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种植物线粒体基因组结构特征分析与比较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李玉秋
作者: 李玉秋;赵洪锟;谭化;刘晓东;张春宝;董英山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单子叶植物;双子叶植物;线粒体;基因组
期刊名称: 生物技术通报
ISSN: 1002-5464
年卷期: 2011 年 0 卷 10 期
页码: 156-162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比较来源于GenBank中发表的8种植物(烟草、拟南芥、甜菜、油菜、高粱、水稻、小麦和玉米)线粒体基因组(mtDNA)。结果显示,它们共同的特点是编码30-40个蛋白,3个核糖体RNA,15-30个tRNA,G+C含量在40%-45%之间;各植物线粒体基因组的编码区约占mtDNA的10%-20%。比较发现,虽然8种作物线粒体基因组大小存在较大差异,基因排列顺序不同,但它们都编码几乎相同的基因产物。
分类号: Q943.2
- 相关文献
[1]北京地区几种常见杂草病原真菌资源初步研究. 邓晖,牛永春. 2009
[2]基于跨物种转录组解析影响不定根发生的保守基因. 谢露露,李福,张思远,高建昌. 2025
[3]双斑萤叶甲基因组调研及线粒体基因组分析. 姜志磊,王大铭,王柏凤,宋新元. 2019
[4]中国闪蛱蝶亚科线粒体全基因组测定及系统进化研究. 曹天文,王菊平,张敏,聂新平,宣善滨,马恩波. 2019
[5]萝卜叶绿体及线粒体基因组测序与组装. 段乃彬,王俊峰,白静,谢坤,王效睦. 2015
[6]植物线粒体结构基因组研究进展. 苏爱国,李双双,王玉美,雷彬彬,刘国政,康定明,华金平. 2011
[7]马DNA遗传多样性研究进展. 凌英会,马月辉. 2008
[8]高等植物线粒体基因组测序和序列分析. 李双双,薛龙飞,苏爱国,雷彬彬,王玉美,华金平. 2011
[9]线粒体基因组(mtDNA)的研究进展. 汪泰初,刘朝良,肖林珍. 2006
[10]褶牡蛎线粒体全基因组遗传特征. 滕炜鸣,王朔,孙永欣,于喆,李琪,王庆志. 2025
[11]浅谈棉花播种技术. 薛祯祥. 1995
[12]双子叶植物下胚轴和顶端弯钩发育及其对出苗的调控机制. 花子晴,周静远,董合忠. 2024
[13]几种有机硅助剂对草甘膦在单子叶植物体内吸收、转移和分布的影响. 武菊英,F. Dastgheib. 2001
[14]单子叶植物RNA干扰和过表达Gateway载体的构建. 毕惠惠,王根平,王成社,夏兰琴. 2013
[15]一种新型几丁质酶基因LcChi2在转基因水稻中的功能分析. 金学博,柳青,尹悦佳,金永梅,王云鹏,于莹,韩四平. 2016
[16]农杆菌介导的单子叶植物转基因研究进展. 张佳星,何聪芬,叶兴国,董银卯. 2007
[17]单子叶植物RNA干扰和过表达Gateway载体的构建. 毕惠惠,王根平,王成社,夏兰琴. 2012
[18]单子叶植物花器官发育的分子机制及修正的ABC模型. 李洪有,王婵,李丽林,赵瑞,王永勤. 2013
[19]单子叶植物表达载体pUN3300的构建. 李臻,王庆国,孙萍,刘炜. 2013
[20]植物CMS线粒体相关开放阅读框(ORFs)研究进展. 周瑞阳,陈鹏,廖剑. 201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高油高产大豆杂交种吉育671的选育及制种技术
作者:关哲允;闫昊;刘大壮;丁孝羊;张井勇;彭宝;赵丽梅;张春宝
关键词:大豆杂交种;吉育671;细胞质雄性不育;选育;制种技术
-
杂交大豆新品种吉育668选育及栽培要点
作者:王鹏年;胡水清清;刘大壮;张井勇;张春宝;郑宇宏;王亮
关键词:杂交大豆;吉育668;高产;高油
-
大豆细胞质雄性不育遗传基础与育种应用
作者:张春宝;孙妍妍;赵丽梅
关键词:大豆;杂交种;细胞质雄性不育;遗传基础;分子机制
-
基于改进YOLOv7的杂交大豆苗期胚轴颜色检测模型
作者:于春涛;李金阳;石文强;亓立强;关哲允;张伟;张春宝
关键词:大豆;杂种优势;胚轴颜色检测;YOLOv7网络;目标检测
-
不同药剂对马铃薯微型薯疮痂病的防治效果
作者:李闯;姚琪;袁宝祺;王庆峰;谭化;陈延伟;王忠伟
关键词:马铃薯微型薯;疮痂病;药剂防治
-
流式细胞仪在大白菜倍性育种中的应用
作者:孟川;王清凤;吴芳;马蕾;牟金贵;王玉海;王明秋;刘晓东
关键词:大白菜;流式细胞仪;四倍体;子叶期;倍性鉴定
-
大豆主要生育期基因型鉴定与分析
作者:刘念析;钱雪艳;邱红梅;刘月;厉志;刘佳;王英男;谭化;刘晓冬;王玉民;董英山;李玉秋
关键词:大豆;生育期;基因型;分子育种模型