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关中麦区小麦品种产量及其构成的演变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王成社
作者: 王成社;刘录祥;谢彦周;许喜堂;魏红升;张小燕
作者机构:
关键词: 陕西关中;小麦;育种;产量及其构成;演变
期刊名称: 麦类作物学报
ISSN: 1009-1041
年卷期: 2018 年 09 期
页码: 1080-1083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了探寻进一步提高陕西小麦育种产量水平的途径,以关中地区1942-2013年年推广面积在33.3万hm~2的代表性品种为对象,对其株高、产量、穗数、穗粒重、穗粒数、千粒重等性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关中地区自1942年以来选育的小麦品种产量水平逐渐提高,产量从1 875kg·hm~(-2)上升到8 250kg·hm~(-2),增加了3.40倍;每公顷穗数从390万提高到645万,增加了0.65倍;穗粒重从0.95g提高到1.40g,增加了0.47倍;穗粒数的波动比较大,趋势不明显;千粒重整体上呈上升的趋势;株高从130cm降低到78cm,下降了40%。因此,建议陕西小麦未来高产育种应在稳定单位面积穗数的基础上进一步增加穗粒数和千粒重,以通过提升单穗生产力来实现增产。
分类号: S512.1
- 相关文献
[1]江苏淮南地区小麦品种现状分析与育种策略探讨. 姚国才,姚金保,杨学明,郭世平,金德洲,钱存鸣,周朝飞. 2001
[2]近60年黄淮麦区冬小麦育种技术演变. 林作楫,揭声慧,雷振生,吴政卿,杨会民. 2012
[3]山西省近二十年审定小麦品种的农艺和品质性状变化. 马小飞,李竹梅,王敏,曹勇,李晓丽,姜兰芳,郝建宇,张定一,姬虎太. 2020
[4]安徽省小麦品种演变分析. 张平治,徐继萍,范荣喜,夏献锋,万映秀,曹文昕. 2009
[5]世界小麦贸易格局及演变分析. 阴姿琦,吴建寨,张晶,丁娇娇,周向阳,曹姗姗,沈辰. 2021
[6]长江中下游近10年冬小麦区试主要农艺性状演变分析. 温明星,李东升,陈琛,郭瑞,姚维成,申雪懿,刘家俊,邓垚. 2022
[7]90年代江苏淮南小麦产量性状演变及品质分析. 姚国才,姚金保,杨学明,黄胜东,钱存鸣,周朝飞,金德洲. 2000
[8]山东省近年来审定小麦品种农艺和品质性状演变分析. 宋健民,戴双,李豪圣,程敦公,刘爱峰,曹新有,刘建军,赵振东. 2013
[9]东北春麦区小麦育种50年 Ⅱ.小麦品种的演变及其系谱. 祁适雨,肖步阳,王进先,辛文利. 2003
[10]不同地力下基蘖肥运筹比例对水稻产量及氮肥吸收利用的影响. 范立慧,徐珊珊,侯朋福,薛利红,李刚华,丁艳锋,杨林章. 2016
[11]江苏淮阴地区小麦育种目标的制定与实践. 张进成,夏中华,丁雪蕙,顾正中,刘友华,孙苏阳. 2000
[12]加拿大小麦育种概况. 谢俊良,陈秀敏. 1997
[13]徐州系列小麦品种系谱分析及超高产育种方法研究. 刘世来,陈荣振,冯国华,王奎荣,王来花,刘东涛. 2002
[14]农业结构调整中的南方小麦育种. 程顺和,吕国锋,张伯桥,吴宏亚,陆成彬. 2003
[15]小麦籽粒产量主要性状的遗传分析. 孙智开,王石惠,钟太秀. 1988
[16]论贵州小麦近代育种目标及战略. 孙智开. 1993
[17]小麦抗赤霉病研究进展. 温明星,陈爱大,杨红福,曲朝喜. 2012
[18]小麦育种技术研究进展. 温明星,陈爱大,杨红福,曲朝喜. 2011
[19]陇鉴196选育技术途径及推广经验. 张国宏,雍致明. 1997
[20]镇麦系列小麦品种育种实践及探讨. 温明星,李东升,曲朝喜,陈爱大. 2013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农业植物园旅游新业态开发的思考
作者:欧阳欢;张小燕;陈影霞;江杨
关键词:农业;植物园;旅游新业态;产业开发
-
技术转移人才培养体系构建与实践研究
作者:张小燕;欧阳欢;廖子荣;张以山;林培群;周雄
关键词:技术转移;人才培养;体系构建
-
不同包装方式对畜禽肉保鲜效果影响的研究进展
作者:唐修君;樊艳凤;贾晓旭;马丽娜;葛庆联;唐梦君;张小燕;高玉时
关键词:包装方式;畜禽肉;货架期;保鲜
-
夏大豆新品种华豆22的选育及配套栽培技术
作者:续新艳;钱振亚;李继存;张小燕
关键词:夏大豆;华豆22;选育;栽培技术
-
果园间作大豆模式思考
作者:秦旭;张淑娟;李国栋;张伟;张小燕;高文胜
关键词:果园间作;大豆;模式
-
我国小麦产业科技创新发展现状与展望
作者:刘录祥
关键词:小麦产业;科技创新;科技研发;发展现状;展望
-
关于云南富宁县八角产业发展的建议
作者:张小燕;丰明
关键词:八角;产业;发展;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