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防治抽条保护性材料筛选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王鑫
作者: 王鑫;牟德生;金娜;何彩;郭艳兰;李红旭;赵连鑫;董存元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梨;抽条;保护性材料
期刊名称: 西北农业学报
ISSN: 1004-1389
年卷期: 2020 年 29 卷 011 期
页码: 1660-1665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以'早酥'和'黄冠'为试材,选择9种保护性材料,研究不同保护性材料对梨1 a生枝条失水、抽条和发芽的影响,筛选出防止梨树抽条效果好的保护性材料.结果 显示:(1)不同保护性材料均能降低梨1 a生枝条失水量.'早酥'石硫合剂、液态地膜、N-羟甲基丙烯酰胺和黄腐酸处理失水量分别低于对照23, 55%、12.36%、11.55%和9.30%.'黄冠'液态地膜、石硫合剂、N-羟甲基丙烯酰胺、羧甲基纤维素、腐殖酸钠、黄腐酸和腐殖酸铜处理失水量分别较对照低17.62%和17.47%、16.36%、14.94%、14.27%、12.28%和12.09%.(2)不同保护性材料均能降低抽条指数.'早酥'石硫合剂、液态地膜、N-羟甲基丙烯酰胺和腐殖酸铜处理抽条指数分别比对照低30.42%、26.08%、21.73%和21.73%.'黄冠'液态地膜、石硫合剂、羧甲基纤维素、N-羟甲基丙烯酰胺和腐殖酸钠处理抽条指数分别比对照低39.28%、35.71%、28.58%、28.57%和21.43%.(3)N-羟甲基丙烯酰胺对'早酥'和'黄冠'1a生枝条发芽率与对照相比分别降低46.3%和26.8%.其他处理与对照发芽率差异不显著.可见,不同保护性材料均能减少梨1 a生枝条水分散失,降低抽条指数,其中石硫合剂和液态地膜效果最好,其次是羧甲基纤维素、腐殖酸钠、腐殖酸铜和黄腐酸.
分类号: S661.2
- 相关文献
[1]矮化中间砧(GM_(256))金红苹果幼树抽条调查. 郭金丽,张玉兰,张建宁,张志友,刘悦萍,常牧民,李实. 2003
[2]不同砧穗组合甜樱桃抗抽条特性调查及防抽条试验研究. 杨丽芳,刘景超,王艳婕,胡忠惠. 2012
[3]2008年辽宁庄河蓝莓抽条危害调查. 魏永祥,杨玉春,王兴东,魏鑫,刘齐,孙斌. 2010
[4]不同平欧杂种榛品种越冬期间1年生枝条水分变化与抽条的关系. 梁锁兴,侯东梅,席海源,张明丽,孟庆仙. 2019
[5]葡萄越冬期间枝条水分含量变化的研究. 张国军,闫爱玲,徐海英. 2007
[6]不同越冬处理对苹果幼树抽条和黄酮质量分数的影响. 刘小勇,张坤,沈宝云,牛济军,董铁,张辉元,王发林. 2012
[7]生草苹果园抽条原因探讨及防控技术研究. 李壮,厉恩茂,李敏,张彦昌,刘尚涛,程存刚. 2012
[8]苹果越冬抽条问题与防御(三). 朱佳满. 1997
[9]塑料大棚梨叶片黄化症的诊断与防治探讨. 王涛,冯先桔,陈伟立,林媚,王燕斌. 2008
[10]吉林省梨园主要病虫害综合防治历. 高玉江,郑亚杰,张凌. 2000
[11]不同果袋对梨果实外观品质的影响. 沙守峰,李俊才,刘成,王家珍,蔡忠民,李宏军,于年文. 2009
[12]植物生长调节剂在梨树上的应用. 沙守峰,李俊才,刘成,王家珍,蔡忠民. 2005
[13]不同果袋对梨果实重量的影响. 沙守峰,李俊才,王家珍,蔡忠民,李宏军,于年文. 2009
[14]秋子梨花粉生活力初探. 高涵,徐铭,王崇,刘晶. 2010
[15]切割苹果、梨抗褐变保鲜技术. 林晓姿,何志刚,李维新,陆东和. 2005
[16]浙江省农科院大豆、梨、水稻新品种介绍. 梁森苗. 2004
[17]梨矮化砧木研究进展. 蔡忠民,李俊才,王家珍,沙守峰,李宏军. 2013
[18]江西早熟梨新发病害——胴枯病及其综合防控措施. 黄冬华,周超华,徐雷,谢杰. 2014
[19]2012年新西兰苹果及梨产销情况. 董朝菊. 2013
[20]若干梨品种在南疆地区的引种表现初报. 樊国全,何天明. 2016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秋月梨在甘肃景泰的引种表现及配套栽培技术要点
作者:王玮;赵明新;曹素芳;曹刚;毕淑海;党兆霞;李红旭
关键词:秋月梨;引种;栽培技术;甘肃景泰
-
碳中和背景下日本绿色食品系统战略:实施路径与镜鉴
作者:王鑫;耿昕;夏英
关键词:碳中和;绿色可持续发展;日本;比较分析
-
早酥梨不同树形冠层内光照分布对果实品质的影响
作者:唐小刚;赵明新;曹继礼;曹刚;王玮;曹素芳;李红旭
关键词:早酥梨;树形;光照分布;果实品质
-
甘肃省梨白粉病发生和防治现状调查
作者:曹素芳;曹继礼;丁辉;朱少聪;曹刚;陈龙;田靖;赵明新;王玮;李红旭
关键词:梨白粉病;病害发生;防治情况;调查
-
缬草烯酸对犊牛血液生理生化及肠道微生物的影响
作者:姜玲玲;冉江;罗文菊;周景瑞;王鑫;余波
关键词:缬草(Valeriana officinalis L.);缬草烯酸;血液生理;血清生化;微生物
-
新栽培模式下梨树腐烂病和白粉病发生情况研究
作者:曹素芳;曹继礼;赵明新;曹刚;王玮;李红旭
关键词:梨;新栽培模式;腐烂病;白粉病;发生情况
-
熏蒸剂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作者:刘静怡;王鑫;李园;方文生;曹坳程;颜冬冬;王秋霞
关键词:熏蒸剂;土壤熏蒸;仓储熏蒸;作用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