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花苜蓿高效再生体系的建立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祝建波

作者: 祝建波;朱先灿;崔燕;周鹏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杂花苜蓿;胚性愈伤组织;植株再生

期刊名称: 作物杂志

ISSN: 1001-7283

年卷期: 2006 年 05 期

页码: 14-18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通过对新疆塔城杂花苜蓿品种下胚轴再生植株的系统研究,经筛选获得种子萌发培养基为:1/2MS无糖培养基;胚性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MS+2,4-D2mg/L+6-BA0·5mg/L+蔗糖3%,胚性愈伤组织诱导率为100%;胚状体诱导培养基:SH+2,4-D2mg/L+6-BA0·5mg/L+CH250mg/L+蔗糖1%,胚状体诱导率为86·96%;胚状体萌发培养基:SH+GA30·5mg/L+CH250mg/L+蔗糖1%,胚状体萌发率为90%~95%;生根培养基:1/2MS+IBA0·5mg/L+蔗糖1%,生根率为100%。完成再生时间120d左右。

分类号: S541.9

  • 相关文献

[1]玉米幼胚再生体系主要影响因素的优化. 王奕,范俊山,尚丽霞,于志晶,蔡勤安,马瑞,任贤. 2015

[2]大麦成熟胚胚性悬浮细胞系的建立及植株再生. 项友斌,刘静,阮义理,袁爱敏. 1993

[3]黑鹅绒海芋体细胞胚发生和植株再生. 刘小飞,孙映波,黄丽丽,杨钰钗,朱根发,于波. 2023

[4]高羊茅成熟种子组织培养的影响因素研究:Ⅲ.多种因素对胚性愈伤组织分化的影响. 吴关庭,胡张华,陈笑芸,郎春秀,王伏林,金卫,陈锦清,夏英武. 2006

[5]白花油茶胚性愈伤诱导及植株再生. 王江英,汤雪燕,葛金涛,朱朋波,孙明伟,赵统利,邵小斌. 2023

[6]陆地棉中棉所24胚性愈伤组织的诱导及植株再生. 刘传亮,马峙英,李付广,李凤莲,王玉芬,武芝霞,张朝军. 2004

[7]玉米再生体系建立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 贾小霞. 2011

[8]玉米幼胚再生体系的建立. 王奕,范俊山,尚丽霞,于志晶,蔡勤安,马瑞,任贤. 2015

[9]东方百合胚性愈伤组织诱导和植株再生研究. 张艺萍,吴丽芳,吴学尉,崔光芬,丁丁,王继华. 2008

[10]适合全周期间作的橡胶树品种热垦628花药再生体系研究. 成镜,黄天带,戴雪梅,徐正伟. 2023

[11]利用未成熟种子建立野生阿宽蕉胚性细胞悬浮系和植株再生的研究. 魏岳荣,黄学林,黄秉智,杨护,邱继水,许林兵. 2006

[12]聚乙二醇6000对杂花苜蓿体胚发生的影响及体胚的细胞学观察. 杨国锋,毛雅妮,孙娟,张德罡,盛亦兵. 2010

[13]NaCl胁迫对野生苜蓿种子萌发特性的影响. 梁维维,张荟荟,贾纳提,朱昊,李莉. 2021

[14]天山山地草原补播改良的研究. 李学森,任继生,冯克明,雷特生,阿依丁,张学洲,双湖尔,穆合塔尔. 1996

[15]杂花苜蓿叶绿体基因组特征及系统发育分析. 郝新艳,赵淑文,刘嘉伟,石蕊,王晓龙,李迎,王晓宇,米福贵. 2023

[16]苜蓿褐斑病对牧草质量光合速率的影响及田间抗病性. 南志标,李春杰,王赟文,王彦荣. 2001

[17]糯玉米离体培养获取耐盐变异体. 陆瑞菊,何婷,王亦菲,陈志伟,杜志钊,张燕敏,黄剑华,陈佩度,沈雪芳,王义发. 2009

[18]观赏凤梨胚性愈伤组织的诱导、高频再生及超微结构研究. 张国芳,陆广欣,陈丽闽,毛碧增. 2011

[19]火龙果花药培养诱导胚性愈伤组织及遗传稳定性. 范建新,邓仁菊,王永清,刘红,彭志军. 2017

[20]日本落叶松胚性愈伤组织的诱导及体胚的形成. 祝朋芳,罗凤霞,陈长青,刘莉. 200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