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用茚虫威饵剂后红火蚁的蚁巢迁移及弃尸行为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韩冬银

作者: 韩冬银;马泽文;朱俊洪;李磊;王建赟;符悦冠;张方平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红火蚁;茚虫威;蚁巢;迁移;弃尸

期刊名称: 植物保护

ISSN: 0529-1542

年卷期: 2024 年 003 期

页码: 307-311,326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红火蚁Solenopsis invicta是典型的社会性昆虫,在防控过程中容易引起红火蚁巢体迁移和弃尸等现象,影响防控效果。本研究对标记好的蚁巢施用茚虫威饵剂,然后定时观察新增加的蚁巢数量和工蚁弃尸量。结果表明,施用0.08%和0.1%茚虫威饵剂后,所有处理均有新蚁巢出现,施药后5~10 d,新蚁巢大量出现,随后蚁群趋向稳定,新增蚁巢减少,至处理后25~30 d,再次出现新蚁巢。0.1%茚虫威饵剂15 g/巢处理在施药后5 d出现8个新蚁巢,药后10 d和30 d分别又新增5个蚁巢,其他时间新增蚁巢数较少。按处理剂量,药后30 d, 2种药剂15 g/巢处理出现的新巢数量均显著高于25 g/巢处理。0.1%茚虫威15 g/巢处理,校正蚁巢累计增加率高达124.98%,0.08%茚虫威饵剂15 g/巢处理为89.05%;0.08%和0.1%茚虫威饵剂25 g/巢处理,校正蚁巢累计增加率分别为12.00%和51.34%。施用15 g/巢饵剂后2 d开始有大量工蚁尸体被丢弃,至药后4 d弃尸量达最大值,0.08%和0.1%茚虫威饵剂处理弃尸量分别为330.5头/巢和300.2头/巢,随后呈逐步下降趋势,至14 d,弃尸量降至最低。施药后8 d内弃尸量达总弃尸量75.26%以上,至药后10 d,已达总弃尸量的90.08%以上。施用0.08%和0.1%茚虫威饵剂25 g/巢的处理新蚁巢出现较少,表明施用相对低剂量的饵剂,更容易引起蚁巢迁移。红火蚁的弃尸行为主要发生在饵剂施用后的前8 d。

分类号: S433

  • 相关文献

[1]药剂灌巢剂量对红火蚁蚁巢迁移的影响. 齐国君,刘杰,陈婷,吕利华,何余容. 2017

[2]8种杀虫剂对红火蚁的防治效果. 张方平,韩冬银,李磊,陈俊谕,王建赟,叶政培,符悦冠. 2022

[3]福建省入侵红火蚁扩散规律研究. 张翔,陈艺欣,侯有明,谢毅璇. 2015

[4]曲靖市沾益区红火蚁发生规律研究. 李燕,刘英,廖召发,李玉美,成志荣,黄曦,李悦娜,谌爱东,陈福寿. 2022

[5]红火蚁蚁巢采集及转移方法. 柳跃泽,张莉丽,黄俊,张娟,许益鹏,李晓维,刘又高,章金明,张治军,吕要斌. 2022

[6]不同浓度茚虫威对红火蚁的防治效果. 谭德龙,曾玲,许益镌. 2016

[7]0.2%高效氯氰菊酯粉剂对田间红火蚁种群数量及蚁巢迁移的影响. 齐国君,王刚,石庆型,陆嘉进,关子盈,陈婷,陈洁,Muhammad Irfan Waris,吕利华. 2023

[8]长结织叶蚁蚁巢在腰果树上的空间分布型及其垂直分布. 张中润,Americo Uaciquete,黄海杰,梁李宏. 2012

[9]海南腰果种植区黄猄蚁资源调查. 张中润,梁李宏,黄伟坚,王金辉,黄海杰. 2009

[10]海南腰果种植区黄凉蚁资源调查. 张中润,梁李宏,黄伟坚,王金辉,黄海杰. 2009

[11]阿维菌素与茚虫威混配对稻纵卷叶螟的毒力测定与田间药效. 朱成刚,吉沐祥,吴祥,杨红福,王健,杨成. 2014

[12]草地贪夜蛾对杀虫剂的抗性研究进展. 王芹芹,崔丽,王立,梁沛,袁会珠,芮昌辉. 2019

[13]茚虫威亚致死浓度对茚虫威敏感性降低的棉铃虫生物学参数及解毒酶活性的影响. 王芹芹,崔丽,王奇渊,王立,谢娜,袁会珠,芮昌辉. 2019

[14]亚致死剂量茚虫威和氯虫苯甲酰胺对水稻螟虫营养指标的影响. 薛钊鸿,鲁艳辉,郑许松,梁齐,吕仲贤. 2018

[15]茚虫威对草地贪夜蛾的毒力及解毒酶的诱导作用. 王芹芹,崔丽,王立,黄伟玲,代黎明,袁会珠,芮昌辉. 2020

[16]茚虫威对柞蚕幼虫的毒性试验. 赵世文,李喜升,陈增良,董绪国,赵鸿宇,毛庆发. 2020

[17]10种杀虫剂对花椰菜鳞翅目主要害虫的防治效果. 马江,贠清渊. 2019

[18]液相色谱检测茚虫威在蔬菜、水果及土壤中的残留量. 董丰收,刘新刚,徐军,郑永权,陈武瑛,李远播. 2009

[19]茚虫威在直链淀粉手性固定相上的对映体分离研究. 曹巧,刘新刚,郑永权,李重九. 2008

[20]茚虫威的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方法. 赵平娟,李增梅,邓立刚,毛江胜,赵善仓. 2006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