鄱阳湖表层沉积物中砷及重金属赋存形态及其潜在生态风险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张大文

作者: 张大文;罗林广;张莉;魏益华;唐利锋;陈云霞

作者机构: 江西省农业科学院农产品质量安全与标准研究所

关键词: 重金属;赋存形态;生态风险;鄱阳湖

期刊名称: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ISSN: 1004-8227

年卷期: 2014 年 23 卷 08 期

页码: 1132-1138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重金属污染是水体沉积物污染的主要问题之一,研究沉积物中重金属元素的赋存形态,探索水体中重金属的来源,可以为水体重金属污染治理修复提供理论基础。采用BCR三步连续提取法对鄱阳湖枯水期表层沉积物中As和7种重金属元素(Cd、Co、Cr、Cu、Ni、Pb和Zn)的赋存形态进行了研究,并基于重金属风险评价代码(Risk Assessment Code,RAC)方法评估了鄱阳湖表层沉积物中的As和7种重金属元素的潜在生态风险。结果表明,鄱阳湖表层沉积物中As、Co、Cr、Cu、Ni和Zn主要以残渣态的形式存在(61.60%~85.18%);Pb主要以残渣态(50.97%)和铁锰氧化物结合态(41.02%)为主要的赋存形态,其可提取态所占比例为49.03%,具有较高的二次释放潜力;Cd的赋存形态主要以弱酸提取态(41.60%)和铁锰氧化态(27.19%)为主,其可提取态所占比例高达77.49%,潜在生态风险较大。RAC分析结果表明,鄱阳湖表层沉积物Cd的生态风险整体上位于高风险,需要加强对鄱阳湖Cd污染的关注。所有站点Cr的弱酸提取态所占比例均低于1%,表明鄱阳湖Cr污染的生态风险为无风险,As、Ni和Pb属于低风险,而Cu、Co和Zn位于低风险至中等风险。

分类号: X524`X824

  • 相关文献

[1]生物炭负载铁前后对复合污染土壤中Cd、Cu、As淋失和形态转化的影响研究. 吴萍萍,李录久,李敏. 2017

[2]不同有机物料对灌漠土重金属累积特征及作物效应的影响. 宋姿蓉,俄胜哲,袁金华,贾武霞,曾希柏,苏世鸣,白玲玉. 2019

[3]水稻重金属污染研究进展. 牟仁祥,陈铭学,朱智伟,应兴华. 2004

[4]鄱阳湖丰水期悬浮颗粒物重金属的空间分布格局. 张莉,袁丽娟,张大文,罗林广,魏益华. 2017

[5]基于背角无齿蚌生物监测鄱阳湖和微山湖的重金属污染. 郑浩然,陈修报,刘洪波,姜涛,杨健. 2021

[6]西兰花基地土壤环境质量与生态风险评价. 许俊丽,吕晓男,邓勋飞,任周桥,麻万诸,陈晓佳. 2010

[7]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下降雨径流重金属Cd的生态风险分析. 师荣光,郑向群,孙玉芳,张宏斌,赵欣,李晓华. 2013

[8]近海海水和表层沉积物重金属污染与生态风险评价——以海南新村港为例. 巩慧敏,刘永,肖雅元,李纯厚. 2018

[9]太湖港农场菜地土壤重金属含量特征与风险评价. 刘波,陶林,龙世方,黄芬肖,朱建强,周建利,朱奇宏,黄道友. 2019

[10]黔东南州黎平县耕地土壤重金属生态风险的评价. 陈晓燕,刘桂华,范成五,瞿飞,秦松. 2019

[11]不同母质土壤重金属含量与生态风险评价. 瞿飞,文林宏,范成五,刘桂华,秦松. 2020

[12]湘潭县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及生态风险评价. 刘瑞雪,乔冬云,王萍,安毅,霍莉莉. 2019

[13]个旧矿区周边水稻土重金属生态风险及预警. 邓晓霞,邹艳虹,陈璐,张文波,杜丽娟,米艳华,段红平. 2016

[14]成都平原北部水稻土重金属含量状况及其潜在生态风险评价. 喻华,冯文强,王正银,涂仕华. 2013

[15]中国近海沉积物中重金属的变化特征和生态风险评估. 徐亚岩,柏育材,纪炜炜,阮雯,郑亮,王云龙. 2019

[16]三峡库区土壤重金属污染评价及其来源. 罗友进,韩国辉,余端,李燕,廖敦秀,谢永红,魏朝富. 2018

[17]羊肚菌种植区重金属污染评价及膳食健康风险分析. 曾庆兰,吴迪,杨珍,普福敏,向美,刘晓媛. 2023

[18]基于蒙特卡洛模拟的兰州银滩湿地公园沉积物重金属污染特征及风险评价. 李旭,李军,李开明,焦亮,臧飞,毛潇萱,脱新颖,台喜生. 2024

[19]新疆温宿县土壤重金属含量分布及污染风险评价. 付彦博,窦晓静,赖宁,黄建,王新勇,王治国. 2016

[20]基于特定源-风险评估模型的兰州黄河风情线绿地土壤重金属污染优先控制源分析. 李军,李旭,李开明,焦亮,台喜生,臧飞,陈伟,脱新颖. 2024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