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糖系列甘蔗种质资源数量性状的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周会

作者: 杨荣仲;方锋学;李杨瑞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甘蔗;桂糖系列;数量性状;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

期刊名称: 西南农业学报

ISSN: 1001-4829

年卷期: 2012 年 25 卷 02 期

页码: 390-395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通过分析评价桂糖系列甘蔗种质资源重要数量性状,为甘蔗育种中性状选择提供参考。利用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对111份桂糖系列甘蔗种质资源9个数量性状进行分析。结果:主成分分析表明甘蔗9个数量性状可简化为4个主成分,即糖分因子、茎径-叶因子、茎数-叶因子和株高因子,4个主成分累计方差贡献率达74.42%,糖分因子为第一主成分,茎径与茎数之间互有较大的负效应,株高因子则较为独立。聚类分析表明111份桂糖甘蔗种质资源可以分为高糖类群(含3个亚类)和低糖类群(含2个亚类),高糖类群以年代较近的材料为主,低糖类群以年代较远的材料为主。糖分性状在甘蔗育种中起着重要作用,在糖料蔗育种中实生苗选择时建议以锤度为主,注重株高和有效茎数,茎径以中至中大茎为主;在过去的几十年中广西甘蔗育种者非常注重糖分性状的改良,并取得了巨大成就。

分类号: S566.1

  • 相关文献

[1]12个鲜食大豆数量性状的主成分和遗传距离分析. 姜永平,吴春芳,陈惠. 2007

[2]水稻早熟恢复系体细胞无性系数量性状的遗传差异. 谢戎,黄富,李耘,吴丽君,刘成元. 2004

[3]不同来源陆地棉数量性状主成分及聚类分析. 王沛政,陈爱民,阿布来提,胡保民,闫建庆. 1999

[4]低酚棉数量性状遗传的初步研究 Ⅱ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 朱乾浩. 1992

[5]糙皮侧耳品种的主成分及聚类分析. 常艳,于娟娟,韩芹芹,林毅,聂凡,蔡永萍. 2011

[6]基于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评价141份中蔗优良品系资源. 郭强,江清梅,何洪良,黎正英,梁永检,秦昌鲜,唐利球. 2024

[7]灌溉与干旱条件下甘蔗工农艺性状的相关性分析与品种抗旱性评价. 赵俊,白亚东,赵兴东,杨丽华,卢顺才,李秀梅,马云飞,李梅会,王少河,范源洪. 2016

[8]引进甘蔗种质工艺与农艺性状的相关性及聚类分析. 赵俊,吴才文,赵培方,夏红明,暂逢刚. 2012

[9]86份甘蔗种质资源工艺性状的评价. 赵勇,赵俊,昝逢刚,赵丽萍,赵培方,朱建荣,BURNER David M.,吴才文,刘家勇. 2019

[10]基于多元统计分析的甘蔗新品系适应性评价. 郭强,莫建文,江清梅,何洪良,马文清,莫勇武,唐利球. 2023

[11]基于农艺性状分级对317份甘蔗种质资源的评价. 赵勇,赵培方,胡鑫,赵俊,昝逢刚,姚丽,赵丽萍,杨昆,覃伟,夏红明,刘家勇. 2019

[12]基于主成分与聚类分析的云南甘蔗细茎野生种F_2代的抗旱性综合评价. 俞华先,周清明,安汝东,董立华,桃联安,孙有芳,郎荣斌,边芯,田春艳,经艳芬. 2018

[13]甘蔗分离群体的构建和评价. 刘新龙,吴才文,毛钧,蔡青,应雄美,马丽,陆鑫,刘家勇,赵俊,赵培方,范源洪. 2010

[14]不同基因型甘蔗种质资源的表型遗传多样性(英文). 张春雅,杨丽涛,李杨瑞. 2015

[15]24个甘蔗组合早代重演力和预测力分析. 杨荣仲,黎焕光,王伦旺,蓝桃菊,黄海荣,唐仕云,李翔,黄家雍,贤武,经艳. 2012

[16]典型相关分析在抗虫棉育种中的应用研究. 刘水东,郝德荣,何林池,周金凤,丛秀云. 2007

[17]转基因抗虫棉数量性状的典型相关和主成分分析. 郝德荣,何林池,刘水东,周金凤,丛秀云. 2006

[18]主成分分析在甜高粱育种中的应用. 李继洪,刘晓辉,李淑杰,高士杰. 2007

[19]西瓜种质资源果实主要数量性状的主成分分析. 王志强,郭松,刘声锋,郭守金,于蓉,田梅,董瑞. 2014

[20]基于全基因组重测序的杏鲍菇菌株遗传多样性与性状分析. 林俊彬,严俊杰,韩星,赵金,甘颖,苗人云,冯仁才,李斐,赖学飞,仝宗军,甘炳成. 2023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