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色鲍鳃的显微与亚显微结构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李娜

作者: 李娜;石和荣;李海云;柯浩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杂色鲍;鳃;显微结构;亚显微结构

期刊名称: 水生生物学报

ISSN: 1000-3207

年卷期: 2007 年 31 卷 04 期

页码: 516-523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本文采用光镜和电镜方法,研究了杂色鲍(Haliotis diversicolor)鳃的显微和亚显微结构。结果表明,杂色鲍的鳃为一对不等大的双栉状鳃,各鳃由鳃轴和两侧列生的状鳃叶组成,鳃叶上皮为单层上皮组织结构,细胞类型主要为:纤毛细胞、立方细胞、腺细胞;鳃轴上皮为鳃叶上皮的延伸,亦是单层上皮组织,细胞类型主要有:纤毛细胞、微绒毛立方细胞和腺细胞等;鳃叶远轴端游离缘表皮之下,含有几丁质杆支撑的血腔,血腔内可见血细胞及未分化的间充质细胞,血腔之间有平滑肌纤维束和疏松结缔组织,疏松结缔组织内含胶原纤维、纤维细胞、成纤维细胞、脂肪细胞及未分化的间充质细胞等;鳃轴的皮下组织也含有几丁质杆、平滑肌纤维、疏松结缔组织及其间的血腔结构。

分类号: S917.4

  • 相关文献

[1]杂色鲍头触角的显微与亚显微结构. 李娜,石和荣,李海云,柯浩. 2006

[2]杂色鲍足的显微与超微结构. 李娜,石和荣,李海云,柯浩,温山鸿. 2006

[3]6种鱼鳃的显微观察. 龙华,陈建武,付元帅,张燕. 2008

[4]低盐胁迫对三疣梭子蟹鳃和肝胰腺显微结构及家系存活的影响. 韩晓琳,高保全,王好锋,刘萍,陈萍,李华. 2014

[5]东方百合不同培养方式鳞茎淀粉粒亚显微结构比较研究. 蔡宣梅,郭文杰,欧阳桐娇,方少忠,张洁. 2014

[6]成年甜橙试管苗的根发生、移栽及其与叶表面亚显微结构的关系. 胡春根,林伯年,张君圻,沈德绪. 1993

[7]温度休克和静水压胁迫对鲤卵受精和胚胎亚显微结构的影响. 薛淑群,王星然,李池陶,贾智英,韩英,石连玉. 2020

[8]青海高原西北小檗叶片结构和光合特性对海拔梯度的响应. 向前胜,张登山. 2023

[9]免疫电镜技术在植物衰老研究上的应用. 位昕禹. 2010

[10]芸薹属油菜及其近缘属作物种皮纹饰亚微结构研究. 钱秀珍,伍晓明,徐珍秀. 1998

[11]秋水仙素对小麦根尖细胞亚显微结构的影响. 丛斌,赵建华,张丕方. 1997

[12]调节安对棉花各器官亚显微结构的影响. 赵昌用,张金枝,邵启凤. 1992

[13]小麦辐射雄性不育系杂种F_1的亚显微结构. 王岳光,王琳清. 2000

[14]毁灭柱孢菌及其侵染人参根的亚显微结构研究. 赵曰丰,刘俊峰. 1997

[15]矮壮素浸种对黄瓜幼苗下胚轴伸长及细胞亚显微结构的影响. 高晓旭,段颖,张志刚,董春娟,尚庆茂. 2014

[16]葡萄落叶前叶片细胞亚显微结构的变化. 李荣富,王丽雪,张福仁. 1997

[17]采后茶青叶对振动力胁迫的生理响应. 郝志龙,林宏政,徐邢燕,李鑫磊,俞晓敏,岳川,孙云,金心怡. 2023

[18]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与地方加强联合协作,服务地方经济发展. 徐竹青. 2005

[19]杂色鲍幼体附着基藻际细菌群落的PCR-DGGE分析. 赵旺,姜敬哲,王江勇,陈韬,刘广锋,王瑞旋,杨蕊. 2013

[20]杂色鲍血蓝蛋白的分离纯化及其酚氧化酶活性研究. 彭文,王江勇,丁雪娟. 201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