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聚效应对蝴蝶兰增殖培养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闫海霞
作者: 闫海霞;蒋月喜;何荆洲;王晓国;黄昌艳;邓杰玲;卜朝阳
作者机构:
关键词: 蝴蝶兰;群聚效应;增殖;接种密度
期刊名称: 江苏农业科学
ISSN: 1002-1302
年卷期: 2016 年 44 卷 11 期
页码: 216-218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摘要: 为研究蝴蝶兰增殖培养的影响因子,优化蝴蝶兰的增殖培养基,从品种、丛植芽、接种量、顶端优势4个因子进行研究分析。结果表明:4个品种对增殖培养的影响不具有选择性;丛植芽(株/丛)数为2、3、4时,有利于蝴蝶兰的增殖培养;在一定容积的容器中,不同品种的接种密度不同,V31适宜的接种密度为2丛,每丛2株或4株;火凤凰适宜接种密度为2丛,每丛4株;钜宝红玫瑰和闪电的适宜接种密度为4丛,每丛为3株。以茎段为接种部位,较有利于蝴蝶兰的增殖培养。
分类号: S682.31
- 相关文献
[1]蝴蝶兰离体培养不定芽高效增殖研究. 杨海芸,杨芸,吴震,王广东. 2010
[2]蝴蝶兰类原球茎增殖和脱分化的研究. 徐晓薇,柴明良,姚丽娟,曾爱平. 2006
[3]不同培养环境对蝴蝶兰组培苗新老芽增殖分化的影响. 朱娇,兰成云,董飞,王烨楠,石少川,马蕾,王俊峰,徐金光,吕晓惠. 2020
[4]蝴蝶兰组织培养中丛生芽增殖的研究. 谭巍,尤海波,刘博文. 2011
[5]蝴蝶兰丛生芽增殖培养条件优化研究. 钟海丰,钟淮钦,黄敏玲,吴建设,叶秀仙. 2013
[6]蝴蝶兰花梗节间切段的类原球茎诱导与增殖. 苏家乐,陈尚平,汤久顺,何小弟,李晓刚,姜维华. 2007
[7]不同激素水平对蝴蝶兰原球茎状体增殖影响. 叶晓青,谢东,魏书,李惠芬,江卫华. 2000
[8]蝴蝶兰类原球茎增殖影响因子初探. 苏家乐,陈尚平,何小弟,汤久顺. 2008
[9]基本培养基及附加物对蝴蝶兰原球茎增殖效果的影响. 刘晓燕,向青云,刘玲玲,王天文,赵宁,张朝君. 2005
[10]威廉环毛蚓消解牛粪最优条件的研究. 张翰林,王金庆,郑宪清,李双喜,张娟琴,何七勇,吕卫光. 2016
[11]河北省禾谷孢囊线虫种群密度和冬小麦产量损失的关系. 李秀花,高波,王容燕,马娟,陈书龙. 2015
[12]不同温度和接种密度下亚心形扁藻增殖的初步研究. 李锋,葛长字,方建光,毛玉泽,于守团. 2007
[13]不同培养条件对马铃薯试管薯形成的影响. 吴秋云,汤浩,蔡南通,邱永祥,李光星,罗文彬. 2006
[14]蝴蝶兰离体培养条件的筛选. 李丽,罗君琴,王海琴,胡安生. 2005
[15]贵阳地区蝴蝶兰的设施栽培及管理技术. 龙云芝,向皎,王文华. 2012
[16]蝴蝶兰Co~(60)γ辐射诱变育种初报. 徐晓薇,林绍生,姚丽娟,曾爱平. 2008
[17]蝴蝶兰花期调控技术研究. 曾爱平,林绍生,陈中林,陈义增,徐晓薇. 2004
[18]蝴蝶兰离体培养条件的筛选. 李丽,罗君琴,王海琴,胡安生. 2005
[19]蝴蝶兰防褐化技术探讨. 姚丽娟,林绍生,徐晓薇,游聚斌,陈中林. 2004
[20]蝴蝶兰组培苗落地试验初报. 曾爱平,徐晓薇,陈义增. 2004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桂西地区秋海棠属种质资源调查与种群状况
作者:陶大燕;关世凯;周锦业;闫海霞;宋倩;郎校安
关键词:秋海棠属;桂西地区;野生资源;侧膜组;开发利用
-
短毛木耳的生物学特性与驯化栽培研究
作者:聂晨红;周炳沼;丰景;韦仕岩;祁亮亮;王晓国
关键词:短毛木耳;分子验证;生物学特性;驯化栽培
-
氮磷钾配施对茉莉花产量及花汛期的影响
作者:李先民;李琴;黄展文;孙明艳;苏群;卢家仕;卜朝阳;李春牛
关键词:茉莉花;肥料配施;“3414”试验;产量;花汛期
-
石斛兰杂交后代iPBS标记鉴定及遗传分析
作者:赵秋菊;崔学强;邓杰玲;黄昌艳;殷文忆;张自斌
关键词:石斛兰;子代鉴定;表型性状;iPBS标记;遗传表现
-
杉木林下不同生长年限灵芝栽培土壤微生物群落变化特征
作者:梁晓君;周春柳;韦仕岩;杨再锋;何建;吴圣进;祁亮亮;王晓国
关键词:不同生长年限灵芝;杉木林下灵芝栽培;土壤微生物;土壤养分
-
一种茉莉炭疽病病原菌的鉴定、生物学特性及药剂筛选
作者:孙明艳;刘可丹;李春牛;李先民;喇燕菲;卜朝阳
关键词:茉莉;炭疽病;病原鉴定;生物学特性;毒力测定
-
不同培养条件及贮藏方式对喙果金花茶离体花粉萌发的影响
作者:黄展文;余海娟;李先民;李春牛;王虹妍;苏群;周主贵;黄昌艳;卢家仕
关键词:喙果金花茶;花粉萌发;培养条件;贮藏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