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2013年东北三省主要粮食作物生产碳足迹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黄晓敏

作者: 黄晓敏;陈长青;陈铭洲;宋振伟;邓艾兴;张俊;郑成岩;张卫建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碳排放;碳足迹;粮食安全;全球变暖

期刊名称: 应用生态学报

ISSN: 1001-9332

年卷期: 2016 年 27 卷 10 期

页码: 3307-3315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东北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主产区,在国家粮食安全保障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作物生产是主要的碳排放源,探明不同作物生产的碳足迹差异,对促进低碳农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利用2004—2013年东北三省主要粮食作物(水稻、玉米和大豆)的产量、播种面积、农田生产投入等统计数据,估算了该区粮食生产碳足迹.结果表明:2004—2013年,东北地区3种主要粮食作物中,水稻生产单位面积碳足迹最高,平均达到(2463±56)kg CE·hm~(-2),玉米次之.玉米的碳足迹上升趋势最明显,从2004年的1164 kg CE·hm~(-2)增加到2013年的1768kg CE·hm~(-2),增速为67 kg CE·hm~(-2)·a~(-1).在碳足迹构成中,化肥贡献最大,分别占水稻、玉米、大豆总碳投入的45%、90%、83%.水稻生产中灌溉用电所占比例为29%~42%,远高于玉米和大豆.东北三省碳足迹差异显著,3种作物的单位产量碳足迹均在吉林省最高,单位面积碳足迹均在黑龙江省最低.随着农村劳动力非农化和作物生产机械化的快速递增,未来粮食生产中柴油等机械化碳投入将快速增长.提升化肥利用效率、灌溉效率和机械化作业效率将是发展东北地区低碳农业的关键途径.

分类号: S181

  • 相关文献

[1]长江下游地区稻麦轮作模式碳足迹研究——基于生命周期评价. 陈中督,李凤博,冯金飞,周锡跃,徐春春,纪龙,方福平. 2019

[2]2004-2015年长江中下游地区冬油菜生产碳足迹的时空变化. 陈中督,徐春春,纪龙,方福平. 2019

[3]2004—2014年南方稻区双季稻生产碳足迹动态及其构成. 陈中督,徐春春,纪龙,方福平,陈阜. 2018

[4]基于农户调查的长江中游地区双季稻生产碳足迹及其构成. 陈中督,徐春春,纪龙,方福平. 2018

[5]低碳经济与绒毛用羊业发展之路. 岳耀敬,杨博辉,王天翔,牛春娥,郭婷婷,孙晓萍,郎侠,刘建斌,冯瑞林,郭健. 2012

[6]黑龙江省30年来农田生态系统碳源/汇强度及碳足迹变化. 郝小雨. 2021

[7]2006—2015年重庆市农田生态系统碳足迹分析. 杭晓宁,张健,胡留杰,罗佳,马连杰,廖敦秀. 2018

[8]科学认识东北气候变暖充分发挥水稻适应潜力. 张卫建,陈金,陈长青. 2012

[9]科学认识东北气候变暖 充分发挥水稻适应潜力. 张卫建,陈金,陈长青. 2012

[10]东北稻作系统对气候变暖的实际响应与适应. 张卫建,陈金,徐志宇,陈长青,邓艾兴,钱春荣,董文军. 2012

[11]江淮水稻生产力对不同增温情景的响应特征及其作用机制. 董文军,张彬,田云录,杨飞,张卫建. 2008

[12]水稻植株特性对稻田甲烷排放的影响及其机制的研究进展. 江瑜,管大海,张卫建. 2018

[13]长江下游稻田不同种植制度的碳足迹分析. 严燕,季国军,胡乃娟,陈留根,郑建初,胡锋. 2024

[14]水稻开花期花粉活力和结实率对高温的响应特征. 张彬,芮雯奕,郑建初,周博,杨飞,张卫建. 2007

[15]近百年来全球气候变暖的倾向和甲型流感病毒神经氨酸酶进化的倾向(英文). 左文朴,朱绮霞,黄艳燕,潘丽霞,吴光. 2010

[16]护佑动物平安须更新、完善"处方". 肖治军. 2007

[17]用随机漫步模型拟合1850年至2009年的全球气温变化(英文). 吴光. 2010

[18]气候变暖对黑龙江省水稻生产影响及对策研究. 矫江,许显斌,卞景阳,林阳生,横责正幸,陶福禄,鲛岛良次,神田英司. 2008

[19]抽穗期不同灌水深度下水稻群体与大气的温度差异. 张彬,郑建初,黄山,田云录,彭兰,卞新民,张卫建. 2008

[20]不同温室气体排放背景下东海冬季跨陆架碳输运通量. 袁东亮,郝佳佳,李健乐,何蕾. 2018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