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MOCPs-MWCNTs的大肠杆菌电化学免疫传感器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杨华

作者: 杨华;徐霞红;郭玉娜;肖英平;唐标;王强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大肠杆菌O157:H7;金属有机配位聚合物;多壁碳纳米管;电化学免疫传感器

期刊名称: 农业机械学报

ISSN: 1000-1298

年卷期: 2017 年 06 期

页码: 328-333

收录情况: EI ;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食源致病菌引起的食品安全问题已成为全世界关注的焦点。设计了一种基于多壁碳纳米管(MWCNTs)-有机配位聚合物(MOCPs)高效固定抗体的大肠杆菌电化学免疫传感器。利用NaAuCl_4与1,4-苯二硫醇(BDT)反应生成金属有机配位聚合物,同时在BDT的还原作用下生成大量纳米金,并包埋大量吸附在MWCNTs表面的大肠杆菌抗体,最终将抗体高效包埋在MOCPs-MWCNTs中,基于MOCPs-MWCNTs固定抗体研制修饰电极,在目标物大肠杆菌O157:H7的存在下,辣根过氧化氢酶标记的抗体(HRP-Ab)随后特异性捕获于电极表面形成典型夹心结构,通过HRP催化底物产生电化学信号从而实现大肠杆菌O157:H7的检测。MOCPs-MWCNTs特有的高比表面积高效固定了大量抗体,增加了传感器结合抗体的效率并提高了传感器的灵敏度。该传感器对大肠杆菌O157:H7的检测线性范围为67~6.7×10~6cfu/mL,最低检出限为40 cfu/mL。

分类号: TP212

  • 相关文献

[1]基于琼脂糖和纳米金的电流型免疫传感器快速检测副溶血性弧菌. 赵广英,邢丰峰. 2007

[2]快速检测鸡白痢沙门氏菌4种免疫传感器的对比研究. 马骏爽,王丹,窦文超,陈妍,赵广英. 2016

[3]基于戊二醛交联的4-SPCE电流型VP酶免疫传感器的研制. 马超,赵广英. 2010

[4]电沉积纳米金修饰4-SPCE电流型VP免疫传感器的研制. 赵广英,马超,励建荣. 2009

[5]电化学免疫传感器研制过程中电极的选择与改进. 赵广英,马超. 2009

[6]基于纳米材料的电化学免疫传感器及其在蛋白质检测中的研究进展. 杨倩雯,刘晓风,曾海娟,王金斌. 2021

[7]磁性三维还原石墨烯的制备及其在电化学免疫检测牛乳中结核杆菌H37Ra的应用. 刘希雅,田春妹,郑鹭飞,钟平胜,张馨方,任佳丽. 2020

[8]一次性电流型酶免疫传感技术快速检测禽流感病毒抗原. 赵广英,吴淑春,王丽男,陈国斌,崔尚金. 2008

[9]自组装膜电化学免疫传感器测定甲基对硫磷. 许园园,吴雅欣,潘家荣. 2009

[10]检测牛奶中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H7的双抗夹心化学酶联免疫方法的建立. 辛思培,蒋蔚,龙梦瑶,李思,王权,孙卫东. 2020

[11]基于金纳米颗粒的比色法检测大肠杆菌O157:H7. 周丽霞,肖勇,杨耀东. 2014

[12]遗传标志性基因Z0372 PCR检测肠出血大肠杆菌O157:H7. 张雪寒,张碧成,栾晓婷,汪伟,周俊明,何孔旺. 2015

[13]畜禽产品中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H7的检测. 黄梅清,蔡羲,郑敏,吴南洋. 2017

[14]PCR法检测水牛乳中致病性大肠杆菌O157:H7的研究. 黄丽,李玲,杨攀,冯玲,农皓如,曾庆坤. 2016

[15]大肠杆菌快速检测系统设计与实现. 吴学斌,庞春颖,魏佳淇,郭云轩,顾峰. 2024

[16]一株产志贺毒素Ⅱ且山梨醇阳性的大肠杆菌O157:H7的分离与鉴定. 张书萧,刘姑,邵东华,陈晓平,赵秋华,马志永. 2011

[17]DNA探针法检测水牛乳及其制品中大肠杆菌O157:H7的研究. 黄丽,李玲,杨攀,唐艳,农皓如,曾庆坤. 2016

[18]致病性大肠杆菌O_(157):H_7基因分型的研究进展. 邵东华,张书萧,刘喆,马志永. 2011

[19]上海市闵行区猪场中大肠杆菌O157:H7的分离鉴定及生物学特性研究. 赵秋华,王少辉,刘萍萍,姚建楠,李颖利,李蓓蓓,邵东华,史子学,魏建超,马志永. 2013

[20]致病性大肠杆菌O157︰H7基因分型研究进展. 邵东华,邱亚峰,沈阳,史子学,马志永. 201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