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个白糯玉米自交系主要性状配合力的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童川拉
作者: 童川拉;陈山虎;卢和顶;林建新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糯玉米;自交系;组合;一般配合力;特殊配合力
期刊名称: 福建农业学报
ISSN: 1008-0384
年卷期: 2001 年 16 卷 04 期
页码: 10-13
摘要: 8个白糯玉米自交系以不完全双列杂交配成 16个组合 ,分析其主要数量性状的一般配合力 (GCA)和特殊配合力 (SCA)及遗传变量。结果表明 ,自交系 9883、 99130、 95 92多数性状较好 ,SCA的产量性状和多数其他性状表现好的组合有 :94 4 3× 95 193、 9884× 95 193、 9884× 99130、 9883× 99A91。配合力基因型方差与遗传力估算结果表明 ,大多数性状的加性方差明显大于显性方差 ,一般配合力比特殊配合力有较大的遗传变量
分类号: S513.032
- 相关文献
[1]几个玉米自交系材料的配合力分析. 王瑞莲,王永行,韩凤英,康洪彪,杨毅成,许有刚,武悦. 2015
[2]朝天椒自交系表型性状的配合力和遗传力分析. 詹永发,姜虹,韩世玉,杨红,赖卫,刘崇政. 2009
[3]玉米选系窄基础材料组配规律的初步研究. 石明亮. 1997
[4]几个玉米自交系材料的配合力分析. 闫文芝,王瑞莲,王永行,韩凤英,康洪彪,杨毅成,武悦. 2016
[5]玉米产量性状配合力遗传分析. 王向东,高根来,张风琴. 2001
[6]18个玉米自交系的配合力研究. 卢庭启,蒋晓芳,王秀全,何丹,税红霞,庞启华. 2018
[7]10个玉米自交系配合力效应和杂优组合模式评价. 阳康春,蒙月群,刘大海,阳俭,周颀. 2011
[8]25份美国玉米自交系的利用潜力分析. 赵鑫哲,刘文娟,张丰屹,杨致远,张德贵,李明顺,李新海,雍洪军,王宏伟. 2020
[9]13份玉米自选系配合力分析. 姚玉波,赵东升,刘继忠,郭永利,张树权. 2022
[10]玉米籽粒含油量的配合力、方差成分和遗传力及其应用的研究. 刘仁东,石德权,徐家舜. 1992
[11]油葵自交系子实含油率性状配合力的鉴定. 谢宗铭,李万云,陈寅初,陈福隆. 2003
[12]10个玉米自交系产量性状遗传分析. 夏远峰,于明彦,柳迎春,代秀云,刘爱华,岳尧海,许明学. 2008
[13]早熟玉米自交系配合力分析及应用评价. 邵红雨,韩登旭,阿布来提·阿布拉,梁晓玲,李铭东. 2010
[14]含热带亚热带种质玉米自交系的杂优潜势研究. 何海军,寇思荣,周玉乾,王振军,王国华. 2005
[15]10份CIMMYT玉米自交系的育种潜势分析. 张华,税红霞,庞启华,卢庭启,蒋晓芳,王秀全,何丹. 2020
[16]黑糯玉米自交系主要性状配合力和遗传参数分析. 林建新,陈山虎,卢和顶,童川拉,纪荣昌. 2003
[17]谷子新不育系的配合力分析. 宋国亮,冯小磊,范光宇,史高雷,李双东,王峰,王晓明,赵治海. 2017
[18]黄淮地区大豆重要亲本间产量的杂种优势、配合力及其遗传基础. 杨加银,盖钧镒. 2009
[19]辣椒主要农艺性状的配合力分析. 何建文,姜虹,詹永发,蓬桂华,赖卫,耿广东. 2012
[20]玉米Tuxpeno选系的配合力研究. 郭向阳,陈泽辉,祝云芳,王安贵,邬成. 200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闽双色6号籽粒发育中叶酸合成代谢基因挖掘与分析
作者:詹鹏麟;张扬;林建新;许静;庄炜;卢和顶;陈山虎;廖长见
关键词:甜玉米;叶酸;籽粒发育;Mfuzz聚类
-
3个优质甜玉米品种幼苗及田间耐寒性分析
作者:詹鹏麟;张扬;林建新;卢和顶;许静;庄炜;陈山虎;廖长见
关键词:甜玉米;苗期;耐寒性;生理指标;出籽率
-
优质甜玉米骨干系在低温下种子萌发及幼苗抗性研究
作者:廖长见;詹鹏麟;张扬;卢和顶;许静;庄炜;陈山虎;林建新
关键词:甜玉米;低温胁迫;发芽率;耐寒性;育种
-
甜玉米籽粒糖代谢关键调控基因的鉴定
作者:林建新;林静;张扬;卢和顶;陈山虎;廖长见
关键词:甜玉米;可溶性糖;转录组;糖代谢;关键调控基因
-
福建省鲜食玉米种业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
作者:廖长见;张扬;陈山虎;许静;詹鹏麟
关键词:福建省;鲜食玉米;种业发展;对策建议
-
甜玉米闽甜6855与广良甜27号的耐密性比较
作者:张扬;黄章明;廖长见;林建新;陈山虎;卢和顶
关键词:甜玉米;耐密性;最佳种植密度;最大种植密度
-
福建鲜食玉米单倍体诱导系的选育
作者:廖长见;谢迎春;林建新;张扬;林静;卢和顶;陈山虎;林海建
关键词:鲜食玉米;单倍体;诱导系;育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