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曹慧英
作者: 曹慧英;王晓鸣;肖明纲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玉米;细菌干茎腐病;种子带菌检测
期刊名称: 植物保护科技创新与发展——中国植物保护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
ISSN:
年卷期: 2008 年
页码: 2
收录情况: CSCD
摘要: 2006年,在新疆、甘肃等玉米制种地区,个别制种亲本发生了不同于以往报道的一种新的茎腐病,植株发病率80%~100%,对杂交种种子的生产造成了明显的影响。该病害引起玉米植株畸形和矮化,导致玉米茎秆倒折,同时父本植株矮化后无法向母本传粉,因此严重影响制种生产。经鉴定,我们已确认这是玉米上的一种新病害——玉米细菌干茎腐病,病原为成团泛菌(Pantoeaagglomerans)。该病害由于仅发生在制种父本上,因此是否与种子带菌相关尚不清楚。本研究采用平皿测定方法和特异性引物扩增技术对该父本材料进行了种子带菌检测,并对种子带菌传病进行了研究。
分类号:
- 相关文献
[1]玉米细菌干茎腐病菌成团泛菌的种子传播. 曹慧英,李洪杰,朱振东,王晓鸣. 2011
[2]云南省玉米种子带菌检测及种衣剂处理的生物学效应. 李健强,刘西莉,朱春雨,罗军,朱建军,李小林,浦恩堂,张松. 2001
[3]应用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检测江苏水稻种子携带的水稻恶苗病菌. 袁咏天,戎振洋,叶文武,张红生,庄义庆,郑小波. 2018
[4]江苏省13个地区水稻种子携带4种不同恶苗病菌的LAMP检测. 王晓莉,李哲,叶文武,杨红福,庄义庆,郑小波. 2020
[5]应用微滴数字PCR同时检测瓜类种子携带果斑病菌和角斑病菌. 赵子婧,芦钰,田文,王玉玺,温常龙,李健强,徐秀兰,罗来鑫. 2021
[6]玉米籽粒败育过程的能量代谢研究. 张凤路,崔彦宏,王志敏,赵明,王树安,赵久然,郭景伦. 2000
[7]玉米自交系性状的遗传相关和通径分析. 印志同,邓德祥,胡加如,薛林,陈国清,陆虎华. 2005
[8]玉米品种龙单59不同密度和施肥量的栽培模式研究. 王明泉,苏俊,李春霞,龚士琛,闫淑琴,李国良,扈光辉,任洪雷,张长勇. 2014
[9]热带、亚热带玉米种质在吉林省应用浅析. 徐艳荣,杨贤成,林红,焦仁海. 2001
[10]不同玉米品种去留分蘖对生物学性状、产量及产值的影响. 方向前,闫伟平,吕端春,于钟富,杜佃河. 2016
[11]吉单631不同密度植株分蘗、产量及产量构成研究. 方向前,闫伟平,吕端春,于钟富,杜佃河. 2017
[12]肉牛日粮补锌对粗料纤维和玉米有机物瘤胃降解的影响. 王峰,莫放,黄应祥,王茂荣,苗朝华,陈瑶. 2008
[13]不同水分条件对小麦-玉米两熟制作物生长和水分利用的影响. 武继承,杨永辉,郑惠玲,何方. 2010
[14]河套灌区豆米双收一膜二用栽培模式初探. 杨文耀,张建中. 2004
[15]玉米多胞质雄性不育系CF5-11111的选育及抗病研究. 马春红,邵萍,李运朝,董文琦,崔四平,贾银锁,张文英. 2007
[16]不同培肥方式对玉米产量及其组分的影响. 闫孝贡,胡楠,袁静超,盖嘉慧,刘剑钊,张洪喜,梁尧,蔡红光,任军. 2017
[17]吉林省玉米生产现状及建议. 张维东,韩喜国,任英,王秀飞,安载学,刘鹏. 2012
[18]玉米耐低锌品种的筛选及评价. 蔡鑫鑫,杨克军,王玉凤,吕晓丽,张崎峰. 2014
[19]不同化学药剂对玉米孤雌生殖的诱导效果. 王俊强,赵念力,钱春荣,宫秀杰,于洋,王振华. 2010
[20]成型等离子体技术对玉米苗期叶片某些生理特性影响. 赵洪祥,方向前,边少锋,曹敏建,刘亚亮,孙宁,张丽华,谭国波,孟祥盟,闫伟平. 201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利用"2+1+1"水稻后代材料鉴定模式选育抗倒伏、高食味品质的水稻新种质
作者:高洪儒;赵北平;肖明纲;孙中义;张擘
关键词:水稻;“2+1+1”模式;抗倒伏;高食味品质;新种质
-
34份新选育玉米自交系抗瘤黑粉病鉴定及抗性遗传分析
作者:肖明纲
关键词:玉米自交系;瘤黑粉病;抗性评价;遗传分析
-
36份新选育玉米自交系抗瘤黑粉病鉴定及抗性遗传初步分析
作者:肖明纲
关键词:玉米自交系;瘤黑粉病;抗性评价;遗传分析
-
水直播条件下黑龙江省稻瘟病及纹枯病药剂防控技术研究
作者:马军韬;张国民;张丽艳;邓凌韦;王永力;高洪儒;肖明纲;赵北平;任洋;宫秀杰
关键词:水直播;稻瘟病;纹枯病;药剂防控
-
黑龙江省4个主栽水稻品种GS3基因克隆及表达模式分析
作者:张擘;杨学文;赵北平;郑福余;孙中义;孟庆英;吴立成;肖明纲
关键词:水稻;粒长;GS3;可变剪切;基因表达
-
玉米瘤黑粉病抗性资源筛选及遗传分析
作者:肖明纲
关键词:玉米自交系;玉米瘤黑粉病;抗性评价;遗传分析
-
玉米种质资源对拟轮枝镰孢与禾谷镰孢穗腐病的抗性精准鉴定与分析
作者:段灿星;崔丽娜;夏玉生;董怀玉;杨知还;胡清玉;孙素丽;李晓;朱振东;王晓鸣
关键词:玉米种质;拟轮枝镰孢穗腐病;禾谷镰穗腐病;花丝通道注射接种;果穗注射接种;精准鉴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