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用孢子萌发法测定化合物对黄瓜白粉病菌的生物活性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杨小军

作者: 杨小军;倪汉文;杨立军;王少南;喻大昭

作者机构: 湖北省农业科学院植保土肥研究所;中国农业大学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

关键词: 孢子萌发法;白粉病菌;生物活性

期刊名称: 植物保护

ISSN: 0529-1542

年卷期: 2007 年 33 卷 01 期

页码: 75-77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接种黄瓜白粉菌后16 h的黄瓜叶片用透明胶带在子叶表面粘孢子取样的平均发芽率与用台盼蓝染色后在光学显微镜下调查的发芽率分别为83.7%和85.0%,t测验无显著差异,表明透明胶带取样的发芽率可以代表黄瓜叶片上白粉病菌孢子的发芽率。采用孢子萌发法和叶碟法分别测定了醚菌酯、植物源活性组分大黄素甲醚(P3D)对8个黄瓜白粉菌菌株的EC50。统计结果表明:采用两种方法测定醚菌酯P、3D对黄瓜白粉菌的EC50的相关系数的平方值分别为0.880、.99,表明两种方法的测定结果有很强的相关性;采用该孢子萌发法可评价化合物对植物专性寄生病菌如白粉菌孢子萌发的生物活性。

分类号: S436.421

  • 相关文献

[1]康地蕾得对黄瓜枯萎病的室内生物活性测定. 赵新海,钟丽娟,徐冲,张庆华. 2008

[2]白头翁3种提取液对玉米小斑病菌的抑制效果. 申晓慧,张敬涛,姜成,刘婧琦,邱磊. 2010

[3]羊栖菜提取物对食用菌竞争性杂菌生长的抑制作用. 刘艳如,王缨,林勇,郑怡,欧阳桐娇,江枝和,郭文杰. 2008

[4]抗菌肽对稻瘟病菌的抑菌活性测定. 毛雪琴,刘伟,邱海萍,张震,柴荣耀,王教瑜,王艳丽,宋凤鸣,孙国昌. 2018

[5]溴代白头翁素对几种植物病原真菌的抑制作用. 申晓慧. 2010

[6]采用孢子萌发法检测蔬菜灰霉病菌的抗药性. 魏蕾. 2000

[7]嘧菌酯与吡唑醚菌酯对烟草白粉病菌的抑制作用及在烤烟漂浮育苗阶段的防治效果. 汪汉成,李文红,夏海乾,王茂胜,孟琳,石俊雄,商胜华,王晶君. 2012

[8]贵州烟田非烟植物和烟草白粉病菌的RAPD分析. 黄团,范成平,卢志伟,左锐. 2016

[9]我国小麦主要病虫害综防技术研究现状及21世纪展望. . 1998

[10]黄瓜感染白粉病菌后的生理变化. 王惠哲,李淑菊,霍振荣,庞金安. 2006

[11]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ZJ0712对黄瓜白粉病和霜霉病的毒力及药效评价. 王勇,王万立,刘春艳,郝永娟. 2006

[12]药剂拌种对春油菜白粉病和茎象甲的防效及对油菜产量的影响. 郑果,黄勇,黄青岩,王立,李继平,惠娜娜,刘卫红. 2019

[13]白粉病菌对不同甜瓜品种幼苗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 刁倩楠,曹燕燕,蒋雪君,陈幼源,张永平. 2021

[14]广西瓜类白粉病菌对醚菌酯的抗药性及其对3种药剂的敏感性检测. 朱桂宁,颜梅新,贤小勇. 2014

[15]2009年我国部分麦区小麦白粉病菌群体对温度的敏感性研究. 王保通,周益林,段霞瑜,邹亚飞. 2012

[16]温湿度和光照对宁夏灌区春小麦白粉病菌分生孢子萌发的影响. 陈企村. 1993

[17]中间偃麦草NPR1同源基因TiNH1的分离和特性分析. 唐益苗,张增艳,辛志勇. 2007

[18]大麦白粉菌致病型鉴定初报. 朱靖环,杨建明,汪军妹,贾巧君,沈秋泉,Antonín Dreiseitl. 2007

[19]甘肃甜瓜主产区白粉病菌生理小种的鉴定. 刘东顺,程鸿,孔维萍,苏永全,许勇,何启伟. 2010

[20]小麦对白粉病菌(Erysiphe graminis tritici)的抗性特点和遗传评价. 庞家智,刘俊秀,孙芳华,曾浙荣,周桂英. 1995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