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iss-1基因多态性与苏淮山羊产羔数的关联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李隐侠

作者: 李隐侠;张俊;钱勇;李静心;孟春花;王慧利;钟声;曹少先

作者机构:

关键词: 苏淮山羊;Kiss-1基因;PCR-RFLP;AS-PCR;单倍型;产羔数

期刊名称: 畜牧兽医学报

ISSN: 0366-6964

年卷期: 2014 年 45 卷 12 期

页码: 1917-1923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了研究Kiss-1基因多态性与苏淮山羊产羔数之间的关系,本研究采用DNA池测序技术筛选苏淮山羊Kiss-1基因突变位点,采用AS-PCR和PCR-RFLP方法检测130只苏淮山羊Kiss-1基因突变位点的多态性,并分析其与产羔数的关联性。结果表明,在苏淮山羊内含子1中发现2个突变位点g.2270C>T和g.2510A>G,其中g.2510A>G位点有3种基因型AA、AG和GG,基因型频率分别为0.209、0.496和0.295;g.2270C>T位点在苏淮山羊中共检测3种基因型(CC、CT和TT),基因型频率分别为0.143、0.750和0.107。关联分析发现,g.2510A>G位点3种基因型在苏淮山羊各胎产羔数和平均产羔数间差异不显著,g.2270C>T位点中CC型的二胎产羔数显著高于CT和TT型(P<0.05)。单倍型分析发现,g.2510A>G和g.2270C>T位点在苏淮山羊群体中共构建8种单倍型,其中AGCT是主要的单倍型;各单倍型与苏淮山羊产羔数的关联分析发现仅AGCT单倍型的头胎产羔数与AACT单倍型的头胎产羔数间差异显著,其他单倍型在苏淮山羊的各胎产羔数间差异均不显著。综合以上研究表明,Kiss-1基因的g.2270C>T位点可能对苏淮山羊繁殖性状的选育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分类号: S827

  • 相关文献

[1]湖羊NR5A1基因SNPs筛选及其与产羔数的关联分析. 李隐侠,张俊,钱勇,孟春花,王慧利,钟声,曹少先. 2017

[2]绵羊MTNR1A基因多态性及其单倍型与产羔数的相关性. 王明远,朱梦婷,邵焱焱,杨永林,余乾,尼加提·夏开尔,赵宗胜,杨华. 2021

[3]KiSS-1基因序列分析及其与山羊产羔数关系. 曹贵玲,储明星,方丽,狄冉,冯涛,李宁. 2010

[4]山羊UBA52基因多态性及其与繁殖性能的关系. 王永娟,储明星,曹贵玲,王金玉,狄冉,方丽. 2012

[5]小尾寒羊AA-NAT基因克隆及其与繁殖性能的关系. 孙晓笛,储明星,王永娟,黄冬维,王金玉. 2012

[6]山羊UBA52基因多态性及其与繁殖性能的关系. 王永娟,储明星,曹贵玲,王金玉,狄冉,方丽. 2011

[7]鸡VLDLR基因多态性与蛋黄性状的关联分析. 曾顶国,周艳,雷秋霞,韩海霞,李福伟,李桂明,盛倩,王存芳,逯岩. 2012

[8]山羊MC1R基因克隆、表达及其多态性研究. 李隐侠,张俊,钱勇,孟春花,王慧利,钟声,曹少先. 2020

[9]KISS-1/GPR54基因及其在生殖中的作用. 冯涛,储明星,张英杰. 2008

[10]鸡类KISS-1基因克隆及EST序列表达验证分析. 韩威,苏一军,朱云芬,宋迟,李国辉,屠云洁,张会永,殷建梅. 2014

[11]水稻抗褐飞虱基因Bph3特异性分子标记开发及应用. 石媛媛,赵新辉,秦鹏,刘开雨,王凯,杨远柱. 2018

[12]草莓灰霉病菌对啶酰菌胺抗性及其SdhB基因序列差异的分子检测. 刘欣,曾蓉,徐丽慧,高士刚,戴富明. 2019

[13]节节麦HWM-GS D~tx5与普通小麦HWM-GS Dx5亚基的AS-PCR鉴别. 温雯,李俊,郑建敏,杨武云,万洪深. 2017

[14]牛脊柱畸形综合征检测方法的建立与应用. 王洪梅,李建斌,侯明海,王长法,李秋玲,仲跻峰. 2008

[15]野生二粒小麦(Triticum dicoccoides)低分子量谷蛋白亚基基因的克隆与序列分析. 李巧云,安学丽,肖英华,张倩,张艳贞,夏先春,何中虎,晏月明. 2007

[16]苹果花药培养植株倍性及其纯合基因型的鉴定. 张利义,杨振英,丛佩华,张开春,刘建利,薛光荣. 2007

[17]牛ACAA1和ACAA2基因多态性及其与生产性状的关联分析. 李恒德,王淑辉,许尚忠,高雪,任红艳,陈金宝. 2008

[18]基于SNP分型的香菇交配型AS-PCR鉴定. 张美彦,宋春艳,于海龙,谭琦,徐珍,王瑞娟,章炉军,尚晓冬. 2019

[19]人工合成小麦HMW-GS D~tx1.5亚基的AS-PCR鉴定程序优化及遗传分析. 温雯,李俊,杨武云. 2014

[20]烟草冷杉醇合成关键基因NtCPS2的SNP功能标记开发与应用. 王国平,刘旦,李洋洋,屈亚芳,李依婷,罗成刚,冯全福,常爱霞. 202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