豌豆蚜在6个不同抗性苜蓿品种上取食行为的EPG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魏淑花

作者: 魏淑花;曹春婧;朱小芳;张蓉;王颖

作者机构:

关键词: 苜蓿蚜虫;刺吸式昆虫;抗性水平;刺吸取食;刺探电位图谱;抗蚜机制

期刊名称: 草业科学

ISSN: 1001-0629

年卷期: 2017 年 12 期

页码: 2569-2574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应用刺探电位图谱(electrical penetration graph,EPG)技术研究了豌豆蚜(Acyrthosiphon pisum)在6个不同抗蚜苜蓿(Medicago sativa)品种上的取食行为及不同苜蓿品种的抗蚜机制。结果表明,豌豆蚜在刺吸取食不同抗性苜蓿品种的过程中,均产生8种波形,8种波形在6个苜蓿品种上持续的时间分别不同。与苜蓿品种抗性有关的是豌豆蚜在苜蓿品种韧皮部刺探取食过程中产生韧皮部分泌唾液波(El波)持续的时间,在6个不同抗蚜苜蓿品种上刺吸取食过程中产生E1波持续时间差异显著(P<0.05),抗性越强的苜蓿品种,E1波持续时间越长,在抗性品种MF4020上持续时间最长,为36.8min,在低抗性品种巨能牧歌37CR持续时间最短,为1.50min。本研究从电生理方面进一步说明了不同苜蓿品种的抗蚜机制,从而为苜蓿品种抗蚜育种提供了科学依据。

分类号: S435.4

  • 相关文献

[1]昆虫刺探电位图谱(EPG)技术在茶树抗刺吸式口器害虫研究中的应用. 金珊,孙晓玲,陈宗懋,肖斌,高宇,边磊,罗宗秀,张正群. 2012

[2]紫花苜蓿田苜蓿蚜虫诱集技术优化. 乔浪,韩海斌,王振,张志强,魏淑花,倪鹏,邢丽伟,谭瑶. 2024

[3]基于刺探电位图谱的石蒜绵粉蚧在2种植物上的取食行为研究. 黄芳,吴志毅,吕要斌,张红英,张文俊. 2021

[4]转换寄主前后扶桑绵粉蚧取食行为的EPG分析. 黄芳,王飞飞,张治军,郦卫弟,吕要斌. 2014

[5]50g/L双丙环虫酯可分散液剂对烟蚜的防治效果. 侯园园,徐传涛,王秀芳,纪桂霞,徐蓬军,邓海滨,任广伟. 2023

[6]基于EPG分析无翅型和有翅型柑橘蚜虫的取食行为. 赵如娜,何应琴,鲁卓越,陈文龙,王雪峰,周常勇. 2018

[7]E型麦二叉蚜在不同抗性表型燕麦上的取食行为. 郭建国,袁伟宁,周天旺,张新瑞,贺春贵,赵桂琴,张宗文. 2017

[8]水杨酸信号路径在调控入侵生物烟粉虱诱导植物间接防御中的作用. 俞晓平,何瑜晨,郦卫弟,赵婵,赵昭,张蓬军. 2017

[9]刺吸式昆虫次生内共生菌的研究进展. 张毅波,张婧,郭建洋,郭建英,刘怀,万方浩. 2016

[10]唾液成分在刺吸式昆虫与植物关系中的作用. 刘万学,万方浩. 2008

[11]韧皮部取食昆虫诱导的植物防御反应. 严盈,彭露,郭建洋,万方浩. 2012

[12]EPG技术在昆虫学研究中的应用及进展. 罗晨,岳梅,徐洪富,张芝利. 2005

[13]病毒-植物互作对介体昆虫生物学特性的影响. 关桂静,赵恒燕,王洪苏,刘金香. 2017

[14]一种烟粉虱成虫唾液酶鉴定与活性分析的方法. 严盈,万方浩,王进军. 2010

[15]定量研究刺吸式昆虫取食行为的有效方法——电子取食监测仪的原理和应用技术. 陈建明,俞晓平,程家安,吕仲贤,郑许松,徐红星. 2002

[16]植食性昆虫利用唾液腺适应寄主植物防御机制研究进展. 张海霞,陈利民,李晓维,王亚如,吕要斌,侯有明. 2024

[17]贵州省稻瘟病菌对三环唑的抗药性监测. 何海永,谭清群,杨学辉,陈小均,吴石平,王莉爽,袁洁. 2012

[18]不同生态区域转基因抗虫棉抗棉铃虫水平波动度研究. 柏立新,许乃银,邹奎,肖留斌,刘艳青,孙厚俊. 2007

[19]山东省小麦田大穗看麦娘抗性水平、靶标抗性机理及田间防除效果测定. 高兴祥,李健,张悦丽,李美,房锋. 2020

[20]4种稗属杂草对二氯喹啉酸等常用除稗剂的抗药性. 谷涛,李永丰,杨霞,张自常,曹晶晶,杨倩. 201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