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原核微生物分类学七十年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张玉琴
作者: 张玉琴;吕志堂;崔恒林;许学伟;阮志勇;李文均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原核微生物;分类学;微生物系统学
期刊名称: 微生物学报
ISSN: 0001-6209
年卷期: 2023 年 005 期
页码: 1724-1740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2022年和2023年分别是中国微生物学会成立70周年和《微生物学报》创刊70周年,我国原核微生物分类学研究从白手起家、跟踪模仿到逐步走上国际舞台,从跟跑、并跑到整体处于国际先进行列,部分领域领跑国际同行,并为国际同行提供微生物数据服务,也已走过了70个岁月。这些成绩的取得是我国原核微生物分类领域学者几代人努力的结果,是与国家发展、民族复兴同频共振的结果。特别是近30年,我国原核微生物分类无论从理论、方法创新还是新物种发现方面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在国际上的地位和影响力日益提高,已经逐渐成为国际原核系统分类领域的主导力量。本文本着尊重历史、客观求实的态度梳理了70年来我国在细菌和古菌分类学及相关领域的发展脉络和取得的成绩,并结合该领域最新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分类号: Q939
- 相关文献
[1]生物絮团培养过程中养殖水体水质因子及原核与真核微生物的动态变化. 夏耘,邱立疆,郁二蒙,谢骏,王广军,余德光,吉红. 2014
[2]转Bt基因对水稻内生原核微生物定殖数量效应分析. 姜楠,汪小福,徐俊锋,黄志宏,周育. 2012
[3]炭疽菌属真菌分类学研究进展. 杨友联,刘永翔,刘作易. 2011
[4]线粒体DNA的研究与应用. 熊庆,刘作易,喻子牛. 2002
[5]车轮虫病防治药物及安全性研究进展. 李鸶鸶,张洪玉,王佳迪,刘晓勇,夏磊. 2014
[6]凹尾拟鲿(Pseudobagrus emarginatus)——长江上游中国鲇类一有效种(硬骨鱼纲:鲿科)(英文). 程建丽,张鹗,张建强,杨德国. 2016
[7]中国地衣1新记录属——珐氏衣属及其新记录种(英文). 赵祥祥,胡玲,赵遵田. 2016
[8]中国亚热带锈菌补记. 庄剑云,凌金锋,徐彪. 2021
[9]乳酸菌的系统分类概况. 王阶平,刘波,刘欣,刘芸. 2019
[10]重要地下害虫东北大黑鳃金龟研究进展. 王哲,钟涛,赵彤华,许国庆. 2019
[11]棘球属绦虫分子种系发生研究进展. 李立,娄忠子,闫鸿斌,范彦雷,李建秋,殷宏,贾万忠. 2014
[12]桑黄的人工栽培与应用研究进展. 涂成荣,张和禹,范涛. 2018
[13]芽孢杆菌属Bacillus分类学研究进展. 徐靖,牛邦彦,张亚南,魏海雷,张晓霞,高淼. 2022
[14]小包脚菇属分类研究进展. 徐江,李泰辉,刘明,何焕清,肖自添. 2020
[15]植物病原细菌分类最新进展. . 2017
[16]葡萄属野生资源分类研究进展. 杨亚蒙,姜建福,樊秀彩,张颖,李民,刘崇怀. 2020
[17]一个引起玉米矮花叶病的甘蔗花叶病毒基因组全序列测定及其结构分析. 程晔,陈剑平,陈炯. 2001
[18]赤眼蜂研究综述. 王振营,何康来,白树熊. 2008
[19]意大利小麦真菌传棒状病毒与欧洲小麦花叶病毒和土传黑麦花叶病毒属同一种病毒. 杨建平,陈剑平,陈炯,程晔,M.J.Adams. 2000
[20]18S rRNA序列差异在马梨形虫分类学中的应用. 罗金,刘光远,田占成,谢俊仁,沈辉,田美媛. 2012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高蛋白鲜食型特色花生新品种蜀花8号的选育及栽培技术要点
作者:李爽;徐永菊;侯睿;张小红;朱勋路;岳福良;刘行;李文均;张小军
关键词:花生;蜀花8号;高蛋白;选育;鲜食型
-
中国微生物学会微生物资源专业委员会发展历程
作者:阮志勇;张瑞福;姜瑞波
关键词:微生物资源;中国微生物学会微生物资源专业委员会;发展历程
-
覆土栽培食用菌的微生物病害防控
作者:李沛昕;苗人云;吴波;阮志勇;何明雄
关键词:食用菌;覆土栽培;微生物病害防控;合成微生物群落
-
三酮类除草剂微生物降解的研究进展
作者:李情情;马青云;阮志勇
关键词:三酮类除草剂;对羟基苯基丙酮酸双氧化酶;生态效应;微生物降解
-
微生物资源:发掘、利用、展望与挑战
作者:阮志勇;彭楠;赵述淼
关键词:微生物资源;发掘与利用;丛枝菌根;病害防治;生物修复;培养技术
-
饲用玉米连作土壤可培养细菌多样性与肥效菌株监测
作者:车娟;江旭;周义清;张伟;阮志勇
关键词:饲用玉米;连作;细菌;微生物肥料
-
高油酸花生四川引种试验
作者:徐永菊;叶霄;侯睿;李爽;张小军;岳福良;张相琼;刘行;李文均;张小红
关键词:高油酸;花生;引种;经济学性状;农艺性状;四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