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级农业科研机构技术转移工作的实践与思考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吕迎春
作者: 吕迎春;樊廷录;张正英;杨封科;李国锋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省级农业科研机构;技术转移;实践;模式
期刊名称: 农业科技管理
ISSN: 1001-8611
年卷期: 2014 年 06 期
页码: 60-63
摘要: 文章基于甘肃省农业科学院技术转移工作的实践,总结了其在农业技术转移方面取得的成效以及形成的六种技术转移模式,并就进一步加强农业技术转移与转化工作,从健全运行机制、提高源头创新和有效供给、改革评价体系、构建托管平台、建立信息传递网络、提高农民文化素质等方面提出了建议。
分类号: F324.3
- 相关文献
[1]国内外农业技术转移模式比较与借鉴. 刘艳艳,郭春雨,蔡辉益. 2013
[2]省级农业科研机构开展农业社会化服务的成效与问题思考——以安徽省农科院为例. 杨普. 2012
[3]省级农业科研机构科技投入产出相关性实证分析. 池敏青,许正春,刘健宏. 2017
[4]安徽省级农业科研机构综合科研能力现状分析. 杨普,赵伟,张长青. 2009
[5]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省级农业科研机构植物新品种保护现状及对策-以广东省农业科学院为例. 陈水渐,于相满,杨光,陈道明. 2025
[6]省级农科院农业技术转移工作浅析——以广东省农科院为例. 黄洁容,刘建峰,陈栋,徐志宏. 2012
[7]科技兴农的战略思考. 仲济学. 1992
[8]技术转移人才培养体系构建与实践研究. 张小燕,欧阳欢,廖子荣,张以山,林培群,周雄. 2024
[9]省级农业科研机构技术转移问题初探——以湖南省水稻研究所为例. 段永红. 2011
[10]农业科研院所技术转移探析与启示——以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为例. 王晓萍,王印庚,马德林. 2014
[11]我国水稻品种遗传改进在增产中的贡献分析. 马忠玉,吴永常. 2000
[12]基于专利信息的我国省域“十三五”时期技术转移特征研究——以浙江省为例. 许美芳,黄晓东. 2023
[13]农业科技的技术转移与成果转化机制研究——以江苏省农业科学院为例. 徐大飞,王伟明,殷敏. 2014
[14]区域技术转移服务体系建设研究——以湖北省技术转移服务体系为例. 蔡峰,匡绪辉,倪艳,刘然. 2015
[15]基于典型案例的农业与食品领域新型研发机构建设. 王艳,张丽娜,杜志龙,王也,黄勇,叶春,刘铎. 2021
[16]海南技术转移人才培养现状浅析——以国家(海南)技术转移人才培养基地为例. 张小燕,欧阳欢,王秀全,涂寒奇. 2023
[17]搭建产学研合作平台推动科学技术落地转化——“‘中国蔬菜科技与产业化’博士后学术论坛”综述. 朱宁,曹博,朱勋,陈红,季勇,张莉,李巨光. 2016
[18]国际应用生物科学中心与中国在生物防治领域的合作进展. 李红梅,罗淑萍,张金平,万欢欢,唐睿,刘峙,万敏,陈巨莲. 2015
[19]江西省农业科学院技术转移制度体系研究. 吴海燕,徐芝亮. 2015
[20]美国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技术转移策略探析. 刘勤,张熠,胡良龙,刘友华. 201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饲草高粱新品种陇草4号
作者:张国琴;葛玉彬;张正英;贺春贵
关键词:
-
甘肃省小麦农家种老芒麦分子鉴定及其重要性状评价
作者:展宗冰;靳奇峰;刘迪;吕迎春;郭莹;张雪婷;虎梦霞;王尚;杨芳萍
关键词:小麦;地方种;老芒麦;AFLP;分子标记检测;异质性;性状评价
-
农业科研院所联合培养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考-以江苏省农业科学院为例
作者:戴云云;李国锋;姜华珏;周蓓蓓
关键词:农业科研院所;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
-
会宁半干旱区全生物降解地膜覆盖栽培下玉米品种筛选试验
作者:周刚;李尚中;樊廷录;赵刚;张建军;党翼;王磊
关键词:玉米;品种;全生物降解地膜;筛选试验;会宁半干旱区
-
河西走廊富硒制种玉米高产高效栽培技术规程
作者:赵军;王淑英;樊廷录;杨珍;张德;殷稳娜;祁鑫
关键词:河西走廊;富硒;制种;玉米;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
西北地区玉米亲本制种种子综合活力的评价
作者:袁志鹏;盛石鹏;樊廷录;韩登旭;刘兴斌;罗致春;闫治斌;袁静;吕小瑞;王建华;李莉
关键词:西北地区;玉米杂交种亲本;种子综合活力;逆境;相关性分析
-
黄芪甲苷生理功能研究进展
作者:李明泽;李国锋;黄玉龙;张霁红;张芳;赵保堂
关键词:黄芪;黄芪甲苷;生理功能;药理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