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茎泽兰中活性成分杜松烷倍半萜对小鼠肝毒性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欧阳灿彬

作者: 曹坳程;刘晓漫;白洁;李园;王秋霞;颜冬冬;毛连纲;郭美霞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紫茎泽兰;倍半萜;肝毒性;组织病理学

期刊名称: 2014年中国植物保护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

ISSN:

年卷期: 2014 年

页码: 1

收录情况: CSCD

摘要: 本文以恶性入侵杂草紫茎泽兰为研究对象,首次对紫茎泽兰中活性倍半萜化合物2-脱氧-2-乙酰氧基-9-羰基泽兰酮(DAOA),9-羰基-泽兰酮(OA)和9-羰基-10,11去氢泽兰酮(ODA)进行急性和亚急性毒性研究。三种化合物DAOA,OA和ODA对小鼠雄鼠的半数致死剂量(LD_(50))分别为926mg/kg,1470mg/kg,1470mg/kg体重。3种杜松烷骨架的倍半萜表现相似的毒性作用和不同的毒力,表明了不同的分子机制。DAOA的毒性最大,会导致小鼠皮肤,耳廓,爪子显著黄染。血常规及血液生化学指标检查结果显示,3种倍半萜对小鼠毒性作用的靶器官为肝、胆、胸腺和脾脏。连续给药(75~3...

分类号:

  • 相关文献

[1]纳米铜对大鼠肝毒性相关蛋白磷脂酰乙醇胺结合蛋白I(PEBP1)的分离鉴定及生物信息学分析. 高昭辉,薛慧文,荔霞,董书伟,申小云. 2013

[2]纳米铜对大鼠肝脏毒性相关蛋白过氧化氢酶的分离鉴定及生物信息学分析. 董书伟,高昭辉,申小云,薛慧文,荔霞. 2012

[3]多溴联苯醚在肝脏中的残留代谢及毒性作用研究进展. 杨翼,饶钦雄,孙诗谣,徐静茹,赵志辉,杨俊花,主性. 2022

[4]栀子苷对双酚A致鲤鱼肝毒性的保护作用. 顾郑琰,贾睿,何勤,曹丽萍,杜金梁,徐跑,殷国俊. 2021

[5]纳米铜对大鼠肝毒性相关蛋白磷脂酰乙醇胺结合蛋白1(PEBP1)的分离鉴定及生物信息学分析. 高昭辉,薛慧文,荔霞,董书伟,申小云. 2013

[6]咸丰白术挥发油的化学成分分析. 黄东海,周大寨,王华,穆森,罗倩,邹黄平,何美军. 2020

[7]倍半萜类化合物的抑菌活性测定. 张向才,郭美霞,王民,史雷,涂永强. 2005

[8]金钗石斛中一个新的木防己毒烷型倍半萜. 杜国鑫,蔡彩虹,夏益华,黄圣卓,梅文莉,戴好富,陈惠琴. 2024

[9]两种不同结香时间的栽培奇楠沉香化学成分研究. 陈乐瑶,王雅丽,杨锦玲,阳辛凤,戴好富,梅文莉,陈惠琴. 2022

[10]柯拉斯那沉香的倍半萜类化学成分研究. 康科星,戴好富,王佩,孔凡栋,周丽曼,董文化,朱国鹏,梅文莉. 2017

[11]降香化学成分研究. 焦莹莹,梅文莉,戴好富,陈惠琴,袁靖喆,曲有乐,王昊. 2022

[12]多形炭角菌Xylaria polymorpha菌丝发酵的次级代谢产物研究. 杨宁宁,孔凡栋,马青云,黄圣卓,罗都强,周丽曼,戴好富,郁志芳,赵友兴. 2017

[13]五批国产沉香挥发性成分的GC-MS分析. 梅文莉,曾艳波,刘俊,戴好富. 2007

[14]红土沉香的化学成分及其抗炎活性研究. 刘园园,王昊,李薇,梅文莉,米承能,魏艳梅,戴好富,姜北. 2021

[15]肿柄菊中倍半萜类化合物对番茄斑萎病毒的抑制活性分析. 赵立华,董家红,苏晓霞,李顺林,张洁,徐弢,周晓吉,张仲凯,陈海如. 2017

[16]柯拉斯那沉香的化学成分研究. 吴亚丽,李薇,王昊,梅文莉,盖翠娟,董文化,陈志宝,戴好富. 2020

[17]白木香AsFPS2基因的克隆与表达分析. 李荣双,朱家红,丁旭坡,梅文莉,彭世清,陈志宝,戴好富. 2021

[18]柳叶拟沉香中倍半萜类化合物的研究. 陈惠琴,郭丰娟,蔡彩虹,董文化,王昊,李薇,梅文莉,戴好富. 2019

[19]人工打洞沉香中1个新的倍半萜. 邝彤东,陈惠琴,李薇,杨锦玲,周丽曼,蔡彩虹,董文化,梅文莉,戴好富. 2017

[20]栽培奇楠沉香精油中致香成分的GC-MS分析. 王雅丽,李薇,曾军,董文化,戴好富,梅文莉. 202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