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育PEPC基因的杂交水稻的光合生理特性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李霞

作者: 李霞;焦德茂;戴传超;王守海;吴爽;李成荃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水稻;PEPC基因;高光效育种;光合生理特性

期刊名称: 作物学报

ISSN: 0496-3490

年卷期: 2001 年 27 卷 02 期

页码: 137-143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用高表达的转 PEPC基因水稻 HPTER- 0 1作父本 ,与水稻不育系培矮 6 4 S、 2 9130 S、 70 0 1S以及恢复系 512 9、 4 37进行杂交 ,获得 50 5株后代材料 ,鉴定出 4 2株高 PEPC活性和高光合效率的植株。与其母本相比 ,这些材料的 PEPC活性和净光合速率 (Pn)提高 ,CO2 补偿点降低 ,且 Pn 和 PEPC活性呈正相关 ,r=0 .6 6 6 0 * *。从光合日变化上看 ,转育水稻一天中不同时间的光合速率均显著高于其母本 ,特别中午光合光抑制较轻。从光—光合曲线看 ,其量子效率和饱和光合速率亦显著高于其母本。证明通过杂交可以将转 PEPC基因水稻的高光效特性传递到杂种稻的不育系和恢复系中去 ,为常规育种和生物技术相结合的高光效杂种稻的选育提供了依据。

分类号: S511

  • 相关文献

[1]转pepc基因水稻的选育. 李霞,吴爽,焦德茂,王守海,李成荃,古森本. 2001

[2]干旱胁迫下表观遗传机制对转C4型PEPC基因水稻种子萌发的影响. 宋凝曦,谢寅峰,李霞. 2020

[3]玉米PEPC基因和抗白叶枯病基因Xa25的水稻聚合育种. 高东迎,郭士伟,何冰,张彦,焦德茂. 2006

[4]转玉米PEPC基因水稻的农艺性状及生理特性. 李霞,焦德茂,刘蔚,周月兰. 2007

[5]高光效转玉米PEPC基因水稻激素含量与产量的关系. 李霞,任承钢,王满,龚林杰,刘蔚,曹昆,王超,丛伟,周月兰. 2010

[6]转玉米PEPC基因水稻株系JAAS45的选育路径与技术. 李霞,高东迎,迟伟,张云华,周月兰,焦德茂. 2005

[7]玉米PEPC基因和抗白叶枯病基因Xα25的水稻聚合育种. 高东迎,郭士伟,何冰,张彦,焦德茂. 2006

[8]不同测定环境条件下转PEPC基因水稻及杂交后代光合特性的比较. 王超,李霞,蔡庆生. 2008

[9]水稻关键光合功能因子及高光效育种途径刍议. 唐海燕,袁定阳,谭炎宁,易自力. 2008

[10]水稻高光效育种研究进展及展望. 蔡耀辉,李永辉,邱箭,颜龙安,詹国兴,毛凌华,颜满莲. 2009

[11]光氧化和遮荫条件下水稻的光合生理特性的品种差异. 李霞,严建民,季本华,焦德茂. 1999

[12]转pepc基因籼稻恢复系“N175”产量相关性状分析. 马宏敏. 2014

[13]籽粒苋PEPC基因密码子使用偏性特征分析. 冯瑞云,闫建俊,侯雅静,雷梦林,郝雅萍,王慧杰,白云凤. 2018

[14]玉米C_4型pepc基因的分子克隆及其在小麦的转基因研究. 陈绪清,张晓东,梁荣奇,张立全,杨凤萍,曹鸣庆. 2004

[15]转甘蔗pepc基因籼稻恢复系N175的遗传学分析. 张建福,孙亚萍,马宏敏,王乌齐,朱永生,蔡秋华,王颖妲,张木清,谢华安. 2009

[16]花生PEPC基因反义表达载体构建及对花生的遗传转化. 潘丽娟,迟晓元,陈娜,陈明娜,王通,王冕,杨珍,禹山林. 2013

[17]转玉米C_4型高光效pepc基因小麦的分子特征及光合特性研究. 张建红,许为钢,王会伟,李艳,胡琳. 2012

[18]木薯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化酶基因全长cDNA克隆及表达分析. 张杨,陈新,卢诚,王文泉. 2012

[19]转ZmPEPC与ZmPPDK基因拟南芥对干旱胁迫的反应. 杜西河,许为钢,胡琳,张磊,李艳,齐学礼,王会伟,王玉民. 2013

[20]大豆资源光合气体交换参数的变异. 印志同,孟凡凡,宋海娜,刘春英,喻德跃. 200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