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改进ILC的蛋白酶发酵过程pH值控制方法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赵海清

作者: 赵海清;王博;朱湘临;朱熀秋;郝建华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海洋蛋白酶;pH值;迭代学习控制(ILC);人工鱼群算法(AFSA)

期刊名称: 传感器与微系统

ISSN: 2096-2436

年卷期: 2020 年 02 期

页码: 7-10

收录情况: CSCD

摘要: 针对海洋蛋白酶(MP)发酵过程中,产酶菌株YS—80酸碱度难以稳定控制在最优范围内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改进迭代学习控制(ILC)的pH值控制方法。分析MP发酵过程动力学模型,确定控制变量;对BP神经网络进行训练和测试,得出迭代学习控制器的增益参数与控制误差之间的映射关系,采用优化后的人工鱼群算法(AFSA)实现增益参数的动态跟踪;建立MP发酵过程pH值迭代学习控制模型,解决YS—80产酸曲线和生长曲线未知的难题。仿真结果表明:该控制方法对基质浓度、菌体浓度的跟踪误差小于0. 669 g/L,对相对酶活的跟踪误差小于0. 98%,鲁棒性与响应速度良好。

分类号: TP18`TQ925

  • 相关文献

[1]基于改进PSO-RBFNN的海洋蛋白酶发酵过程软测量. 朱湘临,凌婧,王博,郝建华,丁煜函. 2018

[2]人工寄主卵中饲料pH值与拟澳洲赤眼蜂寄生和发育的关系. 钟连胜,张菊兰. 1989

[3]激素配比和pH值对蓝莓试管苗增殖生长的影响. 张舵,杨艳敏,魏永祥,刘成,王莉,魏鑫,刘有春. 2015

[4]田坝村典型茶园土壤调查分析. 曹雨,周国兰. 2010

[5]生物炭对幼龄茶苗生长的影响. 陈娟,高秀兵,郭燕,杨春,胡伊然,王家伦. 2016

[6]滴灌液pH和氮素浓度对滴灌生物肥菌种存活的影响研究. 柴付军,李铁仁,曾胜和,魏亚新,程鸿. 2010

[7]红茶通氧发酵过程中发酵叶相变化分析. 潘科,沈强,申东,杜晓. 2014

[8]兰州市周郊土壤盐分含量及特点. 张继娜,张建旗,杨虎德,吴永华,孙燕. 2008

[9]蔬菜无土栽培基质初步筛选研究. 焦永刚,石琳琪,董灵迪,郭敬华,曹彩霞. 2010

[10]新建茶园土壤pH改良技术——以豫北卢仝茶园为例. 赵兴华,燕树锋,刘海芳,贾永贵. 2016

[11]培养基组分及pH值对高丛越橘花粉萌发的影响. 杨夫臣,秦仲麒,李先明,涂俊凡,朱红艳,伍涛. 2015

[12]土壤pH值与十字花科作物根肿病相互关系研究. 黄蓉,黄瑞荣,胡建坤,华菊玲,闵跃中. 2015

[13]纤维素降解菌群构建及其降解能力的初步研究. 施林林,严慧霞,王海候,陆长婴,周新伟. 2012

[14]日粮不同种类脂肪酸对青壳Ⅱ号蛋鸭蛋黄胆固醇含量和肌肉pH值的影响. 刘玮孟,卢立志,石放雄,张静,弓彦,田勇. 2010

[15]苏南丘陵地区紫花苜蓿品种引进筛选及石灰施用效果试验. 傅反生,吉沐祥,储国良,丁剑英,刘亚柏,王敬根,花卫华,王全洪. 2007

[16]2种沿海滩涂植物耐盐碱性状分析. 张健,李敏,李玉娟,陈惠. 2011

[17]江苏沿海盐碱地土壤电导率与pH值的关系. 张健,李敏,李玉娟,谈峰. 2013

[18]不同培养条件对捕食性真菌Duddingtonia flagrans生长的影响. 李军燕,杨晓野,王瑞,杨莲茹,邓侨,罗晓平. 2015

[19]乳酸菌发酵紫薯最佳发酵工艺条件研究. 吴兴壮,张华,张晓黎,付欣,李长义,崔超. 2013

[20]不同pH值下蜂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耐药株的抑菌效果. 艾予川,许兵红,曾莉萍,张佑宏,杨小林. 2004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