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传学实验”教学改革思考与探索——以蚕学专业为例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孙霞
作者: 孙霞;秦笙;王学杨;李木旺
作者机构:
关键词: 遗传学实验;蚕学专业;教学方式;创新能力
期刊名称: 教书育人(高教论坛)
ISSN: 1008-2549
年卷期: 2019 年 24 期
页码: 102-103
摘要: 遗传学是生物类、农学类专业的重要专业基础课程,遗传学实验是让这些专业学生更好掌握和理解遗传学基本理论的重要实验课程。本文总结了在遗传学实验这一既传统经典又发展迅速的实验课程与蚕学专业相结合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让学生不仅能够加深对遗传学基本理论知识的理解,更能让学生在养蚕基地这一开放的教学课堂中学到更多的与本专业相关的实践知识,最终达成预期的教学效果。
分类号: S882-4`G642.0
- 相关文献
[1]遗传学实验教学改革思考与探索-以蚕学专业为例. 孙霞,秦笙,王学杨,李木旺. 2019
[2]蚕学专业本硕一体化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 邵颖,王卉平,王学杨,盛晟. 2019
[3]模式生物拟南芥在遗传学实验模块教学中的应用. 孟凡娟,张秀丽,王爱芝,王冠,刘建新. 2019
[4]草类植物种子学实验课大实验模式设计与实践. 韩云华,胡小文,刘亚洁,余玲,王彦荣. 2025
[5]以创新团队为导向的科技创新管理体系浅析. 董文琦,岳增良. 2012
[6]区域经济与区域创新能力的耦合性研究及对贵州农业发展的建议. 张建. 2009
[7]关于农业科研创新团队建设的思考. 付鑫锋,梁霞丽. 2015
[8]提高科研单位研究室创新能力的途径与对策研究. 张凤莲,董文琦,岳增良. 2010
[9]农业技术创新主体的界定与特点分析. 白献晓,薛喜梅. 2003
[10]科研单位青年学术论坛建设研究——以中国水稻研究所为例. 曹国强,苏岩. 2014
[11]提升江苏农业科技创新能力的政策建议. 刘华周,郑建初,黄俊. 2005
[12]省级农业科研院(所)项目组可持续发展问题探析. 张振华,黄俊,李国锋. 2013
[13]农业科研单位创新人才队伍建设的实践与探索——以河南省农业科学院人才队伍建设为例. 罗鹏,邹庆鹏,刘康峰,陈琼,孙虎. 2015
[14]河北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基本状况分析. 张贯生,李磊,王慧军. 2008
[15]为关注投资种业股的老板建言. 佟屏亚. 2011
[16]我国农业科技园区创新能力评价指标及模型研究. 刘丽红,李瑾. 2015
[17]天津市农业企业技术创新问题探讨. 宋建辉. 2017
[18]提升我国农业科技创新能力的思考. 王志丹,周腰华,赵慧娥. 2010
[19]农科研究生创新能力评价体系构建及影响因素分析. 李志平,韩惠鹏. 2007
[20]提升农机化科技创新能力促进农业机械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王丽. 2018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施氮水平对土壤有机氮组分及氮素利用效率的影响
作者:兰慧青;孟天天;张向前;王伟妮;张君;陈立宇;路战远;孙霞
关键词:施氮水平;全氮;颗粒有机氮;轻组有机氮;重组有机氮;玉米产量;氮素利用效率
-
降解膜覆盖对土壤水分时空动态变化特征及向日葵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作者:步恒通;陈宣伊;张向前;王伟妮;张德健;师晶晶;程玉臣;孙霞;刘敏
关键词:向日葵;降解膜;干物质积累;产量;水分利用效率
-
赤霉素浸种对藜麦种子萌发及生理特性的影响
作者:蒋梦珂;谷林珠;马艳雨;贾宏涛;冯耀祖;孙霞
关键词:藜麦;赤霉素;种子;萌发
-
施用生物质炭6年后对玉米生长前期养分吸收和光合生理特征的影响
作者:丛孟菲;胡洋;唐光木;徐万里;孙霞;贾宏涛
关键词:玉米;生物质炭;风沙土;养分吸收;光合生理特征
-
畜禽抗生素对植物的生态毒理效应综述
作者:李淑英;徐道青;刘小玲;陈敏;王维;阚画春;郑曙锋;孙霞
关键词:畜禽抗生素;植物;植物毒性;生态毒性;氧化应激反应
-
河套灌区麦后复种油菜绿肥适宜播期研究
作者:刘陈;王伟妮;廖世鹏;任涛;郭晨;刘俊梅;孙霞;鲁剑巍
关键词:麦后复种;油菜绿肥;播种时期;生物量;养分积累量
-
运用SPME-GC-MS技术探索微生物菌剂对猪粪除臭效果
作者:宋亚琼;徐道青;刘小玲;孙霞;陈敏
关键词:环境污染;除臭;顶空固相微萃取;臭味成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