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组多子小瓜虫抑动抗原ISCOMs制备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柯翎
作者: 柯翎;陈如敬;刘晓东;杨金先;龚晖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小瓜虫;抑动抗原;免疫复合刺激物
期刊名称: 中国水产科学
ISSN: 1005-8737
年卷期: 2011 年 18 卷 04 期
页码: 924-928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提取表达于四膜虫(Tetrahymena thermophila)细胞膜表面的多子小瓜虫抑动抗原。通过Western Blotting证实重组多子小瓜虫抑动抗原约为35.7 kD,其免疫原性与多子小瓜虫抑动抗原相似。以Quil-A作为佐剂,采用离心、超声波和透析等方法制备小瓜虫抑动抗原免疫刺激复合物(Iag-ISCOMs)。电镜观察可见Iag-ISCOMs经磷钨酸负染后呈直径30~40 nm的笼格状结构。免疫和攻毒试验证实Iag-ISCOMs对鳗鲡具有一定保护能力,攻毒后存活率达71.4%,对照组存活率为43.9%,结果表明,本实验成功制备了具有一定免疫原性的Iag-ISCOMs。
分类号: S941
- 相关文献
[1]小瓜虫抑动抗原研究综述. 柯翎,刘晓东,陈如敬,杨金先. 2007
[2]重组小瓜虫抑动抗原表达产物的纯化及其免疫学特性分析. 柯翎,陈如敬,杨金先,陈强,刘晓东,龚晖. 2008
[3]刺激隐核虫抑动抗原生物学信息及抗原特性分析. 柯翎,池洪树,龚晖. 2014
[4]小瓜虫侵染澳洲龙纹斑鳃的扫描电镜观察. 任丽花,罗钦,刘洋,饶秋华,黄敏敏,翁伯琦,罗土炎. 2018
[5]大西洋鲑稚鱼(Oncorhynchus solar)小瓜虫病(Lchthyophthirius filiis)的防治试验. 王丙乾,李永发,贾忠贺. 2001
[6]简并PCR扩增小瓜虫抑动抗原基因的ORF. 杨金先,陈强,刘晓东,林天龙,Theodore G.Clark. 2004
[7]不同药物对澳洲龙纹斑幼鱼小瓜虫病的治疗效果. 罗土炎,罗钦,饶秋华,涂杰峰,林虬,刘洋,于凯,翁伯琦. 2016
[8]扁吻鱼鱼苗寄生虫病防治试验. 马燕武,任波,张人铭,吐尔逊,任慕莲,阿不都,艾则孜,刘宇,郭焱. 2006
[9]小瓜虫在澳洲龙纹斑鳃器官上的分布及其影响. 任丽花,罗土炎,刘洋,罗钦,饶秋华,翁伯琦. 2018
[10]过氧乙酸对小瓜虫幼虫和包囊的杀灭效果. 赵飞,韩刚,谭爱萍,姜兰. 2012
[11]小瓜虫对澳洲龙纹斑不同生长阶段苗种的感染与致病性研究. 罗钦,饶秋华,李巍,涂杰峰,罗土炎,翁伯琦. 2017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pAPN过表达Vero细胞系构建及其对PEDV复制的影响
作者:陈秋勇;孙志华;陈如敬;吴学敏;吴仁杰;丘镜莉;何冰;刘玉涛;王隆柏;周伦江
关键词:猪流行性腹泻病毒;猪氨基肽酶;病毒增殖;非洲绿猴肾细胞
-
绿鳍马面鲀肝脏营养成分及重金属含量分析与评价
作者:张子阳;成永旭;柯翎;边力;李凤辉;常青;潘鲁莹;朱金超;吴丹;陈四清
关键词:绿鳍马面鲀;肝脏;营养;分析
-
鳗鲡疱疹病毒实时荧光重组酶辅助扩增(RAA)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应用
作者:陈曦;杨金先;葛均青
关键词:鳗鲡疱疹病毒(AngHV);实时荧光RAA;快速检测
-
全球淡水水产养殖概况及发展方向
作者:陈昕;雷松波;钟鲁龙;张凤霞;陈铖;柯翎
关键词:全球;淡水;水产养殖;渔业;现状
-
绿鳍马面鲀雌雄性腺转录组比较分析
作者:吴丹;陈四清;柯翎;张子阳;朱金超;潘鲁莹;李凤辉;徐荣静;彭立成;边力
关键词:绿鳍马面鲀;转录组;性腺;差异表达基因
-
美洲鳗鲡腺瘤病毒(AEAdoV)普通PCR和SYBR Green I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应用
作者:孔文迪;陈曦;杨金先;葛均青
关键词:美洲鳗鲡腺瘤病毒(AEAdoV);普通PCR;荧光定量PCR;SYBR GreenⅠ;检测方法
-
流式细胞仪在大白菜倍性育种中的应用
作者:孟川;王清凤;吴芳;马蕾;牟金贵;王玉海;王明秋;刘晓东
关键词:大白菜;流式细胞仪;四倍体;子叶期;倍性鉴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