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栽培密度下杂交桑产量及其组分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左艳春

作者: 杜周和;周晓康;寇晶;陈义安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杂交桑;栽培密度;产量;组分

期刊名称: 草业科学

ISSN: 1001-0629

年卷期: 2013 年 30 卷 11 期

页码: 1796-1800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本研究通过分析桂桑优62号(Morus alba‘guiyou No.62’)在不同栽培密度(45 000、67 500、90 000、112 500株·hm-2)下枝条产量及其各部位分产量,以探索出最适合草本化栽培的密度,为建立高效桑树草本化栽培模式的研究提供基础数据。结果表明,桑树合理密植对桑枝产量影响显著,密度为112 500株·hm-2时条桑产量最高,达到61 672.50kg·hm-2,显著高于其余3个处理,草本化栽培密度以112 500株·hm-2为宜。随着栽培密度的增加,单株枝条数减少、茎秆变细、叶面积减小。桑叶是产量组成中最重要的部分,比例超过55%。各组分所占比例并未随栽培密度的增加而有显著变化,均表现为叶片比例>木质部比例>韧皮部比例。

分类号: S888.4

  • 相关文献

[1]不同栽培密度对油菜黔油28号产量的影响. 石梅,杜才富,沈奇,秦信蓉,张敏琴,雷绍林. 2010

[2]不同种植方式和密度对冀张薯8号产量的影响. 李标,雷尊国,李飞. 2014

[3]贵州不同栽培密度、氮肥施用量对黔油29号产量的影响. 张超,曾兵,罗莉斯,李大雄. 2014

[4]栽培密度对双季稻产量及群体光合特性的影响. 陈立云,肖应辉,唐文帮,敬礼恒. 2014

[5]内蒙古自治区东部旱作区不同栽培密度对啤酒大麦新品种产量的影响. 张凤英,陶玉荣,高振福,刘志萍,包海柱. 2009

[6]萝卜播期和栽培密度对产量及性状的影响. 冉茂林,曾正明,杨跃华. 2004

[7]栽培密度对高产大豆根系生长及花荚形成的影响. 赵占营,楚光红,李思忠,章建新. 2019

[8]栽培密度对湘两优900产量及主要农艺性状的影响. 于相满,古幸福,李冬娴,文嘉瑜,陈锐明,李锐. 2019

[9]栽培密度对大粒香稻瘟病发生程度及产量的影响. 李立江,王勇,罗德强,周维佳,江学海,李敏,姬广梅,蒋明金. 2021

[10]不同栽培密度对辣椒产量及病害发生的影响. 梁传静,邢丹,张爱民,王永平,吴康云. 2020

[11]栽培密度对封闭式无机基质槽培番茄的影响. 郑喜清,邸娜,崔超,纪晓贝,季延海. 2020

[12]栽培密度对杂交粳稻辽优5206产量及光合特性的影响. 梁传斌,李建国,张雪,张忠旭,姚继攀. 2020

[13]吉林省西部地区向日葵不同品种适宜栽培密度筛选. 王佰众,李洋,李晓伟,王曙文,任孝慈,何中国. 2020

[14]分蘖和密度对甜玉米产量及农艺性状的影响. 吕桂华,徐秀红,卢华兵,郭国锦. 2011

[15]不同地力条件下栽培密度对超级稻产量及养分吸收影响. 张艳峰,李冬初,刘淑军,高菊生,秦道珠,蒋小军. 2019

[16]不同栽培密度对小冬瓜新品种“黛宝”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蒙林平,康云艳,杨暹,谢大森,江彪,刘文睿. 2017

[17]氮磷肥及栽培密度对‘陇薯8号’产量的影响. 刘明霞,王一航,陆立银,谢奎忠,陈年来. 2011

[18]全粉加工型马铃薯品种陇薯7号密度试验研究. 李高峰. 2017

[19]氮肥和栽插密度对功能型水稻不同基因型的产量及抗性淀粉(RS)含量的影响. 杨树明,曾亚文,方晓东,杜娟,普晓英,杨涛,王雨辰,普正贵. 2009

[20]栽培密度对直立株型杂交稻的分蘖、叶面积指数及产量的影响. 康平德,卢义宣,李本逊,郭永梅,奎丽梅,李华慧,赵国栋. 2006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