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莓杂交后代主要性状遗传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韦玉艳

作者: 韦玉艳;杨洁;王丽娟

作者机构:

关键词: 草莓;杂交后代;性状;遗传

期刊名称: 天津农业科学

ISSN: 1006-6500

年卷期: 2024 年 007 期

页码: 7-12

摘要: 为草莓育种提供基础依据,以杂交后代2022-9为试材,采用随机区组设计,对其主要生物学和果实性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生物学性状方面,叶绿素a、叶绿素b、总叶绿素、类胡罗卜素和花瓣数的中亲优势均为正向,后代果实有增大的趋势,叶形指数、叶绿素a和花瓣数的变异系数较大,分别为29.20%、15.06%和13.67%,变异丰富,叶柄绒毛着生状态和花瓣形状与母本一致,叶密度、叶片形状、花序着生状态趋双亲遗传,其余均趋于父本遗传;果实性状方面,可溶性糖、可滴定酸优于双亲存在超亲遗传趋势,单果质量的变异系数较高,为32.95%,果面颜色和种子着生状态表现与双亲一致,风味和质地趋母本遗传,其余均趋于父本遗传。经多样性分析可知,风味(C14)的多样性指数最高,变异类型丰富。经主成分分析可知,提取的3个主成分为第一主成分(F1)叶绿素和酸度因子、第二主成分(F2)外观和甜度因子、第三主成分(F3)贮藏因子,且叶绿素和可溶性糖对综合模型的贡献较大。综合分析,2022-9表现出良好的杂种优势,遗传传递力强,遗传多样性丰富,生物学和果实性状主要呈现高亲,即父本遗传,具有较高的培育价值。

分类号: S668.4

  • 相关文献

[1]"紫龙"与"武鸣-4"火龙果杂交后代果实主要性状遗传倾向的初步研究. 韦蒴曈,陆贵锋,李祯英,梁桂东,黄黎芳,邓海燕,武志江,黄凤珠. 2021

[2]砂梨和白梨系统良种杂交育种研究初报. 王宏伟,王然. 2009

[3]杏主要经济性状遗传分析. 徐铭,刘威生,王爱德,章秋平,刘宁,张玉萍,张玉君,马小雪,刘硕. 2020

[4]中国李F1代果实经济性状遗传分析. 徐铭,刘家成,郁香荷,刘硕,章秋平,刘宁,张玉萍,刘威生. 2023

[5]‘红玉’ב金冠’苹果杂交后代果实糖酸组分遗传分析. 闫忠业,伊凯,刘志,王冬梅,吕天星. 2017

[6]玉米雌穗主要数量性状遗传特性分析. 李成,王瑞莲,王学敏,王艺瑄,王兆娟,许有光,康洪彪,杨毅成. 2018

[7]唐菖蒲遗传性状分析. 邵小斌,赵统利,朱朋波,汤雪燕,孙明伟,王江英. 2019

[8]茄子苗期若干耐低温性相关性状的遗传分析. 阎世江,张继宁,刘洁. 2020

[9]冬小麦与天蓝偃麦草远缘杂交的回交世代中几个主要性状的遗传表现. 畅志坚,赵怀生,李生海. 1993

[10]水稻花药培养技术在新品种选育中的利用. 李大林,张云江,付永明. 2001

[11]花培籼粳交恢复系泸恢7姊妹系间表型及遗传差异比较. 谢戎. 1997

[12]俄罗斯亚麻资源研究现状和进展. 吴广文. 2008

[13]花培籼粳交恢复系泸恢17姊妹系间表型及遗传差异比较. 谢戎,况浩池,王贵雄. 1997

[14]苦瓜若干经济性状的遗传特点观察. 张玉灿,李洪龙,黄贤贵,李祖亮,张伟光. 2006

[15]7个草莓新品种(系)性状及生产特性. 吴伟民,马鸿翔,戴子林,陈秀兰,余桂红,李晓刚. 2002

[16]早熟草莓新品种石莓4号. 杨莉. 2004

[17]我国草莓品种更替的性状演变. 马鸿翔,段辛楣,戴子林,陈秀兰,顾军. 1996

[18]早熟无核葡萄新品种-岳红无核. 赵文东,马丽. 2014

[19]制干鲜食兼用枣新品种-鲁枣5号. 单公华. 2012

[20]富士杂交后代果实内在品质性状的遗传. 刘志,伊凯,王冬梅,杨巍,杨锋,张景娥. 2004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