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聚效应对蝴蝶兰增殖培养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闫海霞

作者: 闫海霞;蒋月喜;何荆洲;王晓国;黄昌艳;邓杰玲;卜朝阳

作者机构:

关键词: 蝴蝶兰;群聚效应;增殖;接种密度

期刊名称: 江苏农业科学

ISSN: 1002-1302

年卷期: 2016 年 44 卷 11 期

页码: 216-218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摘要: 为研究蝴蝶兰增殖培养的影响因子,优化蝴蝶兰的增殖培养基,从品种、丛植芽、接种量、顶端优势4个因子进行研究分析。结果表明:4个品种对增殖培养的影响不具有选择性;丛植芽(株/丛)数为2、3、4时,有利于蝴蝶兰的增殖培养;在一定容积的容器中,不同品种的接种密度不同,V31适宜的接种密度为2丛,每丛2株或4株;火凤凰适宜接种密度为2丛,每丛4株;钜宝红玫瑰和闪电的适宜接种密度为4丛,每丛为3株。以茎段为接种部位,较有利于蝴蝶兰的增殖培养。

分类号: S682.31

  • 相关文献

[1]蝴蝶兰离体培养不定芽高效增殖研究. 杨海芸,杨芸,吴震,王广东. 2010

[2]蝴蝶兰类原球茎增殖和脱分化的研究. 徐晓薇,柴明良,姚丽娟,曾爱平. 2006

[3]不同培养环境对蝴蝶兰组培苗新老芽增殖分化的影响. 朱娇,兰成云,董飞,王烨楠,石少川,马蕾,王俊峰,徐金光,吕晓惠. 2020

[4]蝴蝶兰组织培养中丛生芽增殖的研究. 谭巍,尤海波,刘博文. 2011

[5]蝴蝶兰丛生芽增殖培养条件优化研究. 钟海丰,钟淮钦,黄敏玲,吴建设,叶秀仙. 2013

[6]蝴蝶兰花梗节间切段的类原球茎诱导与增殖. 苏家乐,陈尚平,汤久顺,何小弟,李晓刚,姜维华. 2007

[7]不同激素水平对蝴蝶兰原球茎状体增殖影响. 叶晓青,谢东,魏书,李惠芬,江卫华. 2000

[8]蝴蝶兰类原球茎增殖影响因子初探. 苏家乐,陈尚平,何小弟,汤久顺. 2008

[9]基本培养基及附加物对蝴蝶兰原球茎增殖效果的影响. 刘晓燕,向青云,刘玲玲,王天文,赵宁,张朝君. 2005

[10]威廉环毛蚓消解牛粪最优条件的研究. 张翰林,王金庆,郑宪清,李双喜,张娟琴,何七勇,吕卫光. 2016

[11]河北省禾谷孢囊线虫种群密度和冬小麦产量损失的关系. 李秀花,高波,王容燕,马娟,陈书龙. 2015

[12]不同温度和接种密度下亚心形扁藻增殖的初步研究. 李锋,葛长字,方建光,毛玉泽,于守团. 2007

[13]不同培养条件对马铃薯试管薯形成的影响. 吴秋云,汤浩,蔡南通,邱永祥,李光星,罗文彬. 2006

[14]蝴蝶兰离体培养条件的筛选. 李丽,罗君琴,王海琴,胡安生. 2005

[15]贵阳地区蝴蝶兰的设施栽培及管理技术. 龙云芝,向皎,王文华. 2012

[16]蝴蝶兰Co~(60)γ辐射诱变育种初报. 徐晓薇,林绍生,姚丽娟,曾爱平. 2008

[17]蝴蝶兰花期调控技术研究. 曾爱平,林绍生,陈中林,陈义增,徐晓薇. 2004

[18]蝴蝶兰离体培养条件的筛选. 李丽,罗君琴,王海琴,胡安生. 2005

[19]蝴蝶兰防褐化技术探讨. 姚丽娟,林绍生,徐晓薇,游聚斌,陈中林. 2004

[20]蝴蝶兰组培苗落地试验初报. 曾爱平,徐晓薇,陈义增. 2004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