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偃麦与中间偃麦草杂交不亲合性和不育性的探讨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李春宇
作者: 李春宇;周璇;闫小丹;赵海滨;李集临;张延明
作者机构:
关键词: 远缘杂交;小偃麦;中间偃麦草;不育性
期刊名称: 黑龙江农业科学
ISSN: 1002-2767
年卷期: 2014 年 05 期
页码: 1-6
摘要: 远缘杂交遇到的关键问题是可交配性和不育性,为深入了解远缘杂交的可交配性和不育性,探讨了小偃麦与中间偃麦草杂交当代的可交配性和F1~F4的不育性表现。小偃麦与中间偃麦草杂交当代的结实率为10%~39%,F1当年不结实,二至五年生结少量种子,结实率有逐年恢复的倾向;F2~F5分离世代不同类型结实率不同,普通小麦类型、小偃麦类型结实率可达70%~100%,中间偃麦草类型40%~50%,种子饱满度逐代改进。
分类号: S512.1
- 相关文献
[1]小偃麦的创制及应用研究进展. 程舒唯,王惠,赵心宇,于晓宁,高岐玉,宋维富,杨雪峰,宋庆杰,丁佳蕊,张会新,张延明. 2023
[2]中间偃麦草种质改良及基因组学育种研究进展. 蒋勃,张淑欣,王惠,史玥,李紫琪,朱蕾,宋维富,杨雪峰,宋庆杰,李新玲,张延明. 2020
[3]培矮64S的育性指标分析. 宗雪梅,姚克敏,罗孝和. 2000
[4]应用基因芯片分析短日低温条件下新型粳稻光温敏核质互作不育系育性相关基因. 杜士云,阳菁,王守海,王德正,吴爽,罗彦长,李阳生. 2010
[5]水稻显性核不育及其恢复性的遗传规律研究. 贺浩华,刘宜柏,蔡跃辉,余秋英,李季能,刘建萍. 1999
[6]水稻实用光温敏核不育系培矮64S不育性稳定化研究. 袁隆平,杨益善. 2001
[7]玉米螟(PyraustanubilalisHübner)雌蛾的内部生殖器官和精珠的构造. 叶艳玲,陆近仁. 1964
[8]芥菜型油菜不育系柱头外露性与不育性的关系. 苏振喜,邱怀珊,赵庭周. 1997
[9]棉花远缘杂交育种初报. 杨树栽. 1982
[10]10个红麻雄性不育株系不育性的鉴定. 李辉,李德芳,陈安国,唐慧娟,李建军,黄思齐. 2015
[11]蔬菜作物多倍体研究进展. 刘文革,王鸣,阎志红. 2002
[12]粳型光敏核不育系选育与应用初报. 王长义,冯云庆,夏明元,胡刚,戚华雄,何予卿,罗声群. 1993
[13]小偃麦部分双二部体及其异附加系异源染色体的GISH分析. 吉万全,张学勇. 1999
[14]具有再生特性的小麦材料筛选与细胞学分析. 程天灵,温辉芹,张立生,裴自友. 2010
[15]小麦分子与细胞遗传学研讨会论文摘要(2000年4月22―28日)-抗大麦黄矮病的小偃麦易位系的创制与鉴定. 辛志勇,张增燕. 2001
[16]小麦与披碱草远缘杂交的研究. 仇松英,史忠良,武计萍,孟兆萍,高海燕. 2008
[17]小偃麦渗入系F_2分离群体HMW-GS遗传分析. 李建波,李欣,乔麟轶,郭慧娟,詹海仙,任永康,畅志坚,张晓军. 2014
[18]小麦、偃麦草和小偃麦同工酶及蛋白质的比较研究. 刘润堂. 1992
[19]抗条锈病小偃麦渗入系的HMW-GS组成分析. 王乐,张晓军,郭慧娟,乔麟轶,詹海仙,李欣,畅志坚,孙美荣. 2013
[20]小偃麦附加系Z1和Z2中外源染色体2Ai-2的结构组成. 张增燕,辛志勇,陈孝. 200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高产强筋小麦新品种-科合304
作者:金慧;佟炳竺;张睿;赵海滨;杜若楠;张举梅;高嫱
关键词:
-
饲用型黑麦新品种-科合3008
作者:张睿;赵海滨;金慧;张举梅;杜若楠;高嫱;周春薇;杨淑萍
关键词:
-
纤用亚麻新品种科合纤亚8号的选育及栽培要点
作者:杜若楠;张睿;杨学;赵海滨;金慧;吴玉娥;周春薇;高嫱
关键词:纤维亚麻;科合纤亚8号;选育经过;特征特性;栽培技术
-
套种不同绿肥作物对玉米产量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作者:杜若楠;张睿;赵海滨;金慧;张举梅;杨学;高嫱;常单娜
关键词:绿肥;土壤改良;玉米;套种;土壤养分
-
肥饲兼用型箭筈豌豆新品种科合401
作者:金慧;张睿;赵海滨;杜若楠;张举梅;高嫱
关键词:肥饲兼用;箭筈豌豆;新品种;科合401
-
饲用型皮燕麦新品种——科合3057
作者:张睿;金慧;赵海滨;张举梅;高嫱;周春薇;杨淑萍
关键词:配制杂交组合;皮燕麦;饲用型;粮饲兼用型;燕麦品种;裸燕麦;白燕;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
-
黄瓜幼苗对不同波动光环境的生理适应
作者:孙启颖;康红旗;姜玮莉;孔静雯;周璇;孙坡;刘彬彬;李清明
关键词:黄瓜;波动光;生理适应;工厂化育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