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飞蝗(Locusta migratoria L.)生物学特性及人工饲养技术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王连霞
作者: 王连霞;罗宝军;赵秀梅;谭可菲;姜晓军;刘传增;袁明;马波;闫锋
作者机构:
关键词: 亚洲飞蝗;生物学特性;人工饲养
期刊名称: 黑龙江农业科学
ISSN: 1002-2767
年卷期: 2012 年 06 期
页码: 89-90
摘要: 阐述了亚洲飞蝗的卵期发育情况,1~5龄幼虫的生长特点,生理特性,各时态持续时间,产卵量及越冬情况等生物学特性。同时根据其特性进行人工饲养,从中掌握亚洲飞蝗的发生规律,为亚洲飞蝗的防治提供参考。
分类号: S433
- 相关文献
[1]七星瓢虫基础研究现状. 段宇杰,何恒果,蒲德强,杨慧,陈琪,陆秋成. 2021
[2]胡桃大蚕蛾的生物学特性及人工饲养研究初报. 姜欣雨,杜占军,郭天凯,韩冰,陈凤林. 2021
[3]广腹螳螂的研究进展. 王玉洁,吴娇,赵冬香. 2014
[4]四种硬蜱的实验室人工饲养和部分生物学特性的观察. 周勇志,周金林,曹杰,龚海燕. 2003
[5]人工饲养粘虫及其多世代生物学特性观察. 易忠经,杨在友,何虓,王强义,王明旭,张长华,刘晨曦. 2016
[6]亚洲飞蝗不同发育阶段取食习性的研究. 族米娜,牙森·沙力,阿力·西拉孜,古丽米拉·苏勒旦,阿布都热孜克·库玩,赵莉,涂雄兵. 2019
[7]新疆部分生态区亚洲飞蝗地理种群形态变异研究. 牙森·沙力,阿孜古丽·阿布力孜,徐光青,古丽孜热·曼合木提,涂雄兵. 2018
[8]2009年黑龙江省亚洲飞蝗发生情况及原因初步分析. 赵秀梅. 2010
[9]黑龙江省亚洲飞蝗发生状况及生长积温和取食量研究. 邵天玉,刘兴龙,刘春来,杨帆,王爽,夏吉星,王克勤. 2012
[10]鳞翅目昆虫人工饲养技术研究进展. 戴长庚,欧阳芳,陈湘燕,胡阳. 2016
[11]烟夜蛾人工饲养条件的筛选. 高玉红,赵卫星,邱中成. 2014
[12]小菜蛾的人工饲养研究进展. 韩艺欣,高德良,庄占兴,宋化稳,胡尊纪,唐广新,徐英. 2019
[13]不同产卵基质上中黑盲蝽落卵量的比较研究. 付晓伟,封洪强,邱峰,郭线茹,陈培育. 2008
[14]甜菜夜蛾的人工饲养研究进展. 韩艺欣,高德良,庄占兴,范金勇,胡尊纪,宋化稳. 2018
[15]粘虫卵饲养东亚小花蝽的初步研究. 郭培,姬素婵,李慧玲,鲁瑞杰,康冬梅,邱睿,李淑君,武予清. 2020
[16]人工饲养不同世代灰飞虱群体传播水稻黑条矮缩病毒的比较. 张爱红,闫冲,孟凡思,霍良占,邸垫平,苗洪芹,王锡锋. 2016
[17]不同饲料配方对大麦虫幼虫生长发育的影响. 吴晓云,迟全元,赵梅婷,刘亚亮. 2017
[18]人工饲养不同世代灰飞虱群体传播水稻黑条矮缩病毒的比较. 张爱红,闫冲,孟凡思,霍良占,邸垫平,苗洪芹,王锡锋. 2017
[19]稻纵卷叶螟的人工饲养技术. 徐红星,钱佳宁,王国荣,吕仲贤,杨亚军. 2021
[20]二化螟36 d标准化饲养技术与管理体系. 罗智心,姚静,张茹,王利华,罗光华,方继朝. 202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秋季黑龙江茴鱼的年龄结构与生长特性
作者:韩豪祥;金洪宇;廉杰;薄永芳;马波
关键词:黑龙江流域;黑龙江茴鱼;年龄;生长
-
黑龙江省西部风沙半干旱区浅埋滴灌技术对大豆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作者:杨慧莹;王宇先;高盼;徐莹莹;张巩亮;闫锋;董扬;申惠波
关键词:黑龙江省;浅埋滴灌;大豆;水分利用效率;产量
-
西藏水生生物资源与环境本底状况调查(2017-2021)
作者:刘明典;朱峰跃;朱挺兵;李雷;王琳;刘香江;朱仁;刘飞;岑祥;胡飞飞;金星;袁立来;霍斌;何德奎;刘海平;徐玮彤;龚进玲;王鹏;丁放;杨瑞斌;张驰;杜红春;陈中祥;曹坤;扎西拉姆;刘绍平;段辛斌;杨德国;贾银涛;李应仁;李大鹏;马波;牟振波;陈大庆
关键词:鱼类资源;种类组成;优势种;环境;西藏
-
160份大豆种质资源鉴定评价及表型多样性分析
作者:孙浩月;韩冬伟;张笛;王振;朱治佳;王连霞;张金东;李明;袁明
关键词:大豆种质资源;荚粒数;相关性分析;聚类分析
-
黑龙江茴鱼种群遗传多样性及地理变异的微卫星分析
作者:彭文杰;马波
关键词:微卫星;黑龙江;黑龙江茴鱼;遗传多样性
-
不同光周期条件下寒地粳稻光周期敏感性评价
作者:赵富阳;马波;胡继芳;谭可菲;刘传增;闫锋;董扬;侯晓敏;李清泉;韩业辉
关键词:粳稻;农艺性状;光周期敏感性;综合评价;主成分分析
-
外源甜菜碱对干旱胁迫下谷子萌发及幼苗生理特性的影响
作者:侯晓敏;闫锋;董扬;赵富阳;李清泉;季生栋;刘悦;兰英
关键词:谷子;甜菜碱;干旱胁迫;萌发;抗氧化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