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咸水与再生水混灌对作物生理特性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刘春成
作者: 刘春成;崔丙健;胡超;吴海卿;马欢欢;崔二苹;马天;刘源;李中阳;樊向阳;李浩;高峰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微咸水;再生水;混灌;矿化度;生物量;酶活性
期刊名称: 水土保持学报
ISSN:
年卷期: 2021 年 004 期
页码: 327-333,348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了探讨淡水资源匮乏地区微咸水与再生水的安全合理利用,通过盆栽上海青试验,以清水灌溉为对照,设置再生水灌溉(T1)、微咸水—再生水1∶2灌溉(T2)、微咸水—再生水1∶1灌溉(T3)、微咸水灌溉(T4)4种灌溉方式,研究了不同比例微咸水与再生水混合灌溉对土壤水盐、作物生物量(地上部和地下部)、叶片叶绿素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丙二醛(MDA)含量、过氧化氢酶(CAT)活性、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上海青收获后,不同比例微咸水与再生水混合灌溉处理土壤含水率和含盐量较清水灌溉(CK)均有所升高,其中T1、T2、T3处理土壤含水率与CK差异不显著,T4处理土壤含水率较CK差异显著(P<0.05),而各处理土壤含盐量与CK均差异显著;与T1处理相比,随着灌溉水中微咸水比重的升高,土壤含水率逐渐升高,且至T4处理时差异显著。(2)微咸水与再生水混灌对上海青地上部鲜重有一定影响,而对地上部干重以及地下部生物量无显著影响。与T1相比,T2、T3、T4处理上海青地上部鲜重均显著降低(P<0.05),降幅为24.78%~26.36%,地上部干重亦均降低,但差异不显著,降幅为19.14%~24.54%,地下部鲜重和干重无显著性变化。(3)微咸水与再生水混灌对上海青生理指标(叶绿素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MDA含量、POD活性、CAT活性)没有显著影响,对SOD活性具有显著的提升作用。与T1相比,T2、T3、T4处理叶绿素a含量分别降低4.98%,3.82%和9.26%,叶绿素b含量分别降低10.88%,8.20%和13.46%,叶绿素总量分别降低9.76%,6.12%和10.15%,CAT活性分别提高8.51%,8.51%和-19.15%,POD活性分别提高1.92%,17.24%和-2.87%,SOD活性分别提高104.07%,62.20%和41.67%。随着混合液中微咸水比重的升高,上海青可溶性蛋白含量先降低后升高,MDA含量先升高后降低。(4)基于第二代综合生物响应指数(integrated biological response version 2,IBRv2),综合考虑土壤水盐、作物生理指标以及再生水资源本身的局限性,在淡水资源匮乏地区利用微咸水灌溉时,可以考虑用再生水作为替代清水水源与微咸水配合使用,微咸水—再生水混灌比例以1∶1为宜。研究结果可为淡水不足地区利用微咸水(3 g/L)灌溉提供参考。
分类号: S311%S274
- 相关文献
[1]微咸水与再生水混灌对土壤特性的影响与灌溉效应评估. 刘春成,崔丙健,胡超,吴海卿,高峰. 2022
[2]作物生理特性对微咸水-再生水混灌的响应研究. 刘春成,崔丙健,胡超,吴海卿,马欢欢,马天,高峰. 2021
[3]土壤酶活性对微咸水与再生水混合滴灌的响应与评估. 王宇,刘春成,李仁杰,曾智,崔丙健,张凤华,闫明丽,胡超,马天. 2023
