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炭复配天然矿物对稻田土壤还原性物质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傅玺豪

作者: 傅玺豪;朱建强;范先鹏;张志毅;何绍华;倪承凡;吴茂前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稻田土壤;生物炭;调理剂;秸秆还田;还原性物质

期刊名称: 河南农业科学

ISSN: 1004-3268

年卷期: 2023 年 52 卷 011 期

页码: 75-84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探究秸秆还田后土壤氧化还原状况变化和生物炭复配天然矿物对稻田土壤还原性物质削减效果,将玉米秸秆生物炭(BⅠ)、烟草秸秆生物炭(BⅡ)与天然矿物(S)按不同比值组合成调理剂,采用盆栽的方法研究其对稻田土壤还原性物质总量,活性还原性物质、亚铁离子(Fe2+)、亚锰离子(Mn2+)含量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水稻苗期—分蘖期,秸秆还田可提高土壤还原性物质含量,RS处理(秸秆还田)还原性物质总量、活性还原性物质和Fe2+含量平均值分别比CK(秸秆不还田)提高1.18 cmol/kg、1.83 cmol/kg、194.22 mg/kg.玉米秸秆生物炭对土壤还原性物质降低效果优于烟草秸秆生物炭.其中,S5BⅠ5(S∶BⅠ=5∶5)、S3BⅠ7(S∶BⅠ=3∶7)、S0BⅠ10(S∶BⅠ=0∶10)还原性物质总量和活性还原性物质含量平均值分别比RS降低0.13~0.20、0.23~0.60 cmol/kg;S3BⅠ7的Fe2+平均含量比RS处理降低110.41 mg/kg;除S3BⅡ7(S∶BⅡ=3∶7)外,玉米秸秆生物炭和烟草秸秆生物炭及其与天然矿物复配比RS处理水稻根系附近土壤溶液Fe2+含量降低幅度在29.78~54.60、8.58~33.57 μg/kg.不同复配调理剂处理土壤溶液平均pH值比RS处理提高了0.06~0.29.S3BⅠ7处理有效穗数和实粒质量比RS提高了4.0个/穴、12.4 g/穴.综上所述,秸秆还田会提高水稻生育前期土壤还原性物质含量,生物质炭与天然矿物复配可以有效降低土壤还原性物质含量和Fe2+产生速率,改善土壤溶液酸碱度,最终提高水稻有效穗数和产量.其中玉米秸秆生物炭改善效果优于烟草秸秆生物炭,并且玉米秸秆生物炭与天然矿物以7∶3复配具有最好的效果.

分类号: S156

  • 相关文献

[1]不同理化调控措施缓解麦秸对水稻生长负面效应. 赵亚慧,贺笑,王宁,赵颖,杨四军,周枫,于建光. 2020

[2]生物炭对农田土壤细菌群落多样性影响的PCR-DGGE分析. 何莉莉,杨慧敏,钟哲科,公丕涛,刘玉学,吕豪豪,杨生茂. 2014

[3]秸秆发酵还田提升土壤腐殖质含量与品质. 范如芹,周运来,李赟,卢信,刘丽珠,张振华. 2019

[4]施用生物炭6年后对稻田土壤酶活性及肥力的影响. 许云翔,何莉莉,刘玉学,吕豪豪,汪玉瑛,陈金媛,杨生茂. 2019

[5]施用生物炭和秸秆还田对华北农田CO_2、N_2O排放的影响. 刘杏认,张星,张晴雯,李贵春,张庆忠. 2017

[6]不同水肥措施下华北露地菜地氮淋溶特征. 杨荣全,谢立勇,郑益旻,李明,魏娜,李迎春,巨晓棠,郭李萍. 2021

[7]秸秆生物炭还田应用及环境风险综述. 刘笑生,陆海鹰,崔红标,胡友彪. 2018

[8]秸秆还田方式对水稻田土壤理化性质及水稻产量的影响. 周运来,张振华,范如芹,钱晓晴,罗佳,卢信,刘宇锋,刘丽珠. 2016

[9]生物炭和秸秆对华北农田表层土壤矿质氮和pH值的影响. 张星,刘杏认,林国林,张晴雯,张庆忠,王琴. 2016

[10]秸秆还田及添加生物炭对黑土玉米生长季N2O排放的影响. 张楠,潘仕球,乔云发,朱保国,苗淑杰. 2022

[11]生物炭和秸秆还田对华北农田玉米生育期土壤微生物量的影响. 张星,刘杏认,张晴雯,张庆忠,任建强. 2015

[12]化肥减施下有机物料对砂姜黑土有机碳组分和养分含量的影响. 吴萍萍,王静,李录久,汪霄. 2022

[13]施用生物炭和秸秆还田对农田温室气体排放及增温潜势的影响. 高尚洁,刘杏认,李迎春,柳晓婉. 2024

[14]长期深窄沟排渍对冷浸田地下水位、土壤化学特性及水稻籽粒品质的影响. 王飞,林诚,李清华,方宇,林新坚,刘玉洁,刘启鹏,林丽红. 2015

[15]基于不同类型冷浸田的有机无机物料改良剂增产效应研究. 王飞,林诚,李清华,何春梅,林新坚. 2017

[16]石灰与秸秆配施对冷浸田水稻产量与土壤特性的影响. 侯文峰,李小坤,王思潮,汪金平,徐祥玉,熊又升,丛日环. 2015

[17]翻压紫云英对稻田土壤还原物质变化特征及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 常单娜,刘春增,李本银,吕玉虎,潘兹亮,高嵩涓,曹卫东. 2018

[18]球形赖氨酸芽孢杆菌WH07对潜育化水稻土的改良效果和土壤微生态的影响. 王麒,李奎,彭成林,罗治华,陈涛,易菊平,龚艳,胡洪涛. 2024

[19]长期深窄沟排水对冷浸田土壤脱潜特性及水稻产量的影响. 林诚,李清华,王飞,刘启鹏,林丽红,何春梅,钟少杰. 2016

[20]不同栽培和灌溉方式对冷浸稻田还原性物质及水稻生长的影响. 罗尊长,肖小平,余崇祥,洪曦,孙耿,唐海明. 2014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