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连作土壤线虫群落结构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王进闯
作者: 王进闯;王敬国
作者机构:
关键词: 连作;大豆;线虫群落;T-RFLP;定量PCR
期刊名称: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ISSN: 1008-505X
年卷期: 2015 年 21 卷 04 期
页码: 1022-1031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目的】由根系活动引起的根际微生态系统的改变,特别是病原生物数量的增加是导致作物产生连作障碍的主要因素。其中,植生性病原线虫的危害是大豆连作障碍产生的重要原因之一。由于植生性病原线虫的存在往往受到其它营养类型线虫的影响,因而从线虫群落结构进行分析,不仅可以更好地反映不同营养类型的线虫之间的相互关系,而且能全面了解土壤的健康状况。本文利用末端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T-RFLP)和实时荧光定量PCR(q PCR)等分子生物学的方法,比较短期连作和长期连作线虫群落的差异,揭示长期连作大豆土壤线虫群落的变化规律,理解线虫群落与植物健康的关系,阐明线虫群落的变化在大豆连作障碍中的作用。【方法】首先,基于16sr DNA的T-RFLP指纹图谱,分析土壤中线虫的物种丰富度和不同大小的末端限制性片段(T-RF)的相对丰度。然后,通过构建克隆文库和系统发育树,鉴定T-RF片段对应的线虫种类。最后,利用q PCR,采用绝对定量的方法确定线虫群落的大小。【结果】线虫的物种丰富度随着连作年限的增加呈逐渐降低的趋势。第1年物种丰富度最高,第3年的丰富度显著低于第1年,之后逐渐降低,9年之后保持不变。大豆根际土中共检测到16个TRF,且大多数T-RF能从克隆文库中鉴定。其中,食细菌线虫(Acrobeloides)是最为丰富的线虫种类。在连作2~3年后,植物寄生线虫相对丰度增加,而在连作后期,植物寄生线虫相对丰度减少。非度量多维尺度分析(NMDS)示,第1年线虫群落与其余年限分开,而第2和第3年聚集较近,而连作9、11和13年后聚集较近。另外,线虫群落结构与p H、土壤有机质(SOM)、速效磷(AP)、细菌数量和真菌数量相关。线虫群落总丰度呈先增后降的趋势,最高值出现在第6年。线虫的基因拷贝数与土壤NH+4和染料木因浓度呈显著正相关,而与NO-3和细菌的基因拷贝数呈显著负相关。【结论】大豆根际土壤中,线虫群落丰度在连作第2~3年下降最为明显,到第6~9年有一定的恢复,但不能完全修复。大豆种植为第一,基线虫属(556 bp)丰度最高。土壤功能正常,连作第2~3年后,摄食性线虫(555 bp、558 bp、560 bp等)丰度增加,线虫浸染机会增加。
分类号: S565.1`S154.386
- 相关文献
[1]不同比例氮、磷、钾配合施用对白浆土区连作大豆生育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张喜林,周宝库,高中超,刘颖,王始峰,李树南,张艳. 2010
[2]轮作和连作对大豆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郑慧,杨继峰,董汉文,王雪娇,张静媛,朱知运,苏二虎,李强. 2016
[3]不同种植方式大豆根际土壤细菌多样性分析. 王芳,陈井生,刘大伟. 2018
[4]赤峰地区大豆连作年限的影响定位研究. 正月,李峰,周学超,秀梅,娜日娜,赵广军,丁素荣. 2020
[5]大豆长期连作施肥白浆土中锰营养的研究. 王永. 2004
[6]大豆连作、轮作对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影响的研究进展. 孟凡钢,张鸣浩,饶德民,张伟,邱强,赵婧,闫晓艳,姚丽颖. 2017
[7]大豆在不同轮作体系下的土壤微生物研究概况. 陈乃实,王振,王丝语,姜晓明,刘念析. 2021
[8]不同茬口对大豆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马子竣,孙继英,汝甲荣,王怀鹏,刘玲玲. 2020
[9]大豆连作条件下土壤环境的变化及其危害. 王金龙,徐冉,王彩洁,撒得山. 2005
[10]大豆连作障碍及调控技术研究进展. 汪立刚,沈阿林,孙克刚,武继承. 2001
[11]不同连作年限对大豆根际土壤养分的影响. 孙磊. 2008
[12]长期不同种植模式对东北黑土微生物群落结构与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郭金瑞,宋振伟,朱平,高洪军,彭畅,邓艾兴,张卫建. 2016
[13]不同作物茬口对连作大豆产量及农艺性状的影响. 薛庆喜,杨思平,张玉春,官学凯,杨军,陈良. 2009
[14]大豆连作下土壤环境条件变化的概述. 王金龙,徐冉,陈存来,王彩洁. 2000
[15]河西荒漠灌区不同耕作方式对作物产量的影响. 陈伟,孙建好,赵建华. 2012
[16]红壤旱地和水田土壤用量对线虫分离效果的影响. 王楠,陈小云,刘满强,李大明,王明伟. 2015
[17]蚓粪和益生菌配施对设施番茄地土壤线虫群落的影响. 申飞,郭瑞,朱同彬,李辉信,刘满强,胡锋,赵荷娟,焦加国. 2016
[18]轮作对甘薯地线虫群落组成及多样性的影响. 彭德良,曾昭海,武保悦,金风柱,胡跃高. 2006
[19]有机无机肥配施对菠萝蜜种植土壤线虫群落的影响. 苏兰茜,白亭玉,鱼欢,赵青云,吴刚,谭乐和. 2020
[20]耕作制度对甘薯地土壤线虫群落结构的影响. 彭德良,曾昭海,武保悦,金凤柱,胡跃高. 2008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轮作影响土壤磷有效性的研究进展
作者:侯梅芳;寇枘;岳政府;邹雨坤;王进闯;刘贝贝;张俏燕;李勤奋
关键词:轮作;土壤理化性质;土壤磷形态;土壤微食物网;磷有效性
-
土壤有机碳组分和微生物群落对有机管理的响应
作者:韩兴秀;李勤奋;王进闯
关键词:有机管理;有机碳组分;土壤微生物群落;磷脂脂肪酸
-
基于宏基因组学方法分析化肥减施对热带地区菜地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影响
作者:黄锐;王进闯;陈淼;李勤奋
关键词:热带地区;宏基因组;化肥减量;有机肥;微生物群落
-
利用全基因组关联分析挖掘粳稻直链淀粉含量调控基因
作者:郑洪亮;孙世臣;丁国华;王彤彤;赵宏伟;王敬国;刘化龙;韩笑;邹德堂;来永才
关键词:粳稻;直链淀粉含量;GWAS;候选基因
-
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磷有效性和溶磷细菌群落结构的影响
作者:王敦刚;张俏燕;曹文超;周广帆;王进闯
关键词:土地利用;有机管理;phoD功能微生物;土壤速效磷;酸性磷酸酶
-
水稻维生素B_6与SSR标记的关联分析
作者:孙茂霖;孙健;石尚;刘化龙;郑洪亮;赵宏伟;谢冬微;王敬国;邹德堂
关键词:水稻;维生素B6;SSR标记;关联分析
-
食用菌菌渣基质化利用研究进展
作者:刘景坤;吴松展;程汉亭;李光义;李叶;王进闯;李勤奋
关键词:食用菌;菌渣;基质化;营养元素;理化性质;土壤改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