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肤通乳散治疗奶牛乳房炎临床疗效及作用靶点预测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白东东

作者: 白东东;李新圃;杨峰;罗金印;王旭荣;李宏胜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地肤通乳散;奶牛乳房炎;抗菌活性;临床疗效;作用机制

期刊名称: 浙江农业学报

ISSN: 1004-1524

年卷期: 2019 年 005 期

页码: 730-736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探讨地肤通乳散治疗奶牛乳房炎的临床效果、抗菌活性及作用机制,先利用微量肉汤法测定地肤通乳散对奶牛乳房炎主要病原菌体外抗菌活性,再对患有乳房炎的奶牛进行治疗,观察治愈率和有效率,最后利用BATMAN、STRING、Cytoscape等数据库及软件对地肤通乳散治疗奶牛乳房炎作用靶点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地肤通乳散对无乳链球菌抑制、杀灭浓度均为1.52 mg·mL-1;对大肠埃希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最小抑制浓度为25 mg·mL-1,最小杀菌浓度是最小抑制浓度的2倍;对奶牛乳房炎的治愈率为63.16%,有效率可达89.47%.地肤通乳散中共筛选得到21个活性化合物,对应靶点173个,枢纽靶点5个.上述结果说明,地肤通乳散对奶牛乳房炎主要病原菌体外抗菌活性较高,临床疗效确切,可能主要通过枢纽靶点5′-核苷酸酶、白介素-8、雌激素受体1、磷脂酰肌醇-4,5-二磷酸3-激酶催化亚基α和磷脂酰肌醇-4,5-二磷酸3-激酶催化亚基β作用于肿瘤坏死因子、Janus激酶2、Toll样受体4、原癌基因RelA、NF-κB亚基和趋化因子CXCL12来治疗奶牛乳房炎.

分类号: S858.23

  • 相关文献

[1]中药对奶牛乳房炎6种主要病原菌的体外抗菌活性筛选试验. 白东东,李新圃,杨峰,罗金印,李宏胜. 2019

[2]中药治疗奶牛乳房炎临床效果及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白东东,李新圃,杨峰,罗金印,王旭荣,王丹,张亚茹,李宏胜. 2018

[3]奶牛乳房炎防治及中兽药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牟小青,尚立宏,杨峰,丁学智,杨雅媛,武小虎,吕亚楠,武凡琳,李宏胜,梁斌. 2024

[4]抗菌肽的研究进展. 曲朝杰,苗向阳,朱瑞良,张鑫. 2009

[5]小麦根部内生细菌ZY-1对小麦白粉菌的抑菌活性及拮抗机理. 龚双军,向礼波,薛敏峰,张学江,史文琦,曾凡松,汪华,杨立军,喻大昭. 2016

[6]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探究莱菔子的抗菌作用机制. 李春晓,范秋雨,王秀敏. 2023

[7]壳聚糖抗微生物活性的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制. 孙铭维,童津津,蒋林树,熊本海. 2018

[8]噁唑烷酮类抗菌药研究进展. 李晓婷,张继瑜. 2019

[9]复方磺胺间甲氧嘧啶研究进展. 陆林林,王娟,李江,于方凌,周雅馨,李杰航,程富胜,张继瑜. 2025

[10]头孢洛宁乳房注入剂(干乳期)对干乳期奶牛乳房炎的预防和疗效观察. 冯言言,孔梅,孟芳,郑莉,林红,李龙飞,田振平,刘义明,吴连勇. 2019

[11]中医利水法联合卡托普利治疗高血压随机对照临床研究. 赵洁萍. 2012

[12]靶向药物治疗特发性肺动脉高压的有效性和安全性meta分析. 袁文静,况虹宇,吕铁伟. 2020

[13]泰地罗新注射液治疗猪呼吸道疾病临床疗效试验. 李龙飞,孔梅,郑莉,冯言言,常雪,崔进,吴连勇,刘义明. 2021

[14]丙酸氟替卡松、孟鲁斯特钠、酮替芬治疗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临床疗效观察. 朱晓弘,涂金伟,代继宏. 2019

[15]Selexipag治疗肺动脉高压疗效性及安全性的Meta分析. 周艳奇,余更生. 2020

[16]复方阿莫西林乳房注入剂对临床型奶牛乳房炎的治疗效果. 隋国燕,李世宏,秦哲,陈长青,崔小七,周衡,张财祯,朱新荣,李剑勇,唐峰. 2021

[17]抗生素安全使用的复杂性科学探讨. 罗超应,李锦宇,王贵波,辛蕊华,罗永江,谢家声,郑继方. 2014

[18]盐酸头孢噻呋注射液治疗奶牛产后子宫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冯言言,刘义明,郑莉,林红,孟芳,孔梅,吴连勇,李秀波. 2016

[19]国产克洛素隆驱除山羊肝片吸虫的临床试验. 胡振英,罗超应,尚若峰,李树荣,郑继方,梁纪兰,罗永江,张新国,史彦斌,崔颖,马乃祥,李军. 2004

[20]复方中药制剂对人工感染小鹅瘟病毒的临床治疗试验. 范建华,金波,邢伟杰,蒋一秀,窦新红. 2017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