;土壤生物多样性
-
施氮对北方粳稻产量、品质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作者:姬景红;刘双全;马星竹;郝小雨;郑雨;赵月;刘颖;张明怡;暴帅
关键词:水稻;产量;品质;氮肥利用率
-
不同添加量的双孢蘑菇粉对酸奶流变学和质构特性的影响
作者:孙鹏伟;刘娅妮;李然;高虹;范秀芝;殷朝敏;沈汪洋;王展;陈俊豪;史德芳
关键词:酸奶;双孢蘑菇;流变学;质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