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脂蚕蛹水解液中Fe~(3+)和Zn~(2+)对解脂耶氏酵母油脂合成的调控作用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史馨怡

作者: 史馨怡;徐晓慧;金传琪;刘曦;盛晟

作者机构:

关键词: 脱脂蚕蛹;蛋白质水解液;氮源;Fe~(3+);Zn~(2+);解脂耶氏酵母;微生物油脂

期刊名称: 蚕业科学

ISSN: 0257-4799

年卷期: 2016 年 05 期

页码: 901-909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将脱脂蚕蛹水解后用作产油微生物发酵培养基的氮源,生产营养价值高的可食用油脂,探究蚕蛹水解液中Fe~(3+)和Zn~(2+)对产油微生物解脂耶氏酵母(Yarrowia lipolytica)的生长及油脂累积的影响。首先于酵母对数生长期,在氮限制培养基中分别添加10-3mol/L Fe~(3+)和10-3mol/L Zn~(2+)溶液,使油脂合成量分别比对照提高了43.59%和38.70%,且同时添加Fe~(3+)和Zn~(2+)比单独添加Fe~(3+)和Zn~(2+)使油脂含量分别提高了27.88%、5.75%。然后于酵母对数生长期以脱脂蚕蛹水解液作为补料加入培养基,不仅使油脂的产量较酵母粉补料培养基提高了40.67%,而且使酵母合成油脂中不饱和脂肪酸与饱和脂肪酸(UFAs/SFAs)含量的比值从3.78提高到8.25,合成三酰甘油的sn-2和sn-1,3位脂肪酸的UFAs/SFAs值分别提高17.9%、179.8%。试验结果表明:以来源丰富的蚕蛹水解液作为解脂耶氏酵母发酵培养生产油脂过程中的补料,其浓度适中的Fe~(3+)、Zn~(2+)与其他有益组分对酵母生长和油脂合成及积累具有促进作用,并且使脂肪酸组成及分布改善。

分类号: TS225

  • 相关文献

[1]脱脂蚕蛹替代日粮中鱼粉对建鲤肠道菌群的影响. 钟雷,吉红,夏耘,张建禄,李南充,马明洋,郁二蒙,谢骏. 2014

[2]长江口疏浚土悬浮物及其溶出Zn~(2+)对中华绒螯蟹产卵率和早期发育的影响. 王云龙,成永旭,徐兆礼,陈亚瞿. 1999

[3]金属离子Fe~(3+)与Fe~(2+)对氧化诱导期阿勒泰羊体脂氧化速率的对比性研究. 李钰,李应彪,刘成江. 2016

[4]添加金属Fe~(3+)对阿勒泰羊尾脂氧化初期脂肪酸的变化影响. 李钰,李应彪,刘成江. 2017

[5]引入新型异戊二烯醇利用途径促进解脂耶氏酵母中β-胡萝卜素的合成. 朱航志,蒋珊,陈丹,刘鹏阳,万霞. 2021

[6]解脂耶氏酵母中羽扇豆醇合成途径的构建与调控. 万晓宇,刘振,毛相朝. 2021

[7]泡椒凤爪中解脂耶氏酵母的分离鉴定及生长特性分析. 吴海虹,王新新,刘芳,诸永志,卞欢,王道营,耿志明,张牧焓,徐为民. 2014

[8]解脂耶氏酵母(Yarrowia lipolytica)ATCC30162脂肪酶基因Yllip1和Yllip2的结构及表达特征. 游灵杰,叶蕴瑶,王丹,戴妮杰,龚阳敏. 2019

[9]尿素包合法纯化ARA的研究. 李丽娜,于长青,韩玉玺. 2010

[10]复合诱变野生酵母ZZ-46选育高产油脂菌株. 周秋利,顾喆,龙凌凤,郭书贤,刘汝宽,孙海彦,孙付保. 2020

[11]酶法合成富含花生四烯酸的1;3-甘油二酯工艺研究. 刘四磊,刘伟,董绪燕,魏芳,王湘,吕昕,钟娟,吴琳,陈洪. 2015

[12]被孢霉γ-亚麻酸高产菌株选育. 朱国胜,刘作易,雷邦星,廖国会. 2005

[13]酶法合成富含花生四烯酸的1,3-甘油二酯工艺研究. 刘四磊,刘伟,董绪燕,魏芳,王湘,吕昕,钟娟,吴琳,陈洪. 2015

[14]纤维素酶研究进展. 张杰,张晓东,孟祥梅,朱小玲. 2007

[15]油料新资源开发—微生物油脂. 张燕鹏,黄凤洪,夏伏建. 2007

[16]橘林油脂酵母发酵条件的初步研究. 张东辉,梁焯,万霞,龚阳敏,江木兰. 2012

[17]纤维素油脂生产菌株青霉P-2的筛选及其纤维素油脂统合加工行为(英文). 林辉,马军伟,王群,赵宇华,符建荣. 2014

[18]白灰树花菌丝体最适营养生长条件的研究. 周永斌,张志军,刘连强,訾惠君,李凤美. 2010

[19]碳源和氮源对桑黄菌丝(Phellinus liteus)生长的影响. 杨菁,黄大斌. 2005

[20]竹黄子座形成及菌丝体发酵产生竹红菌素A的基本营养条件. 刘永翔,刘作易,全宇. 201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