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玉米生产驱动因素贡献份额分析 -基于埃塔平方法(η2)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李婷婷

作者: 李婷婷;李文娟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玉米;生产;影响因素;贡献份额;埃塔平方法(η2)

期刊名称: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ISSN: 1005-9121

年卷期: 2022 年 43 卷 001 期

页码: 60-70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 CSSCI

摘要: [目的]从气象、生产投入、社会经济、技术进步、政策五个方面对玉米生产的驱动因素进行定量分析,明确不同驱动因素对玉米生产的影响程度.[方法]文章采用埃塔平方法(η2)对1978—2018年玉米生产数据进行分析,分别对全国和两大主产区建立全因素模型和局部因素模型群,测算各组因素的贡献份额.[结果](1)在全国全时段模型群中,技术进步因素对我国玉米生产的独立贡献份额最大,为2.71%,生产投入和社会经济因素次之,而政策因素的贡献份额最小.多因素的交互作用中,贡献份额最为突出的是由气象、生产投入、社会经济和技术进步四大因素组成的模型,对我国玉米生产交互贡献了19.78%.(2)在全国分时段模型群中,社会经济因素的贡献份额始终最大,对全国玉米的贡献作用最为显著.多因素的交互作用中,气象、生产投入、社会经济和技术进步因素组合模型的交互贡献份额在除20世纪80年代外均表现为最大,而1980时段气象、社会经济、技术进步和政策因素的交互贡献份额最大,为10.28%.(3)在分区域全时段模型群中,北方春玉米区的气象因素独立贡献份额最大,政策因素最小,而黄淮海夏玉米区的生产投入因素独立贡献份额最大,技术进步因素最小.多因素的交互作用中,北方春玉米区的气象、生产投入、社会经济和技术进步因素的交互贡献份额最大,而黄淮海夏玉米区的生产投入、社会经济、技术进步和政策因素的交互贡献份额最大.[结论]在全国全时段中,技术进步、生产投入和社会经济因素对玉米生产影响显著,气象和政策因素的影响效应在多个因素的相互作用中有所削弱;在不同时段中,社会经济、技术进步因素的驱动作用始终较大,其中社会经济的驱动作用最为显著;不同区域受驱动因素的影响存在一定的差异,要因地制宜进行合理的玉米生产.

分类号: F323%S513

  • 相关文献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