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园生草技术概述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郑金城

作者: 郑金城;王淑媛

作者机构:

期刊名称: 北方果树

ISSN: 1001-5698

年卷期: 1993 年 04 期

页码: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摘要: 果园生草技术概述郑金城,王淑媛(中国农科院果树研究所兴城125100)1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生草法在国外迅速发展。1948年后,世界各国普遍推广了生草法。波兰通常在定植后第3年开始种草。日本苹果产区果园基本上采用生草栽培法。朝鲜也大力发展生草法。美国的果园普遍采用行间生草、株间和树冠下施用除草剂的管理方法。我国对果园生草法的研究和应用起步较晚,从80年代开始,借鉴国外经验,结合我国国情逐步开展起来。但我国传统的果园土壤管理制度主要是沿用大田作物的管理制度,多强调清耕除草,从而导至果园行间地面裸露。这样,不仅土壤有机质及各种养分含量低,坡度果园还形成程度不等的土壤浸蚀。在这种制度下,要施用较多量的氮肥,才能维持产量和树势。这不仅增加投资,而且果实色泽减退,糖分下降,味道变淡,质量显著变差。我国不少果园都在行间种过绿肥,这种做法有提高果品质量和增强树势的作用。但是,由于一年生绿肥每年都进行播种和翻压等作业,耗费较多的财力和人力,因而,虽经一再号召与推广,始终未能形成一种稳定的果园土壤管理制度。近年来,我国苹果栽培正向矮化密植方向发展,矮砧树根系均较浅,对灾害性天气抵抗力较差。而行间生草果园,因果树根系与大气之间有

分类号:

  • 相关文献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