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株丹参根际促生细菌的筛选、鉴定及作用评价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王飞

作者: 王飞;李雪梦;杨瑾;文艺;赵晨晨;赵莹;刘玉霞;高素霞;戚文平;秦艳红;鲁传涛

作者机构:

关键词: 丹参;根际促生细菌;多黏类芽孢杆菌;层出镰刀菌;生防

期刊名称: 河南农业科学

ISSN: 1004-3268

年卷期: 2022 年 012 期

页码: 81-89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筛选出对丹参根腐病菌层出镰刀菌(Fusarium proliferatum)具有防治效果并能促进丹参生长的根际促生细菌(PGPR),采用稀释涂布平板法从丹参根际土中进行细菌分离,通过平板对峙法和吲哚乙酸(IAA)含量测定进行PGPR菌的筛选,并对筛选出的PGPR菌进行鉴定和生防、促生作用评价。结果表明,从丹参根际土分离获得的657株细菌中筛选出了3株PGPR菌(K03-4、Pp03-41、Pp146),经形态鉴定和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鉴定,3株PGPR菌均为多黏类芽孢杆菌(Paenibacillus polymyxa)。K03-4、Pp03-41和Pp146对F. proliferatum的抑菌率分别为66.15%、61.03%、48.21%,均可分泌IAA,并有解无机磷、固氮和产嗜铁素的能力。盆栽试验结果显示,3株PGPR菌悬液对丹参根腐病的防效分别为83.46%、49.02%、68.31%,发酵液接种后丹参株高分别增加了29.77%、32.60%、27.64%,茎叶鲜质量分别增加了18.76%、30.57%、28.42%,分根数分别增加89.12%、76.53%、112.59%,根鲜质量分别增加了88.82%、122.49%、144.78%。综上,3株丹参PGPR菌兼具生防和促生作用。

分类号: S435.675%S567.53

  • 相关文献

[1]小麦内生固氮菌分离及其ACC脱氨酶测定. 秦宝军,罗琼,高淼,胡海燕,徐晶,周义清,孙建光. 2012

[2]植物根际微生物研究及其在桑树上的利用. 于翠,胡兴明,邓文,叶楚华. 2010

[3]拮抗菌246-1活性物质合成条件优化及其抑菌作用. 白雪莲,吴慧玲,张虹,刘伟成,敖恩宝力格. 2017

[4]多黏类芽孢杆菌菌剂在玉米上的应用效果. 李铭东,吴成生,沈彤,李昭煜,李国利. 2021

[5]具有杀镰孢菌素合成功能基因菌株的筛选与鉴定. 于晓溪,吴慧玲,刘铭,董丹,张殿朋,刘伟成. 2012

[6]人参内生细菌GS-1的分离鉴定及对灰霉病菌的拮抗作用. 潘晓曦,关一鸣,李美佳,张亚玉. 2019

[7]棉花黄萎病生防内生细菌Jaas cd的鉴定及田间防效. 林玲,金中时,马长文,孙飞,王凤良,龚伟荣,顾本康,周益军. 2010

[8]列当生防菌层出镰刀菌Br-1发酵条件的优化及田间防治效果. 王亚娇,纪莉景,栗秋生,肖颖,王连生,孔令晓. 2017

[9]剑麻叶斑病病原菌鉴定及同源性分析. 张淼,芮凯,吴凤芝,曾向萍,符美英,王会芳. 2017

[10]牛膝枯萎病病原鉴定、生物学特性及防治药剂筛选. 王飞,杨瑾,李雪梦,赵莹,刘玉霞,秦艳红,高素霞,文艺,鲁传涛. 2024

[11]外源氨基酸对层出镰刀菌菌丝生长和伏马毒素合成的影响. 梁文豪,胡时开,圣忠华,魏祥进,焦桂爱,邵高能,谢黎虹,王玲,唐绍清,胡培松. 2024

[12]玉米生产品种和部分自交系对鞘腐病的抗性筛选初报. 李浩然,曹志艳,李朋朋,翟晖,孔令晓,董金皋. 2012

[13]水稻穗腐病致病镰刀菌种类鉴定. 侯恩庆,刘连盟,王玲,黄世文. 2012

[14]层出镰刀菌的生物学特性及其毒素研究. 刘恩勇,王玲,刘连盟,黄世文,黎起秦. 2010

[15]水稻穗腐病菌强致病力且高产伏马菌素菌株筛选. 孙磊,王玲,刘连盟,侯雨萱,黎起秦,黄世文. 2018

[16]辽宁省甜樱桃叶枯病病原鉴定. 戴启东,周朝辉,艾佳音,张琪静. 2022

[17]杧果畸形病病原菌的生物学特性的初步研究. 吕延超,蒲金基,谢艺贤,刘佳,李玲,肖星. 2010

[18]植物内生真菌防治线虫机制研究进展. 姚玉荣,霍建飞,高苇,刘春艳,郝永娟,王万立. 2018

[19]生防菌株MT-06对黄瓜白粉病的防治及其定殖力测定. 彭志荣,毛雪琴,姜华,柴荣耀,张震,王艳丽,王教瑜,邱海萍,孙国昌. 2012

[20]利用针茅狭跗线螨防治狼针草害的探讨. 刘爱萍,侯天爵,吴新宏,王建锋. 200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