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茎秆相关表型自动检测方法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陈佳骏
作者: 陈佳骏;刘芝妤;周婉;李杨;詹炜;黄岚;王俊;邱丽娟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大豆植株;茎节;茎粗;表型自动检测;A*算法;最大内切圆法
期刊名称: 河南农业科学
ISSN: 1004-3268
年卷期: 2024 年 53 卷 010 期
页码: 170-180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针对成熟期大豆植株中茎节数和茎粗表型的自动获取问题,将其分解为茎节识别、茎秆区域检测、茎节定位与排序、茎粗计算等若干子问题,提出一种融合目标检测、语义分割、路径规划等算法的茎秆表型自动检测方法。以A*寻径算法和目标检测算法为基础,实现了茎节自动检测与计数;以类比法、曲率法和最大内切圆法为基础,实现了茎粗自动检测与计算。针对成熟期植株中豆荚遮挡导致茎秆表型检测精度不佳的问题,在以YOLOv5s为基准的目标检测模型上融入坐标注意力机制,以增强对被遮挡茎节的关注,同时,针对豆荚密集导致的茎节误检问题,设计融合位置信息的过滤算法,将茎节检测任务的平均检测准确度(mAP)提升至93.2%,高于基准模型2.4百分点。使用语义分割模型识别茎秆区域,优化后的均交并比(mIoU)达82.6%。基于语义分割后的茎秆区域,对比3种茎粗检测方法,以最大内切圆法准确率最高。在实际植株样本图片上的检测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方法在茎节数和茎粗表型上的平均绝对误差分别为1.33个和0.99 mm,与人工测量的阈值要求基本相符,均方根误差分别为1.74和1.20,平均绝对百分比误差分别为8.96%和16.37%。
分类号: S565.1%TP274%TP18
- 相关文献
[1]基于激光SLAM的巡检机器人自动导航与避障技术研究. 侯英勇,陈嘉茹,王树臣,李尚民,邹修国,杜彬杰. 2024
[2]基于机器视觉的大田植株生长动态三维定量化研究. 朱冰琳,刘扶桑,朱晋宇,郭焱,马韫韬. 2018
[3]大豆植株形态对大豆蚜寄生和天敌捕食的影响. 高月波,孙雅杰. 2004
[4]~(60)Coγ射线照射大豆植株的诱变效果. 薛柏,孟丽芬,赵晓南,郭玉红,刘滨红. 2000
[5]钛对大豆产量的影响初报. 郑铁军. 1993
[6]分散固相萃取-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同时检测大豆植株及土壤中烟嘧磺隆、莠去津及其代谢物残留. 王宽,魏龙兵,任业双,潘兴鲁,吴小虎,徐军,董丰收,郑永权. 2023
[7]大豆疫霉菌诱导的大豆系统获得抗性的蛋白质组学研究. 孙果忠,朱振东,王晓鸣. 2006
[8]^60Coγ射大豆植株的诱变效果. 薛柏,刘滨红. 2000
[9]石灰性土壤大豆植株铁营养障碍解除技术研究. 董志强,张丽华,裴翠娟,赵双进,贾秀领,张孟臣. 2011
[10]土壤肥料学科中的量和单位5.量、单位和数值在方程式、曲线图和数据表中的正确表示. 南春波. 1999
[11]苗期摘叶对玉米茎秆抗倒伏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邹晓锦,李永铁,徐嘉翼,宫亮,孙孝丹,张银环,王旭东,李月红,杨金泽,吕林辉,王志海,冯良山. 2024
[12]玉米新细菌性茎腐病的初步鉴定. 曹慧英,王晓鸣,肖明纲. 2006
[13]旱涝交替胁迫下水稻茎节发育及其抗倒伏能力. 陆红飞,郭相平,甄博,王振昌,周新国,李小朴,杨静晗. 2016
[14]石斛兰茎段组织培养再生体系的初步建立. 张彦妮,钱灿,陈立新. 2010
[15]玉米常用自交系茎节抗折强度分析. 穆春华,孟昭东,张发军,汪黎明,李文才,孙琦,丁照华. 2009
[16]日本结缕草茎节和愈伤组织再生体系的优化. 路佳,葛荣朝,孙振元,胡京蕊,李瑞芬. 2011
[17]甜高粱茎节含糖量和榨汁率研究. 张华文,管延安,秦岭,杨延兵,王海莲. 2008
[18]我国不同年代玉米自交系茎秆性状演替规律. 王凯欣,程子萌,杨艺涵,张德贵,李新海,史利玉. 2021
[19]基于人为控水和自然水分胁迫下的甘蔗茎节生长变化. 桂意云,李海碧,梁强,杨荣仲,韦金菊,韦德斌,李文教,刘昔辉,周会. 2024
[20]玉米穗位叶宽与茎粗相关性的初步研究. 赵晓燕. 201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番茄潜叶蛾在新疆的发生危害及防控措施
作者:马丽娟;杨栋;王俊;张煜;丁新华;付开赟;王小武;吐尔逊·阿合买提;贾尊尊;郭文超
关键词:番茄潜叶蛾;发生特点;综合防控;示范
-
197份大豆种质资源共生固氮特性鉴定与评价
作者:余应栋;徐瑞新;刘思蕊;张尊勉;王俊;阎哲;邱红梅
关键词:大豆;种质资源;共生固氮;主成分分析
-
氨基酸平衡低蛋白日粮对5~6月龄犊牛生长性能和瘤胃发酵参数的影响
作者:王俊;成述儒;杨春涛;屠焰;路永强;杨宇泽;付瑶
关键词:低蛋白日粮;氨基酸平衡;生长性能;瘤胃发酵参数;犊牛
-
秸秆还田下连作对黄瓜土壤细菌群落结构和多样性的影响
作者:李杨;宋立群;敖静;刘晓辉;高晓梅;孙玉禄;朱巍巍
关键词:秸秆还田;连作;细菌群落多样性;功能预测;土壤理化性质
-
青稞穗腐病发生与穗螨群体迁移的关系
作者:童朝阳;刘文华;张国欣;董春燕;张燕霞;徐晓伟;何东;刘何春;李杨;王凤涛;冯晶;姚小波;刘梅金;蔺瑞明
关键词:青稞;穗腐病;禾生指葡孢霉;穗螨;侵染循环;致病力
-
大豆种质资源时序性冠层覆盖度鉴定评价及优异种质筛选
作者:王琦;白东;张皓;田宇;车荧璞;李进冬;郑海洋;金秀良;李英慧;邱丽娟
关键词:大豆;种质资源;时序性;最大冠层覆盖度;封垄速度
-
秸秆还田年限对设施土壤磷素分布及淋溶的影响
作者:孙玉禄;李杨;刘晓辉;高晓梅;敖静;宋立群;马妍;李鑫
关键词:秸秆还田年限;设施农业;磷素分布;淋溶;微生物量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