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产量构成要素探索绿豆新株型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徐宁

作者: 徐宁;王明海;窦金光;邓昆鹏;王桂芳;包淑英;兰天娇;刘洪霞;檀辉;郭中校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绿豆;产量构成要素;新株型;群体结构

期刊名称: 东北农业科学

ISSN:

年卷期: 2022 年 005 期

页码: 21-24,87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从产量构成要素方面分析了直立型和半蔓生型绿豆品种的典型特征,结果表明两者的表现正好相反,产量构成要素的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直立型品种荚多、荚短、粒小,半蔓生型品种荚少、荚长、粒大,单株荚数与产量呈显著正相关。提出了利用荚长、粒大、品质优良的半蔓生型品种改良现有直立型绿豆品种,创制单株荚数多、荚长、粒大的直立型绿豆新株型的育种方法,并指导育种实践,育成了新株型品种吉绿14。根据其品种特点分析了应用垄上双行栽培模式对产量等的影响,应用垄上双行栽培模式,吉绿14较常规栽培模式增产11.6%。

分类号: S522

  • 相关文献

[1]西部旱区绿豆高产群体结构与功能优化. 王桂梅,冯高,邢宝龙,张旭丽,刘飞,贺美忠. 2014

[2]绿豆旱区高产群体结构与功能优化初报. 邢宝龙,冯高,郭新文,张旭丽,刘支平,郑敏娜. 2012

[3]优质高产新株型谷子品种公矮2号选育技术. 刘晓辉,高士杰,杨明,李继宏. 2005

[4]优质新株型谷子育种研究. 刘晓辉,高士杰,杨明,张明锐. 2008

[5]利用基因组编辑技术定点突变IPA1基因创制水稻新株型材料. 刘华清,孙庆山,杨绍华,周淑芬,王锋. 2019

[6]新株型水稻的光合效率. 胡文新,彭少兵,高荣孚,J. K. Ladha. 2005

[7]云南高产环境下新株型水稻的生理特性初探. 周能,杨从党,袁平荣,贺庆瑞,应继锋. 2000

[8]疑患EMS/AHPNS对虾中检出黄头病毒的一种新株型. 刘群,黄倢,杨昊霖,杨冰,刘笋. 2014

[9]抽穗期高温对水稻产量构成要素和稻米品质的影响及其基因型差异. 郑建初,张彬,陈留根,杜群,秦永生,宋健,张卫建. 2005

[10]不同土壤水分条件下硅对紫花苜蓿水分利用效率及产量构成要素的影响. 刘慧霞,郭正刚,郭兴华,周雪荣,惠文森,王康英. 2009

[11]移栽期对优质稻米产量及食味的影响. 吕文俊,王志玺,张欣,李萍,崔晶,赵飞,松江勇次,楠谷彰人,崔中秋. 2018

[12]水稻倒伏与产量及食味的关系. 汤云龙,汪楠,张欣,李永杰,韦峻峰,钱路海,刘宝成,施利利,崔晶,刘学军,崔中秋. 2021

[13]施氮处理对金稻919的农艺性状、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王志玺,崔晶,孙玥,苏京平,王胜军,刘学军,崔中秋. 2019

[14]抽穗期高温胁迫对水稻产量构成要素和品质的影响. 谢晓金,李秉柏,李映雪,李昊宇,赵小艳,杨沈斌,王志明. 2010

[15]蓖麻单株产量构成要素的主成分分析及综合评价. 张锡顺,肖植文,刘旭云,胡学礼,郭丽芬,杨谨,胡(尊)红. 2014

[16]不同灌水策略对夏玉米水分利用效率和产量构成要素的影响. 陈金平,王和洲,刘安能,丁大伟. 2017

[17]4个燕麦品种在江淮地区冬闲田的种子产量及产量构成要素研究. 徐智明,李争艳,朱德建,李岩,王霞霞,李杨. 2018

[18]不同施肥水平对杂交水稻产量构成要素及其稳定性的影响. 谢振宇,沈建凯,贺治洲,尹明,林秋云. 2016

[19]不同氮磷钾水平对夏大豆产量与品质的影响. 蒋龙刚,史建硕,郭丽,任燕利,潘丽佳,王丽英. 2023

[20]播期和播量对晋中盆地冬小麦产量及构成要素的影响. 张立生,温辉芹,裴自友,王宏兵,程天灵,李雪,朱玫,车丽,郝雅萍. 2018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