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炭改良棉花-甜菜间作土壤理化性质与盐分效果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王小芳

作者: 王小芳;李毅;姚宁;刘洪光;樊向阳;张选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棉花-甜菜间作;生物炭;土壤pH值;有机质;土壤含盐量

期刊名称: 农业机械学报

ISSN: 1000-1298

年卷期: 2022 年 53 卷 004 期

页码: 352-362

收录情况: EI ;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土壤盐渍化问题已成为制约新疆地区农业发展的主要因素,近年来生物炭在改良土壤方面发挥了极大优势.为研究不同生物炭施用量对土壤理化性质以及盐分分布的影响,于2018-2020年在新疆地区开展生物炭改良盐碱土试验,种植作物为棉花-甜菜间作,模式为当地传统"一膜两管四行"栽培模式.2018年试验设置4个生物炭水平,分别为0、10、50、100 t/hm2o 2019年增加设置25 t/hm2.综合分析2018年和2019年的试验结果,2020年生物炭施用量调整为0、10、25、30t/hm2.生物炭混合深度为30 cm.在作物的不同生育期对各个处理不同剖面深度取土测定电导率、pH值和有机质含量,分析不同生物炭施用量对土壤pH值、有机质和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生物炭显著降低生育初期和生育末期0~30 cm 土层的pH值,且降低幅度与生物炭施用量成正比.生物炭对30~40 cm 土层的pH值有降低作用,但效果不显著.因生物炭自身有机质丰富,生物炭施用10~100 t/hm2可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31.8%~135.8%.土壤含盐量在垂直方向上,表现出浅层大、深层小的一致性规律;在水平方向上,膜间土壤含盐量大于滴头附近的土壤含盐量.与对照处理相比,生物炭处理增加了 0~10 cm、0~40 cm和0~100 cm深度的加权平面含盐量,3年分别增加13.9%~79.2%、6.6%~133.6%和4.7%~103.5%.施用生物炭后可促进盐分淋洗,当施用量为10、25t/hm2时,脱盐率为14.7%~22.3%,较其他生物炭处理高.综合考虑盐分淋洗和生物炭施用的经济成本,生物炭适宜用量推荐为10 t/hm2.

分类号: S161.4

  • 相关文献

[1]粮草轮作对北疆平原荒漠灌区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张荟荟,张学洲,梁维维,阿斯娅·曼力克,朱昊,热娜,李学森. 2021

[2]土壤环境对蓝莓生长的影响. 才丰,崔英宇,杨玉春. 2013

[3]海南胡椒优势区土壤pH值与养分肥力指标的相关性分析. 祖超,邬华松,谭乐和,鱼欢,杨建峰,李志刚,唐宏亮. 2012

[4]海南杧果主产区果园土壤pH值和有机质分布特征及其与土壤养分的关系. 冯焕德,朱敏,汪秀华,陈业渊. 2025

[5]减磷加炭对北疆灌区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邢东建,杨卫君,贺佳琪,魏海鹏,贾永红,惠超,李永昊. 2021

[6]秸秆还田方式对水稻田土壤理化性质及水稻产量的影响. 周运来,张振华,范如芹,钱晓晴,罗佳,卢信,刘宇锋,刘丽珠. 2016

[7]不同改良措施下灌溉咸水的滨海粘重土壤水盐动态. 贺宏达,张余良,王正祥,王艳,廉晓娟. 2012

[8]盐胁迫对油葵根系活力和幼苗生长的影响. 陈炳东,黄高宝,陈玉梁,裴怀弟,崔云玲,岳云. 2008

[9]油葵含油率及脂肪酸组成与土壤盐含量的关系. 陈炳东,岳云,黄高宝,贾秀萍,车宗贤,裴怀第. 2007

[10]天津滨海盐碱地土壤含盐量测定方法的研究. 王立艳,潘洁,于彩虹,陆文龙,程文娟,肖辉. 2011

[11]人工神经网络在土壤含盐量预测中的应用. 宰松梅,郭冬冬,温季. 2010

[12]复合改良物料对滨海盐土的改土降盐效果与综合评价. 张晓东,李兵,刘广明,孙建平,鲁雪林,王秀萍. 2019

[13]施用钙肥对盐碱地花生开花期后土壤水分、盐分和速效养分运移的影响. 许婷婷,石程仁,张智猛,张冠初,慈敦伟,丁红,袁光,戴良香. 2019

[14]棉花耐盐基因表达谱与耐盐相关基因的克隆研究. 王俊娟,宋丽艳,樊保香,王德龙,张丽娜. 2010

[15]盐分对土壤水分传感器测量精度的影响及适用性评价. 胡慧玲,王峰,冯泉清,韩其晟,宁慧峰,李小刚,王景雷. 2023

[16]苏北滨海盐渍土土壤基本性质及其对中山杉生长的影响. 郑旭,赵文静,刘兴满,张康,王文成,秦波,唐罗忠. 2023

[17]盐胁迫对水稻生育时期和农艺性状的影响. 李洪亮. 2010

[18]盐渍化条件下棉花成苗及水盐分析. 忠智博,何帅,张万恒,周建伟,郑国玉,马军勇,程鸿,石聪,张欣. 2023

[19]吉林省西部草原的农业气候特点及土壤盐分动态规律. 徐安凯,姜健,赵明清,齐宝林,王志锋,李树生,赵云鹏,马锴. 1996

[20]土壤电导率的快速测量(EM38)与数据的研究应用. 李淑敏,李红,周连第. 200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