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种质资源ISSR反应体系引物筛选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安佰义
作者: 安佰义;王迦;王嫚;于慧颖;范爱淇;张艳波;张艳;李锋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李;种质资源;ISSR;引物;多态位点
期刊名称: 江苏农业科学
ISSN: 1002-1302
年卷期: 2019 年 47 卷 010 期
页码: 63-65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摘要: 以李18个品种种质资源为试验材料,对其开展ISSR反应体系引物筛选,结果表明,从41个随机引物中筛选出25个多态性引物用于PCR扩增,每个多态性引物扩增出的条带数在8~23条之间,扩增出的DNA片段长度大多在150~2400 bp之间;共扩增出条带数为385条,其中,样品间相同的条带数有53条;所选引物的多态位点百分率为86.23%.
分类号: S662.302.4
- 相关文献
[1]李种质资源ISSR反应体系的建立. 乔玉山,章镇,房经贵,沈志军,赵密珍. 2003
[2]李种质资源ISSR鉴定及亲缘关系分析. 王进,何桥,欧毅,梁国鲁,何波,郭启高,向素琼. 2008
[3]芦笋ISSR引物筛选及遗传多样性分析. 齐仙惠,李改珍,巫东堂. 2014
[4]桃李杏资源亲缘关系的ISSR分析. 梁敏,董文轩,甄睿,高书燕,赵恺,邓继光,张景娥. 2011
[5]李种质资源果实中花色苷含量的评价研究. 周丹蓉,林炎娟,叶新福,方智振,姜翠翠,潘少霖. 2019
[6]贵州地方李资源现状及发展建议. 赵凯,王红林,郑乾明,解璞,赵晓珍,马玉华. 2024
[7]松嫩草地天然朝鲜碱茅居群ISSR遗传多样性分析. 徐安凯,牟书靓,任华华,王英哲,王嘉莹,王志锋,任伟. 2017
[8]不同产地独蒜兰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张丽娜,桂阳,王沁,黄万兵,朱英,朱国胜. 2017
[9]96份雀麦属材料遗传多样性的ISSR分析. 田青松,韩冰,杨劼,于涛,宋旭红. 2010
[10]69份无芒雀麦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分析. 宋旭红,于涛,田青松,韩冰. 2010
[11]红麻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的ISSR分析. 谢晓美,王志伟,粟建光,白凤虎. 2010
[12]196份福建葡萄品种资源亲缘关系的ISSR分析. 张富民,赖呈纯,黄贤贵,范丽华,潘红,谢鸿根. 2018
[13]基于ISSR标记分析油梨种质的遗传多样性. 周海兰,李绍鹏,周俊岸,庞新华,欧景莉,潘祖建,李菊馨,唐秀观,李茂富. 2021
[14]东方山羊豆种质资源ISSR分析. 罗天琼,王小利,张瑜,莫本田,张明均. 2020
[15]利用ISSR标记分析20份甜菜品种的遗传多样性. 刘华君,聂志勇,林明,白晓山,邓超宏,潘竟海,陈友强,李承业. 2017
[16]应用ISSR分析亚麻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 黄文功,姜卫东,赵东升,康庆华,宋喜霞,刘岩,吴建忠,程莉莉,于莹,袁红梅,吴广文,关凤芝. 2013
[17]24份白肉枇杷种质资源的ISSR分析. 谢丽雪,许家辉,张立杰,张小艳,郑姗,李韬. 2012
[18]烟草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的IRAP和ISSR标记比较分析. 陶爱芬,刘中华,祁建民,周东新,王涛,陈顺辉. 2009
[19]应用ISSR分子标记对茶树种质资源进行分子鉴定. 侯渝嘉,何桥,李中林,李品武,梁国鲁,徐进. 2007
[20]用RAPD和ISSR检测的橡胶树野生种质和栽培品种的遗传多样性(英文). 安泽伟,孙爱花,程汉,黄华孙,方家林. 2005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畜禽归芪益母汤应用研究进展
作者:刘雪松;张艳;薛沾枚;孟维珊;陈曦;王爽;杨旭东;罗天瑶;姚爽;张国华;钟鹏
关键词:畜禽归芪益母汤;生长性能;免疫性能;抗氧化;调节菌群
-
早熟优质李新品种吉早丰的选育
作者:陈蕾;刘翠兰;崔龙;王雪松;李锋;姜佳良;张艳波
关键词:李;新品种;吉早丰;早熟;优质
-
枸杞蛀果蛾趋光特性及其种群动态
作者:李锋;刘亚佳;刘晓丽;马超;仲崇山;刘传敬
关键词:枸杞蛀果蛾;成虫;光源;诱捕量
-
巴戟天多糖对文昌鸡肠道形态、肠道免疫屏障功能和盲肠微生物的影响
作者:吴蔚;孙瑞萍;刘圈炜;刘杰;刘宇航;张艳;张浩洁;魏立民
关键词:巴戟天多糖;文昌鸡;肠道形态;肠道屏障;盲肠微生物
-
河套灌区玉米适宜种植密度及其高产栽培品种研究
作者:刘偲琪;何忠萍;包珺玮;樊秀荣;高海燕;张艳;张红萍;代丞;孙秀云;赵晓宇
关键词:玉米;种植密度;品种;农艺性状;产量;经济效益
-
枸杞负泥虫幼虫龄数、蜕皮过程及其蜕皮壳观察
作者:李锋;刘亚佳;刘晓丽;张铃雅;咸金梅;马超;刘传敬
关键词:叶甲科;枸杞负泥虫;幼虫龄数;蜕皮
-
奶牛皱胃左方变位的诊断与临床有效治疗方法
作者:周金强;冯万宇;陈亮;沈思思;张艳;王丽坤;张蕾;于辰龙;王欢;苗艳;兰世捷;黄宝银
关键词:奶牛;皱胃左方变位;手术疗法;诊断与整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