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室自繁大豆菌核萌发影响因素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李易初
作者: 李易初;孟庆林;石凤梅;马立功;刘佳;苏保华;于良斌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核盘菌;大豆;菌核萌发;人工繁育
期刊名称: 安徽农业科学
ISSN: 0517-6611
年卷期: 2024 年 52 卷 003 期
页码: 122-124
摘要: 采用人工繁育菌核进行萌发试验,研究人工繁育菌核与自然菌核萌发区别及培养时间、形成菌核的菌龄和保存方式对菌核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PDA平板培养菌核萌发时间较少,采集菌核萌发时间最长及萌发率最低;PDA平板15 d形成菌核萌发时间短,培养30和45 d菌核萌发时间无明显差异;不同菌龄形成菌核萌发无差异;繁育菌核直接培养萌发时间最短,干燥储存时间越长,后续萌发培养时间越长.
分类号: S435.651
- 相关文献
[1]内蒙古巴彦淖尔市向日葵菌核病的发生与防治. 赵廷昌,刘昌礼,刘慧忠. 2005
[2]核盘菌对大豆致病力差异与抗氧化酶系统酶活性的关系. 李易初,石凤梅,马立功,刘佳,孟庆林. 2021
[3]转盾壳霉Cmoxdc1基因增强大豆对菌核病抗性的研究. 杨静,赵倩倩,牛陆,张原宇,王义生,李海云,邢国杰,杨向东. 2020
[4]黑龙江省大豆菌核病菌生长特性及菌丝体亲和型测定. 张吉清,张学雷,肖炎农,王晓鸣,朱振东. 2013
[5]武夷菌素防治大豆菌核病的作用机制. 杨淼泠,谢家贝,鲁妍璇,施李鸣,张克诚,葛蓓孛. 2022
[6]大豆品种Maple Arrow耐菌核病生化机制. 吕春梅,赵月,赵雪,王强,孟宪新,魏淑红,韩英鹏,李文滨,张俊华. 2014
[7]大豆菌核病研究进展. 杨淼泠,张维,韦秋合,施李鸣,国圆,张克诚,葛蓓孛. 2021
[8]东北黑土区核盘菌对大豆寄主的破坏性研究. 张军政,杨谦,魏丹,杨雷,张喜林,陈雪莉. 2008
[9]辣椒白绢病菌的生物学和生态学特性. 燕嗣皇,陆德清. 1990
[10]小麦纹枯病菌对三唑酮不同敏感性菌株的生物学特性及对不同杀菌剂的敏感性. 徐建强,赵建江,胡雪涵,吴亚云,杨改凤,范倩倩. 2018
[11]科研硕果累累 质量数量获丰收. 徐竹青. 2005
[12]中国血竭基源植物的研究与利用. 郑道君,谢良商,王盈,张治礼,张文. 2009
[13]淡水鱼类人工繁育技术要点. 徐伟,耿龙武,姜海峰,李晨宇. 2018
[14]眼斑双锯鱼的人工繁育技术研究. 王斌,王士莉,杨爱国,陈超,李迪. 2010
[15]安徽土著鳜鱼规模化人工繁育关键技术研究. 季索菲,侯冠军,崔凯,呙明跃,胡玉婷,王利军,段国庆. 2019
[16]漠斑牙鲆生物学及人工繁育. 张玉勇,贾智英,李池陶,刘海金. 2006
[17]脊尾白虾全人工繁育技术初步研究. 梁俊平,李健,李吉涛,刘萍,刘德月,戴芳钰. 2017
[18]抗药性捕食螨人工繁育生产与桔园示范应. 冉春. 2014
[19]铜鱼属鱼类研究现状与展望. 葛玉双,程起群. 2021
[20]广东池塘培育四指马鲅亲鱼初次性成熟和苗种规模化繁育技术研究. 区又君,谢木娇,李加儿,温久福,周慧,刘奇奇. 2017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种植密度对云南省优质弱筋小麦新品种'云麦114'产量和品质性状影响的研究
作者:田景梅;刘佳;杨晓云;李绍祥;张翠萍;张林;刘琨;朱润云;丁明亮
关键词:’云麦114’;弱筋小麦;种植密度;产量性状;品质性状;茎蘖动态
-
分数阶微分数据变换在滨海盐渍土盐分反演中的适用性
作者:潘昊;陈诗扬;李祎森;李映祥;曹怀堂;刘佳
关键词:遥感;土壤含盐量;高光谱影像;分数阶微分数据变换;敏感波段;梯度提升机
-
基于改进UNet模型的核桃树枝条分叉点定位与修剪位置选择
作者:王志富;马文强;项斌斌;杨莉玲;沈晓贺;刘佳
关键词:图像处理;核桃;修剪;UNet模型;分叉点;定位
-
谷瘟病、谷锈病混合发生区的药剂防控与产量损失
作者:马继芳;王永芳;白辉;张梦雅;刘佳;李志勇;董志平
关键词:谷瘟病;谷锈病;混合发生;防控;产量损失
-
2个杏栽培品种需冷量差异的分子机制探索
作者:刘佳;黄大荣;尧美英;刘硕;张玉萍;张国薇
关键词:杏;全球变暖;低温需求;转录组测序;植物激素;转录后调控;耐寒性;差异表达基因;蛋白质去磷酸化;可变剪切
-
绿肥稻田土壤甲烷减排材料筛选及减排机制研究
作者:孙晋鑫;周国朋;马正波;梁婷;常单娜;刘佳;刘晗;曹卫东
关键词:绿肥;CH4;减排材料;产甲烷古菌;2-氯乙烷磺酸钠
-
杂交稻机械化制种研究现状分析
作者:丁勇;李子玉;李旭毅;欧阳裕元;朱从桦;刘佳
关键词:杂交水稻;制种;机械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