[4]再生水不同灌水水平对土壤酶活性及耐热大肠菌群分布的影响. 韩洋,李平,齐学斌,崔丙健,常迪,马欢欢. 2018
[5]10个毛苕子品种(品系)叶片的生理指标及生物量比较. 揣燕,向春阳,赵秋,田秀平,杜锦. 2023
[6]不同肥料对有机栽培薄荷生长和土壤酶及微生物量的影响. 万晓,田丹青,潘刚敏,葛亚英,金亮,史杰玮,曹群阳. 2023
[7]一株野生大球盖菇的分离鉴定及液体发酵能力测定. 高恋恋,文璨,涂镜,张浩,曾粮斌,魏宝阳. 2024
[8]不同混灌模式对镉在冬小麦-夏玉米轮作系统中分配的影响. 李平,齐学斌,胡艳玲,樊向阳,樊涛,赵志娟,黄仲冬,李中阳. 2015
[9]民勤地下水水化学特征和矿化度的时空变化. 刘文杰,苏永中,杨荣,吕晓东. 2009
[10]矿化度对均质土壤毛管水上升特性与土壤盐分的影响. 王峰,姚宝林,孙三民,王兴鹏. 2017
[11]不同淋洗条件下黄河三角洲盐渍土脱盐规律研究. 尹春艳,陈小兵,刘虎,秦松,孙海栓,张立宾. 2019
[12]咸水灌溉对芦苇幼苗生长和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 李强,王秀萍,刘雅辉,鲁雪林,张国新. 2014
[13]不同矿化度咸水灌溉对小麦生长及产量的影响研究. 马俊永,曹彩云,郑春莲,李科江,张苍根. 2010
[14]成水灌溉对芦苇幼苗生长和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 李强,王秀萍,刘雅辉,鲁雪林,张国新,常青. 2014
[15]不同矿化度咸水灌溉对小麦产量和生理特性的影响. 曹彩云,郑春莲,李科江,党红凯,李伟,马俊永. 2013
[16]河南东部背河洼地的咸水资源与利用途径. 谢家恕,廖先风,靳建华. 1991
[17]不同溶质及矿化度对土壤溶液盐离子的影响. 郭全恩,王益权,南丽丽,李保国,曹诗瑜. 2019
[18]冀东滦下灌区种植结构调整策略的研究. 王文成,杜卫军,张胜景. 2006
[19]溶质类型与矿化度对半干旱盐渍化地区果园土壤水分有效性的影响. 郭全恩,王益权,南丽丽,曹诗瑜,车宗贤. 2013
[20]白沙滩灌区水盐运动特点及次生盐渍化土壤的综合治理研究. 王晶,石元亮,杨国荣,于凯祥. 1992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耐热生菜新品种(系)的筛选与鉴定
作者:火国涛;徐光柳;火烽;赵彪;马天;许恒;葛国军;龙萍;魏仕伟
关键词:生菜;新品种(系);热害指数;筛选试验
-
固原黄牛不同部位肌肉组织代谢组学分析
作者:王中波;刘爽;贺丽霞;冯雪;杨梦丽;汪书哲;刘源;冯兰;丁晓玲;冀国尚;杨润军;张路培;马云
关键词:固原黄牛;非靶向代谢组学;风味;不饱和脂肪酸;分子育种
-
生物特征及物种组合对重金属污染修复的影响
作者:任文;李嗣艺;李中阳;孙玖明;王广帅;刘源
关键词:生物特性;重金属修复;生物组合;种间作用关系;生物修复;生物多样性
-
尖顶宽度对Venlo型温室微气候的影响
作者:高振军;郗笑;李浩;李苇;丁小明;张晨骏
关键词:Venlo型温室;尖顶宽度;自然通风;数值计算
-
植物纤维拆解及自成型技术研究进展
作者:李浩;傅彬;黄红英;李欣欣;孙恩惠;雍宬;陈玲;吴述平;曲萍
关键词:植物纤维;纤维拆解;纤维尺度;加工成型
-
日本血吸虫胞外囊泡的提取、鉴定及对人肝星状细胞影响的初探
作者:钟昊然;朱丹霖;董博文;陆珂;李浩;傅志强;刘金明;金亚美
关键词:日本血吸虫;胞外囊泡;MICRORNA;人肝星状细胞
-
家禽设施养殖环境中AGV导航方式研究进展
作者:李浩;孙凯;尚庆辉;李丽湲;张岩;殷若新
关键词:设施养殖;AGV;智能化;导航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