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南海中南部渔场灯光罩网渔获物组成及渔获率时空分布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粟丽

作者: 粟丽;陈作志;张鹏;李杰;王欢欢;黄佳兴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灯光罩网;渔获物组成;渔获率;南海中南部渔场

期刊名称: 南方水产科学

ISSN: 2095-0780

年卷期: 2018 年 05 期

页码: 11-20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根据2017年南海中西部上升流区渔场、南沙东北部岛礁区渔场春季和秋季灯光罩网生产数据,对南海中南部两大渔场的灯光罩网渔获物组成、主要渔获种类生物学特性及渔获率分布等进行了分析。2个季节共鉴定出69种渔获物,其中上升流区渔场春季36种、秋季38种,岛礁区渔场春季35种、秋季43种。上升流区渔场春季优势种(IRI>1 000)为鸢乌贼(Symplectoteuthis oualaniensis)、细鳞圆鲹(Decapterus macarellus)和鲯鳅(Coryphaena hippurus),秋季为鸢乌贼、长体圆鲹(D.macrosoma)、圆舵鲣(Auxis tapeinosoma)、日本乌鲂(Brama japonica)和扁舵鲣(A.thazard);岛礁区渔场春季优势种为鸢乌贼和细鳞圆鲹,秋季为鸢乌贼和扁舵鲣。上升流区渔场春季平均渔获率为179.64 kg·h~(–1),秋季为553.41 kg·h~(–1);岛礁区渔场春季为94.55 kg·h~(–1),秋季为382.46kg·h~(–1)。春秋两季主要渔获种类胴长(叉长或体长)和体质量分布存在较大差异,且多数种类幼鱼所占比例较高,为确保南海渔业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应重视幼鱼保护。

分类号: S932.4

  • 相关文献

[1]南海北部深海区灯光罩网渔获物组成及渔获率的时空分布. 粟丽,陈作志,张魁,张俊,王新星. 2018

[2]月相对南海灯光罩网鸢乌贼渔获率的影响分析. 晏磊,张鹏,杨吝,杨炳忠,陈森,李亚男,谭永光. 2015

[3]南海南沙群岛灯光罩网渔场金枪鱼科渔获种类、渔获率及其峰值期. 张衡,吴祖立,周为峰,靳少非,张鹏,晏磊,陈森. 2016

[4]1998年机帆船伏休监测调查报告. 俞连福,林龙山. 1999

[5]长江上游干流三层流刺网渔获物结构研究. 田辉伍,何春,刘明典,段辛斌,刘绍平,陈大庆. 2016

[6]中西太平洋金枪鱼围网渔获物组成分析. 林龙山,丁峰元,程家骅. 2005

[7]毛里塔尼亚海域经济渔获物种类组成及主要渔获物的生物学特征. 郁岳峰,张勋,冯春雷,周爱忠. 2008

[8]海州湾双船有翼单囊拖网渔获物组成及选择性分析. 许庆昌,李显森,孙珊,樊钢洲,逄志伟,尤宗博. 2019

[9]中东太平洋金枪鱼延绳钓渔获物组成分析. 李显森,戴芳群,孙珊,王凤臣,徐玉成,李桥,金显仕. 2004

[10]光诱罩网沉降性能对鸢乌贼渔获率的影响. 晏磊,李杰,杨炳忠,张鹏. 2018

[11]基于GAM模型分析水温垂直结构对热带大西洋大眼金枪鱼渔获率的影响. 杨胜龙,张忭忭,唐宝军,化成君,张胜茂,范秀梅,戴阳,冯春雷. 2017

[12]南海北部马面鲀渔获率初步研究. 郭禹,陈国宝,于杰,李斌,王东旭. 2016

[13]北部湾中国枪乌贼生物学特征及资源状况变化的初步研究. 李渊,孙典荣. 2011

[14]南海北部陆架区海域科鱼类的分布. 陈国宝,李永振. 2003

[15]南印度洋长鳍金枪鱼渔获率与水深温度关系研究. 谢笑艳,汪金涛,陈新军,陈丕茂. 2021

[16]南黄海族小黄鱼昼夜渔获率差异的统计学分析. 严利平,林龙山,张寒野,王大弟. 2008

[17]南海主要珊瑚礁科鱼类的组成与分布. 陈国宝,李永振. 2005

[18]东海区电脉冲与桁杆虾拖网渔获比较研究. 李惠玉,张翼,戴阳,刘尊雷. 2022

[19]北部湾剑尖枪乌贼生物学特征及资源状况变化的初步研究. 孙典荣,李渊,王雪辉,王跃中,吴洽儿. 2011

[20]基于精细尺度的冬季南乔治亚岛南极磷虾渔获率时空与环境效应. 朱国平,刘子俊,徐国栋,张吉昌,孟涛,黄洪亮,徐怡瑛,朱小艳,许柳雄. 2014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